第六十五章 集結號
張東寧驚呆了,原來星辰是一本學術期刊,上面刊載了一些星辰科技各個研究組,最近取得的研究成果。
任何一個科研項目開始前,都要先完善理論架構,所以星辰科技不僅做產品,更做了瘋狂的理論建設。
現在,他們把理論研究刊印成冊,成為一種全新的學術期刊。
張東寧拿到的,是星辰創刊號,也就是史上第一版。
張東寧忘記狄五常就在對面,眼睛飛快在一行行文字上移動。
作為化學領域的專家,張東寧看慣英文版和德文版的學術期刊,忽然又回到自己最熟悉的漢字,感覺真的很舒適。
畢竟漢語才是他的母語,那些方塊字的美妙,只有真正懂得它的人才能明白。
星辰創刊號上,刊載了一篇有趣的研究。
利用能量波技術,可以實現無線充電,同時,還能測量一個人是否肥胖。
眾所周知,成年人體內百分之七十是水,水可以導電,而脂肪不導電,所以當能量波穿越人體的時候,會產生電阻。
利用科學方法計算電阻,就可以得出精確的脂肪含量,由此可以得知,自己女朋友是否有肥胖問題.……
這是典型的直男思維,能寫出這篇文章的傢伙,恐怕是條單身狗。
女朋友這種生物哪怕就是有點胖,也不能說的好吧。
何況你還拿能量波去戳人家,看她有沒有撒謊,完全是一本正經的瞎胡鬧。
但這篇文章,只是整本期刊中一個有趣的點綴,更多是專業到無法更專業的內容,令人嘆為觀止的深度研究!
之所以能量波能夠定向傳播,是因為星辰科技的研究員,發現了一種特殊的可控波形。
之所以能夠避免對人類的影響,是因為他們發明了複合軌跡技術。
同時在空間中布置複雜的多重能量軌道,一旦這些軌道和含有水分的生命體接觸,可以在零點零一微秒時間內,採取主動迴避策略。
別說家裡的人,這種可以自由架設,隨意切換軌道的能量波之橋,甚至不會傷到家裡的狗狗,魚缸里的金魚!
太聰明了,星辰科技的科研人員,絕對是天才中的天才!
他們讓能量波避開水,而所有生命體內都是含水的,這樣一來,就完美解決了能量波於人體觸碰的問題,
張東寧感覺自己雙手在顫抖,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很顯然,星辰科技是一群天才和瘋子的結合體,他們能寫出關於能量場控制的精彩論文,也能拿能量波去戳女孩子,搞些匪夷所思的奇怪研究。
「太精彩了!這是我有生以來,看到過最精彩的學術期刊!」
張東寧激動不已,「好強啊,貴公司的實力真令我嘆為觀止,這些文章足以發表在頂級期刊,如果翻譯成英文版的話。」
「不會有英文版。」狄五常聳了聳肩,「因為漢語才是我們唯一的母語,如果有人看不懂,那不是我們的問題,而是他們該學點漢語了。」
「星辰月刊將只在國內發售,德國買不到,所以帶一本來送給你。」
「謝謝!這太珍貴了,我一定會好好收藏它,回去以後仔細拜讀。」張東寧說。
狄五常笑了笑,「真正涉及核心商業機密的文章,我們可不會放在期刊上,不過希望你讀了之後,能對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有所了解吧。」
第一次,張東寧留在德國的想法,受到了嚴峻考驗。
那些精彩的論文,那些腦洞大開的研究,讓他明白了星辰科技的實力是多麼強大。
更重要的是,這個公司似乎還很有趣,允許旗下的研究員,做任何自己想做的研究。
如果自己能在這樣一家公司里工作,與那些天才攜手並肩的話,應該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吧?
說完,狄五常站起身,似乎準備離開。
張東寧感到困惑,他還在等著狄五常的邀請,想知道星辰科技願意給他開出怎樣的薪水。
然而,狄五常竟然沒有提這件事。
臨走前,狄五常把一張名片和一份表格,遞給張東寧。
「這是我的名片,以及公司的薪金福利表。」狄五常說,「我們需要你,但不會因為你是有留學經驗的海歸,就開出比別人都高的薪水,那樣不公平,人才就是人才,無論是國內的人才,還是國外回來的人才,全都一視同仁。」
「你離開家鄉也有十年了吧?一個人在外面不容易,注意身體,如果哪天想回家的話,星辰科技歡迎你。」
狄五常走了,拖著行李箱,連夜趕往慕尼黑,去見下一個目標。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掀起不止一次留學熱潮,到如今,每年到境外留學的人數,已經有六七十萬人之多。
無數精英在海外學成,分散在世界各個角落,羅佳給人力資源部的任務,就是去接觸這些高級知識分子。
強扭的瓜不甜,高薪或許可以得到人才,但不一定能得到人心,而且還會破壞公司原有的薪金體系。
所以狄五常不卑不亢,親自拜訪,向張東寧表現出足夠的誠意,至於願不願意回去,就看他自己的選擇了。
拿起表格,張東寧發現,星辰科技雖然創立不久,卻是一家很正規,很有體系的公司。
薪水,福利,獎金,全部制度化,不像有些創業公司,獎金髮多少,看老闆的心情。
目前星辰科技的薪金水準,絕對屬於國內一流,很有吸引力。
但畢竟國情不同,我國還不是發達國家,星辰科技的薪水,比起在德國老牌世界五百強工作,還是略低了一些。
張東寧捧著星辰期刊和狄五常的名片,整夜未眠。
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錢真的很重要,誰都無可否認。
但人都是有家的。
他想起自己出生的村子,村子西面是一座山,山上有甘甜的泉水,泉水涔涔流下,在山腳匯成小溪,小溪從村子里穿過,匯入那條叫淮河的大河。
小的時候,張東寧經常和小夥伴們在河邊游泳,摸魚,嘴饞的他們在河邊升起火堆,用樹枝把抓來的小魚穿起來,架在火上烤。
雖然他們連鹽都沒有,但是那一條條烤魚,可真香啊,咬一口晶瑩的白色蒜瓣肉,美妙的味覺充斥嘴巴和鼻腔。
儘管張東寧已經財務自由了,他吃的起更昂貴的三文魚和魚子醬,但他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魚,還是來自家鄉那條叫淮河的大河。
到明年,父母就要滿六十歲了,也不知道父親的老寒腿,是否依舊會在每個颳風陰冷的季節,隱隱作痛。
儘管張東寧還有一個妹妹,但妹妹已經嫁人,遠在長安,家裡只有父母,而父親和母親,他們都已經老了。
天蒙蒙亮,張東寧進廚房煮了一杯咖啡。
廚房裡,擺著從華人超市買來的油鹽醬醋,雞精,郫縣豆瓣醬,還有半瓶老乾媽。
張東寧看著自己的廚房。
已經來德國十年了,可他還是沒能愛上啤酒和肘子,他愛酸辣土豆絲,愛吃豆芽菜,愛吃餃子和湯圓,愛用老乾媽伴白飯。
端著咖啡回到客廳,張東寧深深呼了一口氣,按照狄五常留下的名片,撥通了電話。
九月,第一本純漢語頂級學術期刊星辰,正式創刊。
於此同時,人力資源部接到羅佳秘密指令,向分散在全球各地的華夏精英們,吹響了回家的,集結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