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子篇 第一章
中秋時節,新皇登基,百廢待興。
大蕭境內除黃河以南長江以北部分州府外,其他地方多多少少都受到那場在春末莫名燒起來,之後又燃燒了整整一個炎夏的戰火影響——
無人春種夏收,入秋田埂青草瘋長,仲秋之後,多地開始鬧飢荒,物價上漲,急病爆發,難民流竄……
戰爭或許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戰爭帶來的飢餓,疾病,貧窮,創傷……
蕭懿登基后,夙夜難安,兢兢業業,唯恐顧及不了大局,又忽略了水深火熱的老百姓。
蕭懿有心想揪出導致蕭氏江山走到如今這一步的害蟲,但是這些害蟲雖小,卻無處不在,錯綜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
蕭氏江山今年大概是犯了太歲,開年便是西北鼠疫,后又遭邊境鄰國三面夾擊,京都兵變逼宮,蕭武帝駕崩……
如今要徹底消滅這些害蟲,顯然是不現實的。
但也不能放任助長歪風,因此新皇登基伊始,除了,冊封功臣,便是狠抓朝綱。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
即便是皇位,或者說,更何況那是皇位。
第一次坐上的人無論是誰,都會,也必須立威。
雖然無法連根拔起,至少也得讓其荒廢個幾年,爭取時間安置百姓,解決大部分人的溫飽,使家國安定,然後再來收拾這些會影響莊稼收成的雜草。
思來想去,蕭懿也相當為難。
丞相林豐當時沒有參與到蕭鸞逼宮中,明面上並無證據表明他曾心懷不軌。
而且他任禮部尚書多年,從他的政績來看,成就不小,而且亦無與他人一樣「家財萬貫」,簡直是蕭鸞眾多擁護者中的一股泥石流。
事後他的認錯態度亦十分誠懇,如今又是用人之際,丞相一職不可或缺,他在任上為人處事中規中矩,在這個節骨眼上,倒也難得。
再說六部,除了吏部尚書張清,其他五部尚書不是燕王黨便是持中立態度。
如今雖不是蕭衍登基,但蕭衍已在登基大典上明確表示自己會全心全意地支持蕭懿,他們這些蕭衍的忠實追隨者自然也是亦步亦趨了。
而且六部各司其職,還能互相牽制,蕭懿並沒有天大的理由非要在這個時候使之失去平衡。
動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臣,會寒了眾人的心,動其他無足輕重的,又覺得不夠有威懾力,
糾結了好一番,蕭懿最後選擇了欽天監。
原因有二——
一是欽天監將先帝遺詔弄丟,引起恐慌,罪不可恕。光是這一條,就足以讓欽天監以死謝罪了。
而另外一個原因,則是蕭懿的私心。
在眾人眼裡,欽天監看起來像是一個裝神弄鬼的存在,與民間算命先生風水先生並沒有什麼兩樣,小病小災或者無病無災時,大家才會想起他。
像外敵入侵,如何處理戰後事物,預防應對洪澇災害,緩解旱情等大事,朝廷根本都不會想起欽天監來,它的存在根本不足為懼。
但因去年「熒惑守心」事件實在令人印象深刻,因此蕭懿一下令徹查欽天監的時候,眾人便聯想到這件事。
欽天監跟皇帝說有災禍降臨,諫言移禍於慕容瑾身上,當時可是差點導致燕王反抗啊!
可後來那「熒惑守心」現象又無故消失了,簡直就像開了個玩笑,只是不知道是老天爺開的,還是欽天監有意誤導的了!
如此想來,欽天監果真與民間那些所謂神運算元無異啊,隨便路過一個大戶人家,上下嘴唇一碰,說某個公子小姐命中帶煞,那些人便會誠惶誠恐地求破解。
他們隨口一說,錢拿完就走,卻苦了那些天真無知的孩子,從小就要被遺棄,被虐待,甚至還未體驗到世間的美好,就要帶著悔恨離世。
如此看來,慕容瑾也是個倒霉的,以前在慕容府便被當成瘟神,好不容易拜託嫁入皇家,卻依舊逃不掉這擋箭牌的命運,先帝皇子公主眾多,偏選中她去替先帝擋災。
若不是慕容瑾夠堅強,愣是在眾人都要她死的情況下堅持活了下來,蕭衍也才沒瘋,而在那之後的西北鼠疫,戰爭,東瀛入侵等病災戰禍,也才能得以解決。
如此看來,這欽天監也不一無是處,牽一髮而動全身,眾人細思極恐,不由在心中感嘆蕭懿的英明,因此對他更加敬畏。
於是大理寺與刑部聯手對欽天監進行了徹底清查,最後請示蕭懿,最終將蕭懿這登基的第一把火燒了起來:
先是將欽天監監正周波以「失職」罪名奪去官職,再用「造謠慫恿」將其打入大牢,最後因「陷害皇親國戚」罪名獲罪判斬刑。
蕭懿親自下旨,斬刑秋後在宮門設台執行,文武百官皆須到場觀看,以儆效尤。
蕭懿的這出殺雞儆猴效果顯著,坦蕩之人以此警醒自己不可效仿,二心虛之人則心驚膽戰,偃旗息鼓,絕不敢再造次。
若是說朝堂的這把火燒得恰到好處,那另一把火則是放得轟轟烈烈了。
西北大營由蔣振楷進行戰後整頓;北大營則由以曾經的容世子,如今的容國公全權接手整治;而蔣睿養好了傷之後,接受了調令,前往江南的兩江大營任驃騎大將軍,除了東南沿海一帶的兵力,還章掌管了南方的兵權。
南方的一眾州府郡守,如有似陳維那般貪婪無恥之徒,從重處置。同時在每個州郡都設立督察監,隸屬於兩江大營,那些曾被容祈招安的匪軍,督察當地郡守以及維護治安。
這把火在大蕭境內四處點燃,遍地可見,火焰雖小,卻很明亮,照著腳下的路,指引著方向。
如今的大蕭已不如往日的強盛,短短几年內經歷了多次戰爭,有好幾次甚至損失慘重,一家獨大的局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若是再四面樹敵,恐怕大蕭還沒從重創中喘口氣,又要掏空國庫去打仗了。
於是蕭懿想對擅自入侵的西涼與南疆給予一定的寬容對待,派使臣前往大曆與北寧提出建交,停戰十年。
當然,他打算放的這第三把火不可能避免地遭受到了反對,早朝吵得不可開交,最後蕭衍站了出來,眾人這才閉了嘴。
連殺伐果決,戰無不勝的燕親王都支持以和為主,他們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還有什麼話可說?
退朝後,蕭懿與蕭衍一同前往御書房,蕭衍雖表示不想再插手朝政軍務,但他始終心懷天下,最終還是答應了蕭懿幫他度過這個難關。
曾經洒脫無憂的祁王殿下彷彿在這短短几月成長起來,他俊逸的臉龐帶著一絲疲倦,看著身旁的蕭衍,更加感受到了這身龍袍壓在身上的重量。
進御書房之前,他忽然停下腳步,鄭重地對身旁的人說:
「三皇兄,謝謝!」
蕭衍聞言一怔,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與以往無異。
兩人相視而笑,豁然開朗。
新的時代,即將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