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那個充滿希望的村子
話說在21世紀的某個周末,陽光明媚,藍天白雲,偶爾清風拂過,真真是個適合出門浪的日子啊。
在這大好的時光裏,林清沅一覺醒後,拿著手機點開某網站,然後就隨便點了一本網站首頁推薦的小說,閑著沒事看了起來。
翻了不到十章,就已經目睹女主重生回來鬥了四波極品,出現了兩個疑似愛上男主,誓死要弄死女主的情敵,還有一個暗搓搓準備搶女主當兵名額的黑胖小姑姑,正準備棄文了,突然看到一個名字——林清沅。
不得不說作者君真有才華,起了個這麽好聽的名字。
至於現在嘛,林清沅咬牙切齒,這死太監起的什麽鬼名字,死太監!
繼續說那本書,話說在那個陽光明媚,特適合出去浪的周末,林清沅因為看到一本小說中有個和自己名字一樣的角色,想著反正沒啥事,就幹脆看了下去。
小說概括來說,就是在1973年4月份的時候,前世吃盡苦頭,孑然一身的女主陳秀靜重生回來了,回到了她18歲生活的那個小村莊——希望村。
希望村就林清沅觀察到的信息再結合小說推測,應該是鄂省下的某個村子。
村裏大部分人姓林,大多都住在前灣,少數其他幾個姓氏基本都是在後灣起的房子,不過這前灣後灣也沒太大界限,本就是連成一片的,也就是村裏人的一個叫法而已。
生活環境和自己小時候呆過的農村差不多。四季分明,水稻和小麥都種植一季,主為稻田,土地比較肥沃。
整個希望村大概800人左右,分為前灣和後灣,而後又將前灣後灣各分為兩個大隊和若幹組,分設隊長和組長進行管理。
村子位置算不上偏僻,走路去鎮上大概隻需兩個多小時,村子北麵有座大山——無名山。
山上最多的就是種的鬆樹,唯一的作用就是給附近村的人提供柴火。秋天將盡,落了一地的鬆果和鬆針就是村民用來引火的最好東西。
山上還有些金銀花樹和桑葉樹,不過希望村基本是沒人跑那麽遠去摘金銀花或者桑葉的,畢竟這種常見的植物,村裏和田陌較寬敞處,都會有。
而鬆針和鬆果,村裏後山也有許多,也隻有靠近北麵那座山附近的村民會去那山上撿點柴火。
事實告訴我們,為什麽每本書上有一行小字——本故事純屬虛構。
都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主角住的地方沒有山沒有水,就發不了家致不了富,每天去山裏逛一圈基本能集齊全國一年四季的水果,找到人參林芝等珍貴藥材,今天捉幾隻野雞,明天逮幾隻兔子,某天運氣爆棚,還能端一窩野豬……
想吃肉,就上山!
想發財,也上山!
反正那山是個多啦A夢,啥都能變出來!
嘖嘖,想象不要太豐富啦!
現實是,希望村附近唯一一座大山——無名山,由於沒啥東西,村裏人甚少去那裏,反而後山去的多。
後山也算不上山,頂多就是個小土包,較平整的地方都被開辟出來,種些花生和紅薯,還有少量的高粱和棉花。
後山上也有許多鬆樹,沒啥規律,這一棵那一棵的,參次不齊。
秋天鬆針鬆果鋪滿一地,村裏的婦人拿著專門扒鬆針的耙子,一會就能扒一小堆,擔幾擔回家,整個冬天就有引火的東西了。
後山還有整片整片的草地,平時村裏負責放羊的都是在後山放羊子,羊子往後山一趕,找個陰涼處眯眯,天將黑時再趕回村裏,一天的公分就到手了。
碰到大雨過後,還能撿不少鬆菌和蘑菇,以及地皮。平時,都是村裏的婦女帶著小孩一起撿,嬉笑間,一會兒就能撿一簍子回家去。
希望村附近有條大河黨壩河,黨壩河盡頭不知道通向哪裏,最寬敞處一眼望去也無盡頭。
在河流較窄處修了橋梁,橋梁連著大路,配合黨壩河,似是一個十字架,一橫長是黨壩河,無邊際的黨壩河主要在十字架的右上方,延伸到附近村落時,變成了較寬的水渠,偶爾幾個地方,形成小池塘。
水渠和池塘裏有魚有蝦,還有滿滿的菱角,池塘岸邊一般都長有一兩棵小桑葚樹。
池裏的魚蝦都是自由生長,無人管理,村裏的人都可以去抓魚,釣蝦子,會撒漁網的,一網下去,收獲頗豐。
而菱角是誰種的就不得而知,幾十年了,這附近有水的地方,多多少少都有菱角生長的痕跡,菱角每年七月成熟,八月落柄,村裏貪吃的小孩子在還沒熟時去摘點嫩菱角吃,旁人看了,也是莞爾一笑,沒人去計較什麽。
菱角落柄采摘時最為熱鬧,村裏專門組織人摘菱角。大人或直接下水,或坐在漁船上摘菱角,小孩子則不準下水,閑不住的站在岸邊,用樹枝扒拉菱角藤,先摘幾個吃起來,然後去摘桑葚和嫩刺條吃,跑跑鬧鬧,好不快活!
希望村坐落在十字架左下方,土壤肥沃,水源充沛,又有條連貫幾個村子的水壩,因此不存在幹旱的情況,村裏幾乎每年都能有個豐收年。
村裏人基本集中住在一處,錯落有致,幾個竹林幾個小池塘和幾塊菜地,就將各屋隔將開來,而村子四周基本都是稻田。春天的時候,在屋前望去,到處都是綠意盎然,充滿了生機。
希望村整個村子對比其他村子算是比較富裕的了,至少在那個饑荒的年代,都沒有出現吃樹皮餓死人的事情。
一條黨壩河,養活了周圍好幾個村子。
歲月靜悠悠,希望村確實是一個能帶給人希望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