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凄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情知此後來無計①,強說歡期②。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註解】
①無計:沒有辦法。
②歡期:佳期,相見的時候。
【典評】
納蘭詞中,經常見到這種憂傷和快樂相得益彰的表現方式,而這首《採桑子》運用得更加出神入化。詞語的鋪陳如同一幅清爽宜人的水墨丹青,可細細思量下,卻能看出一些意象堆砌出來的情緒。
正像納蘭的另一名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一般,直抒胸臆而不令人覺得突然,脫口而出而不令人感到做作,未加雕飾,反倒更顯純真無邪,平淡間流露出了幾許靈動。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凄迷。」開篇就是迎頭一棒,可仔細思量,卻又平淡無奇,而今才懂昨自己錯了,心中萬分悔恨。這句話實際毫無值得推敲之處,假如換在別處,也許就是一顆腳下的石頭,而放在納蘭詞中,結果就大大不一樣。
這首詞抒發了詞人的凄迷愁緒:現在才明白那時是自己錯了,心緒不由地悲凄了。春日明媚,物事人非,怎教人不黯然神傷!明明知道世事無常,卻偏偏要說還可以再重逢。分別後,果然再無緣相見。現在梨花已落盡,月亮西下,那飽受相思之苦的人何時才能脫離困境?
上片的凄迷愁緒后,下片就開始寫那無可奈何的心情。「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想起那時的離別,就已經懂得此生無緣,不會再相見,可還勉強地對自己說,來日方長,也許日後還可以再次相逢。
此處「歡期」是相見、歡聚的意思,而「強說」一詞令這份喜悅的重逢變得無法預期。明明懂得無法重逢,可偏偏盼著相見的矛盾心情,使這首詞有了一種欲哭無淚、欲訴無言的悲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