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塞上得家報,雲秋海棠開矣,賦此①。


  六曲闌干三夜雨,倩誰護取嬌慵②?可憐寂寞粉牆東,已分裙衩③綠,猶裹淚綃紅④。


  曾記鬢邊斜落下,半床涼月惺忪⑤。舊歡如在夢魂中,自然腸欲斷,何必更秋風。


  【註解】


  ①秋海棠: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八月春」、「斷腸花」。《采蘭雜誌》記載:一位古代婦女思念自己的情人,可無法相聚,因此常常在牆角處痛哭,眼淚落入土裡,後來就在眼淚滴落的地方長出了一株植物,模樣嫵媚動人,花色與婦人的臉絕無二致,葉子正面綠、背面紅的小草,秋天開花,稱作「斷腸草」。《本草綱目拾遺》也有記載:「相傳昔人有以思而噴血階下,遂生此草,故亦名『相思草』。」納蘭性德或奉命出巡,或扈從皇帝,在塞外得到家書後寫下此詞。


  ②嬌慵:指女子嬌弱倦怠的姿態,此處指秋海棠花。這是作者的想像,為擬人手法。


  ③裙釵:裙子和頭釵都是婦女的衣飾,古時用於借指女子。


  ④綃紅:用生絲織就的薄絹、薄紗。


  ⑤惺忪:形容剛醒來、尚未完全清醒的狀態。


  【典評】


  引句「塞上得家報,雲秋海棠開矣,賦此」寥寥十三個字,卻如雲出岫,心中的孤寂感咕嚕著涌了上來。離人在異鄉收到了家書,也許一低頭便柔腸寸斷了。


  秋海棠,又稱為「斷腸花」、「相思花」,傳說唐婉曾經在陸遊遠行之際贈送此花。斷腸是苦,相思卻甜,同一種花兒,到底有何寓意呢?

  秋海棠香艷而多情,想來納蘭每每看見時必會想起心上人吧?「已分裙衩綠,猶裹汨綃紅」,花朵嬌紅,枝葉青綠,像極了紅衫綠裙的美人佇立在粉牆下。許多男人形容女子容貌時都愛說「花似人艷,人比花嬌」,惡俗之極。可真正地愛上后,那位女子真正地烙於你的心上時,你就懂得了那最是一低頭的風情,似花枝輕搖,又似花露滾落。


  納蘭的妻子優雅清麗,一如隨風扭動腰肢的秋海棠般嬌而不艷。一句「曾記鬢邊斜落下,半床涼月惺忪」,可見納蘭對愛妻的印象是如此夢幻。


  明明夜已深,她卻不知為何突然醒了,半抬的睡眼惺忪著,白日里簪下的秋海棠仍在鬢邊垂著,清冷的月光傾瀉半床,好像才從仙境而來的仙子,更添了幾分嬌媚慵懶之意。


  「舊歡如在夢魂中」,眼前的這一切是真還是假,是實還是虛?恐怕納蘭自己也無從談起,愛妻的模樣早已深深地烙在他的心上,他的腦海里,他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內心。道不完的如夢舊情,可能讀罷一闋詞后,只記得那句「舊歡如夢」。


  舊愛已逝,新歡如何?或許這位續娶的夫人深深地愛著納蘭,想來她是很年輕的,看到明媚的花開,趕緊簪一朵垂於鬢下,歡喜地為夫君寫去家書,小女兒的情態躍然紙上。海棠還是那枝海棠,她怎知那簪花模樣像極了昔年的舊人?怎教納蘭不感慨「舊歡如夢」?。塞外西風已荒,連著天際的枯黃更令離人心中愁苦思鄉。


  身在塞上,心裡卻時刻惦念著家中。逝去的時光只能在夢中再相見,而如今早已肝腸寸斷,秋風又何必再來滋擾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