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眼底風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①。欲倩煙絲遮別路,垂楊那是相思樹。
惆悵玉顏成間阻,何事東風,不作繁華主。斷帶②依然留乞句,斑騅一系無尋處。
【註解】
①雕鞍:雕飾著精美花紋的馬鞍。
②斷帶:割斷了的衣帶。這裡用李商隱《柳枝詞序》序云:商隱從弟李讓山遇洛中里女子柳枝,誦商隱《燕台詩》,「柳枝驚問:『誰人有此,誰人為是?』讓山謂曰:『此吾里中少年叔耳。』柳枝手斷長帶,結讓山為贈叔,乞詩。」
【典評】
納蘭在這首詞里沒有點明分離的時間,可從「和暖和香」、「煙絲」、「東風」、「垂楊」這些意象看來,應當是大地回春的時節。納蘭並未故意將與伊人分離的春天寫成黯然無色,只是如實地描寫了它的濃麗,從而抒發了自己在那大好春光時分離的苦悶心情。「眼底風光留不住」套用了辛棄疾的「有底風光留不住。煙波萬頃春江櫓」,那個「又」字表明已經不是第一次分離。我們這時就明白,「眼底風光」並非是指楊柳曼妙、風花雪月,指的是就要遠行的旅人。
下片轉換角度,抒發了旅人的傷別心情。伊人不願旅人離去,而旅人也捨不得伊人,但聖命難違,旅人只好離家遠行,最終「玉顏成間阻」。旅人這時的心裡充滿了悲痛惆悵,所以開始抱怨為何東風就不能留住那繁華舊夢呢?隱喻著為何幸福無法永駐呢?東風「不作繁華主」,納蘭正是藉此抒發了最無可奈何的感嘆。
尾句再次轉換角度,描寫了伊人的思念之情。伊人割斷的衣帶上還留著那時她求旅人寫的詩句,但現在旅人遠行,和自己隔了幾重山,也不知道他的坐騎如今繫於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