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特徵影響飲食

  前面我們講了我國國內飲食文化的差別和國外幾個國家的飲食特點,我們再此回歸到我們生活本身來。社會上,各種職業的從業者不僅僅是為了生存,更多的是為了生活。當下各種職業病的凸顯,更顯得日常飲食食療的意義。


  各種職業人群,由於工作環境、習慣、方式等因素不同,常常有著相對「特殊」的職業病。除平時必要的勞動保護外,有選擇地食用適當的食物,能有效地降低或避免職業病的發生。


  從事紡織、鑄造、翻砂、教師等常與粉塵打交道的職業人員應多吃豬血。紡織業等接觸纖維的人員,還應多吃黑木耳,以幫助消化纖維類物質。


  從事攝影、X光拍片和微機操作的人員由於經常接觸放射線,應多吃高蛋白食品,以補充因放射線損害引起的組織蛋白質的分解;多飲些茶,有利於加快體內放射性物質的排泄;還應多食用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等。


  從事汞、礦開採作業及氣壓表、油墨、石英燈、熒光燈、整流器製造的人員由於經常接觸汞,應常吃柑桔、胡蘿蔔、粟米等食物,因這類食物內含有大量的果膠物質,能與汞結合,降低血液中汞離子的濃度,加速排除人體內的汞離子;還應食用一些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


  從事印刷、鑄造、電焊、玻璃、搪瓷等作業的人員由於與含「鉛」物質接觸較多,應多吃些含氨基酸較高的蛋、瘦肉、魚類(泥鰍)等食物。多食碳水化合物,抑制鉛的吸收,多食用富含鈣、鐵等礦物質的食物,如骨頭湯、蝦、豆製品、髮菜、動物血等,減少鉛的蓄積。


  從事陶瓷、乾電池等生產的人員由於常與錳接觸,應多吃富含鐵的食物,以免引起缺鐵性貧血。


  從事農業、化肥等生產的人員由於常接觸磷,應多食蛋白質,以提高抗磷能力。


  從事軋鋼、窯業等高溫工種的人員除應補充足夠的蛋白質,以及維生素B1、C外,還應吃些鹽類。


  在振動、雜訊環境中工作的人員體內的維生素B消耗很大,應多吃些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如米糠、麥麩,以提高工作人員的聽力,預防聽覺器官的損傷。此外,振動及噪音通過植物神經系統,能抑制胃腸功能及消化腺的正常分泌,使人的消化能力下降、食慾減退、腹脹等,故應食些易於消化、能促進食慾的營養豐富的食物。


  與放射線接觸多的人從事攝影、照X光片、微機操作的人員經常接觸放射線,可選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以及對輻射損傷有防治作用的食物,如牛奶、蛋、肝、花菜、茄子、黃瓜、香蕉、蘋果、酵母等,多吃魚類、貝類。腦力勞動者應多補充含蛋白質、糖、卵磷脂、鈣、鐵、鋅、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蛋類、動物腦、禽肉、牛奶、蓮子、蘋果、金針菇、核桃、芝麻、豆製品等。


  長期從事夜班作業的人員,常因工作環境照明度差和得不到自然界日光紫外線的照射,而對維生素A、D需求量較高。應經常食用乳、蛋、魚、瘦肉、豬肝、大豆及其製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純糖和含脂肪高的食物,並應控制食鹽的攝入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