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初聞百鳥朝鳳會
「沒辦法不了解啊!雖然我們青鳥一族是受到西王母庇佑,但鳳凰一族畢竟是飛禽族中的掌權者,對我們可沒有好臉色,時常會給我們難堪。」姜漓雙手一攤,無奈地說道。
「據我所知,青鳥一族對鳳凰一族一向是聽調不聽宣的。」敖虹眉頭微微皺起說道。
「這話是沒錯,可是我們飛禽一族是每兩百年就有一次百鳥朝鳳大會的。」姜漓搖了搖頭,嘆了口氣道:「任誰都知道那大會是鳳凰一族示威的用的。可每兩百年一次的盛會,哪一族又敢不去呢。」
「說起來,距離上次百鳥朝鳳大會已經有一百多年了,又該舉辦了。上次我們青鳥一族可被折磨的夠嗆。從地仙到玄仙等級的各種比試全部都不出倒數三名之內。不知道這次鳳凰一族又要拿哪族開刀了。」姜漓扳著手指頭算了下。
「全在倒數第三以內?這怎麼可能?」第一個反應的是紅雲,他瞪大眼睛說道,「你們青鳥一族是可是強族,怎麼也能在飛禽大族裡排上前十吧。」
「哼!不過是在安排場次和評分規則上動了手腳而已。鳳凰一族天生領悟火之本源,評分時候全是按偏向火屬性排名,我們青鳥一族遇到的對手不是鳳凰一族最強者就是比翼鳥一族。被克制的死死的,十分實力就用不出七成來。怎麼打嘛。」姜漓小嘴嘟起,一肚子的不滿都掛在了嘴上。
「倒也是難為你們了。那鳳凰一族實力強橫,比翼鳥天生具有金本源,剋制你們青鳥一族。不想鳳凰一族還這麼愛慕虛榮。」敖虹拍了拍雄霸的熊背,然後拿了一個玉瓶,取了一枚藍色丹藥餵給雄霸。
「何止愛慕虛榮,簡直就是把面子看的比天還大。據說西王母沒有晉陞大羅金仙以前,他們對我們青鳥一族還挺不錯的。但是現在對我們處處打壓,生怕我們會有一項強過了他們去。我就不信,我一定要好好修鍊,下一次的百鳥朝鳳大會上我怎麼也要拿個第一名回來!」姜漓舉起了小拳頭,憤憤地說道。
「以姜妹妹的資質,想來是不會太難。」雄霸開口說道。他本來被敖虹梳理了氣機,就已經緩解了許多疲憊,現在又吞下了敖虹送的丹藥只覺得體內的法力泉涌而出,精力立刻恢復了起來,尤其是唇邊似乎還殘留著敖虹手指的余香。
「熊哥哥!你醒了呀!」姜漓看到雄霸醒來,開心地說道。「那我們是不是再找個地方先安頓下來。我可真不想再碰到像臨伯那樣的怪老頭了。」
「恩!我們向前走走,這山周圍應該也有類似的山洞可以歇息。」雄霸點了點頭,四肢著地,抖了抖身上的水滴,站了起來。
一行人沿著山體下行走,果然真得找到了一處山洞。敖虹取出了一顆諾大的夜明珠,放在了山洞之中,夜明珠柔和的光散發出來,照亮了這山洞裡的一堆碎石。
「咦!這堆石頭看上去像極了爐灶。莫非已經有人來過了嗎?」姜漓看著這堆碎石,以她大廚的眼光看,這就是一個簡易的爐灶。
「看上去好像已經廢棄很久了,不像是近期用過的東西。」雄霸指著這堆碎石外的一根骨頭。那骨頭也不知是什麼食材,上面的肉應該是被烹飪者食盡,就連骨質也大部分都已經化成了飛灰,只剩下這段被時光腐蝕的千瘡百孔的殘軀。
「三十三天並非是第一次開啟,以前刀兵劫的時候一定也有不少闖關者。既然可以歇息,我們就先安頓下來吧。」敖虹說著,就從儲物袋裡又拿出了那塊玉石座來。
姜漓則是伸出一掌,那手掌上附著青瑩瑩的光,掌心吐勁,就有一陣大風從她手心吹出,將那堆亂石,地上的骨頭雜物都清理了出去。然後她取出了一套玉石桌椅,又熟練地擺上了一排青色的玉盞,道:「進來這三十三天後,就沒吃過正經的東西,今天就用我們青鳥獨有的四色甘露招待各位了。」
雄霸看著姜漓變魔術一樣,先是擺好了桌椅,又是放上了碗筷,接著就看到她拿出了四瓶紅黃藍白顏色的甘露來。
如果說姜漓剛才那一掌,讓他想到了拿吸塵器的保姆,現在姜漓的動作,雄霸覺得特別像一個私房菜館的大廚。這姜漓還真是一個居家的妹子啊。
敖虹看著那四色甘露,緩緩道:「上次我在西王母舉辦的瑤池盛會上,也只吃得半盞四色甘露。你這麼能帶出這麼多來的。」
「你問那麼多幹嘛!有得吃不好嗎?」姜漓絞著兩隻手,臉色微微發紅道。
四個玉盞上都盛上了滿滿的四色甘露,那種香味甘甜誘人。紅雲按捺不住肚子的饞蟲,踮著腳,抓起玉盞,咕咕咕就喝了個乾淨,還不忘用舌頭舔一遍嘴邊沾到的甘露。
「姜姐姐,這是紅雲吃到過最好吃的東西了。」紅雲一臉陶醉地說道,他想向那個裝四色甘露的玉瓶,抓起來又用力地搖了搖,可惜一滴殘存的甘露都沒有了。
「真是好喝!」雄霸也喝了一大口,這甘露沁人心脾,一入口就有數十種美妙地滋味依次在舌尖的味蕾上綻放。看似一滴,卻如同吃了數十道大菜一般。而且這口味的變化極具層次感,彷彿讓人的味覺在美食的海洋里游曳,在享受的天空中翱翔。
「原來如此。」敖虹微微嘗了一小口,淡淡地說道:「這四色甘露味道與我在瑤池嘗到的有些區別。」
「你且說說有何不同?」姜漓有些期待地問道。
「瑤池吃的的四色甘露味道的變化至少在五十種以上,而現在這盞不過三十種變化。」敖虹放下玉盞道。
「終究是差上了許多啊。」姜漓有些失望地道,眉宇間有一種落寞。
敖虹並未看到眼裡,只是接著說道:「但這四色甘露的味道變化,我甚是喜歡。這三十種變化雖少,但比起那五十種變化而已,更有層次感,由淺入深,又由深變淡,也更符合大道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