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天馬牧場> 第七三三章 勢在必得

第七三三章 勢在必得

  麻總的電話……打了很久。


  從一開始關於宣妞在鵝廠女團中的小情緒,轉移到了華夏足球的事業上來。


  在真正的這些頂尖富豪們身上,從來都不缺乏愛國主義。與那些賺了錢便改國籍、數典忘祖的戲子們不同,哪們怕是身為商人的他們,無論做什麼事,都會有更多的功利性,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他們,才是這個社會的真正推動者。


  正如四十大盜的馬總,改變了華夏的消費方式;亦如「BAT」中的前者,不也是以一已之力,打破了境外搜索引擎對華夏的文化壟斷嗎?


  從大方向來看,他們都是國家和民族復興的功臣。


  雖說麻總的聚富方式,與他們都有些不同,甚至在其經營項目和理念上,還曾深為國民們的詬病,但終歸,他……功大於過。


  公平的講,沒有鵝廠去佔據這個市場,亦會有其他的公司來割據江山。造就無數個網癮少年的,並不是鵝廠的遊戲,而是家庭與社會的關愛缺失。


  但作為這種現象的最直接受益者和承擔者,麻總所要面對的社會壓力無疑是極為巨大的,甚至,他在一步一步的成為華夏首富的路上,還背負了沉重的罵名。


  或許其他人不清楚這些,但丁翔……是他最好的聆聽者和改變者。


  如果能夠與丁翔一起合作,去經營其他同樣可以日進斗金,但卻沒有社會負擔的行業,那指定是麻總求之不得的。


  正如天馬航空的出現!

  可當他聽到丁翔所說的新的投資項目是……華夏足球時,向來在生意場上殺伐果斷的麻總也猶豫了。


  毫無疑問,華夏足球是個坑,對於商人來說,那就是個深不見底的大坑。或者,裡面也蘊藏著無盡的寶藏,可錢賺再多,也得有命花不是?

  「翔子,你不是……要玩真的吧?」


  「絕對真,比梅花針都真!」


  半開玩笑的,丁翔引用了麻總剛剛說過的話。


  「呃……那……你打算怎麼玩?一人投點錢,像許叫獸那樣建個足校嗎?然後也學他……他打皇馬的旗號,你換成巴薩嗎?」


  這話說的,讓丁翔好生來氣。可轉念一想,這或許也是絕大數人最正常不過的看法了。沒錯「足球要從娃娃抓起」,那是總設計師的前瞻偉言,可落實到具體,又哪可能是個人所能完成的呢?

  商人逐利,天經地義。


  如麻總這樣的,讓其拿出錢來投資,人家自然會首先考慮到投資的收益和遠景。跟一個商人說什麼「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之類的,那不純屬開玩笑呢嗎?


  買個球隊「玩玩」,對於麻總來說,當然不是問題,甚至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case,可前提一定是……這支球隊,可以為公司、集團帶來多大的收益。


  如果沒有,那麼對不起……用麻總的話來說就是:我所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得嚴格恪守「股東收益優先」的原則。


  且不說這話有多假,但丁翔還真是不能要求人家和他一樣,為了總設計師的一個理想,為了張老爺子的一句話,便不計私益的投資撒錢。


  「要不……我也得先收購一支球隊,才能讓別人認可我?」


  「嗯,必要也是必須的。翔子,你要是打算少花錢辦實事……我覺得濱城那支剛從中甲降級的隊就挺適合的。當然,在我看來,中乙的檔次太低,要玩……咱們還是得去中超,這才對得起咱們的身份不是?你說咱們幾個要是一人弄個半職業的乙級隊玩,那不……鬧呢嗎?」


  麻總的話,還是給了丁翔很大的觸動。


  就在韓情帶著拉姆,還有諾曼和斯賓塞兩名保鏢乘坐天馬二號,直飛棒國仁川機場的第二天,丁翔便帶著張綉,坐著那輛被閑置已久的五星SUV,上了通往塞外的高速公路。


  開車的仍然是神劍小隊的隊長李忘川,加入天馬牧場時間的越長,李隊長的歸屬感也就越強。到了這會兒,他早就已經習慣丁翔與身邊人那種如「軍中兄弟一般」的相處方式。


  「老闆,要我說,塞外的球隊,還真不是什麼好的收購對象。買幾個球員還是相當不錯的,但塞外那些球隊的名聲……嘿,都算不上太好。」


  「嗯嗯,李隊長說的對。」


  少見的,張綉對於丁翔已經決定的事,也發表了意見:「直接收購一支帝都的球隊不好嗎?再不濟,還可以贊助那支大學球隊。金教練不是說了嗎?只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他們對重新打回甲極,有很大的信心嗎?」


  「拉倒!對於一個為華夏足球,貢獻了畢生力量、已經退休了的老爺子,咱不能不尊敬,但他的想法……只能說是太理想化了。」


  「那你就不理想化嗎?帝都的球隊你不要,非要去塞外……收購那個『假球、跑跑』的球隊,被人罵是很好玩的事嗎?」


  這尼瑪……到底這支隊伍是作了什麼樣的孽,連向來對足球無愛的二小姐都知道這些「綽號」了。可他們光記著近些年來的糗事,就不記得這支球隊曾經給華夏足球所帶來的無上榮耀嗎?

  十連冠什麼的咱們就不說了,那畢竟是內戰。可華夏的第一個亞冠冠軍是誰?不是許叫獸的恆大,而是當年那支可以與國家隊組成「紅黃對抗」的無敵之師。


  不可否認的是……丁翔是塞外人。在他幼年喜歡踢球、喜歡看球的年代,這支球隊便早已經告別了昔日的榮光,隨著整個塞外經濟的落伍而逐漸沉淪。


  可究竟有沒有人統計過,如今征戰中超的球員當中,有多少是出自這支球隊?有多少是流著塞外的血、扎著塞外的根?

  就如同建國初期的「共和國之子」一樣,隨著歷史車輪的推進,「跟不上時宜」的塞外,被整個時代所拋棄了。


  而這支球隊的興衰史,又何嘗不是整個塞外的縮影?


  「綉綉,如果在你說這些話前,我對這次談判,還抱有一定遲疑的話,那麼現在……我已經無比的堅定了決心,我要重塑塞外足球的光榮與霸氣。這次談判,我勢在必得,甚至……不惜代價!」


  張綉:「……」


  李忘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