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中條山的鐵柱子
雅格布在家給他們上課,趙誠帶上人進了中條山,隨行的還有講武堂的一個教員。
楊寶臨他們搶來的馬和貨物就在黃河北岸,換上商隊的衣服就成。趙誠怕衣服里有跳蚤,他讓周有福的女人用籠屜把這些衣服蒸了一晚上,然後又用火烤了一遍,看著有些臟,可衛生肯定沒問題。
雲南那頭紫外線強,趙誠他們都給晒黑了,配著這身舊衣服,還真像走南闖北的老行商。
隊伍進山的路上果然遇到了四十七軍的卡子,大約三四十人,一個排的規模。
哨兵一拉槍栓,「站住,幹什麼的?」
「老總,我們是做小買賣的,拉了點貨準備到運城那頭。」楊寶臨點頭哈腰,笑的跟要去娶媳婦一樣。
一個澠池招的偵查兵也用本地土話答到:「老總,都是些土產,沒有甚值錢貨,老總抬抬手。」
有個精瘦的傢伙從哨卡後頭的房子走了過來,從肩章上看似乎是個中尉,一臉的青灰色,看來也是喜歡抽兩口的。
那哨兵轉身朝他進了個禮:「連長,他們要過卡子。說是要送去運城。」
「恩,什麼貨?」
「老總,就是幾桶桐油。」
「你們這都是違禁物資,資敵可是要殺頭的。」
「老總,行個方便。生意人,混口飯吃。」說著,楊寶臨從包袱掏出一個銀元大小的銅盒子塞進對方手裡:「今後還要常走這條道,長官抬抬手,日後必有孝敬。」
那個連長打開銅盒,把鼻子湊上去聞了一下,一臉陶醉之色。「懂規矩就好,一桶油八塊錢過卡捐,一個人八塊錢通行費,交齊走人。老子叫蔣正武,前頭要有人還提收稅的事就報我的名號。」
楊寶臨從兜里取出一把皺巴巴的法幣,沾著唾沫數了一疊出來。
「您老看好,一共六十桶油和三十個人,這是七百二十塊,您老收好!」
那個叫蔣正武的連長把錢粗粗數了一遍,然後把錢揣進了自己的口袋。他手一揮,哨兵忙不迭的挪開了卡子前面的拒馬。
「走吧,走吧!」楊寶臨乘著姓蔣的連長不注意,又悄悄塞了包香煙到哨兵口袋裡。「謝謝長官,回見!」
遠遠的又來了一隊馬幫,卡子里又忙碌起來……
翻過兩個山頭,趙誠示意隊伍在一個破廟裡歇歇腳,走了五個鐘頭,路過兩個卡子,沒有巡邏隊。碰見了三個北邊過來的商隊,都運的是私貨。雅格布說的沒錯,中條山確實是紙糊的。
楊寶臨對這種場面早就見怪不怪了:「多少年前就這樣,中條山這地方太窮,查的凶了,當兵的就沒了活路。咱家富裕,不扣伙食錢,連二等兵能拿到七塊大洋的足餉,一天三頓都是乾的,每天都能見著葷腥。人家的軍餉是五塊錢法幣,還要扣伙食,不弄點外餉,弟兄們連鹽都吃不上。且看著吧,越往前頭越操蛋,隊伍每天只能吃兩頓稀的,除了曬太陽、逮虱子,球事都做不了。」
楊寶臨是去年頭招的兵,因為來的時候背了條三八大蓋,又念過初中,所以被委了副排長。曹二寶找人打聽過,這小子跟日本人有死仇。
前年鬼子打開封,楊寶臨的老子娘被日本兵打死了,這小子用菜刀一連剁翻了三個日本兵,還搶下一桿槍,帶著妹妹就殺出城外。
兄妹兩人跟著逃難的人一起來到了陝州。入冬的時候,他妹妹病了,一連幾天高燒不退。楊寶臨花光了錢也沒能瞧好妹妹的病,藥店見他沒錢,死活不肯賒葯。從鬼子身上搶來的槍就藏在城外,見著民團的人富裕,楊寶臨就動了賣槍救人的心思。這事正好讓曹二寶撞上了,二寶覺著他們兄妹太可憐,不但沒有收他的槍,蓋送了些西藥和二十塊大洋給他。
等妹妹病好了以後,楊寶臨就投了軍,一來是為了報恩,二來是為了那五十塊大洋的安家費。
曹二寶見他念過書、身手也不錯,還是個知恩圖報的人,於是就收做了護兵。
這條道楊寶臨以前一年要走十幾趟,一草一木熟悉的跟自家後院的一樣,平時負責帶人在中條山一代打探軍情。天快黑的時候,他把隊伍帶進了一個山洞裡,這裡是煙販子們在山裡的一個落腳點,根本沒有外人知道。
山裡氣溫比山外更低,夜裡在火堆旁邊都睡部踏實,要沒有這個山洞,今天夜裡可就造大罪嘍!????講武堂的那個教官對中條山的情況也是憂心忡忡,這是國戰,怎麼能這麼兒戲?!二十六萬大軍?白天蔣正武的部隊可是一個連,不是一個連級的檢查站,居然只有四十人。第二個檢查站也是一個連,人數多一些,六十個不到。按照這種狀況,中條山守軍能有二十萬戰兵就不錯了。
趙誠沒他那麼多感慨,記得中條山是丟了,敗的很慘,日軍傷亡不到三千。據說老蔣差點沒氣瘋,把這場戰役稱為「抗戰最大之恥」。
話說老蔣也是被日本人揍習慣了的,連他都覺得丟人的戰役,肯定不是打的不是一般二般的慘。
老趙還沒狂到以為自己能拯救世界,中條山這裡是易守難攻,可他媽也得有人守啊,放一幫稻草人在這裡,嚇唬鳥呢?
楊寶臨看出了長官們的不快,他安慰大家:「沒事的,不是所有部隊都這樣,這些都是二線部隊。頂在前頭的是第四集團,日本人先後打了11回都沒攻進來,就是他們的功勞。」
天冷,弟兄們在山洞裡點了火堆,山裡沒有水源,只能依靠從山外帶來的水做飯。為了省水,洗臉刷牙一律不準,大家吃完飯就各自裹著毯子睡著了。
第二天一大早,隊伍趕著馬又上路了,這一路倒是碰見不少當兵的,從胸口的符號上看,各個部隊的都有。他們有的背著水桶,有的挑著擔子,看樣子是去後面弄給養的。
借著休息的機會,楊寶臨湊上去和幾個當兵的聊了聊,昨天山路塌方了,工兵搶修了一夜才打通了道路,這不,各個部隊都在派人去黃河邊運水運糧食。
走上幾十里路去黃河邊運水運給養,不僅僅講武堂的那個教官傻了,趙誠也傻了,這得多少人才能運足一個集團軍用的水?!
那幾個當兵的豎起了三個手指頭。
「三千人?」趙誠試著問道。
「錯,挑水、打柴、運糧食,至少要三分之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