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期末考結束
此為防盜章, 么么噠,愛你們~ 「你要聽聽她的事情嗎?」
老太太靜靜地看著自己的孫外孫女兒,眼裡滿是繁雜的情緒,濃烈地讓寧荔完全看不清楚。
她定定地看了明顯有些年頭的照片,最後點點頭。
宋姥姥拉著外孫女兒的手坐在炕頭,這才慢慢的講述起來。
宋姥姥當年生第二個女兒的時候傷了身子, 再也無法懷孕。當年重男輕女的情況比現在還要嚴重,這樣的事情自然受到了公婆的不滿,甚至想要讓兒子離婚另娶。
宋姥爺堅決不同意,這才堪堪維持住自己的婚姻。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二女兒,自小便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惡意, 但是她並沒有變得憤世嫉俗,而是越發努力,後來更是考上了京都的大學生。
聽到這裡,寧荔有些不敢相信地抬起頭來,疑惑地看向姥姥。
那個年代的大學生非常值錢,小姨媽既然考上了大學我, 原身卻沒有聽任何人說過, 就連母親也沒有提過這件事情。
宋姥姥看出外孫女兒的疑惑,猶豫片刻, 最終說道,「當年, 你太姥姥並不同意的她讀書, 是她苦苦哀求我同意她讀書。後來, 我告訴公婆她去縣城打工賺錢,其實是去讀書了,再後來她考上了大學,可是卻在上大學的時候懷了孩子。」
寧荔手猛地一僵,偏頭看向姥姥。
大學的時候懷孕,很可能是未婚先孕。即便是在前世,未婚先孕都是會被嘲笑的事情,更何況是十幾年前,姥姥和小姨媽受到的壓力可顯而知。
她安撫地握了握姥姥的手。
宋姥姥從說完那句話,一直動也不動地看著外孫女兒,見她臉上帶著憐惜,渾身的緊張這才散去。
老太太最擔心的就是外孫女兒對二女兒露出嫌棄的表情。
看到寧荔完全沒有嫌棄,反而有些心疼地看著自己,宋姥姥眼睛突然變得濕潤。
老太太微微偏頭擦了擦眼睛,繼續說道,「你太姥姥知道后,直接讓她趕出了家門,讓她永遠不要回來。再後來她堅持要把孩子生下來,卻在生產的時候遭遇了難產。她雖然活了下來,可身體卻已經不行了,幾個月後帶著孩子離開了世界。」
說最後這句話的時候,宋姥姥微微低頭,手指輕輕地從照片上的劃過,渾身陷入悲傷之中。
寧荔身體一頓,完全沒有想到最後的結局會是這樣。
她張了張口,最後還是沒有說出話。
這個時候,她無論問出什麼問題,都是一種對姥姥的傷害。
看著姥姥佝僂的身影,隱藏在悲傷中的側臉,寧荔緩緩地抱住姥姥,輕輕地說道,「小姨媽是愛您的,她現在正在天上看著您呢,希望您能夠長命百歲,過得開開心心的。」
宋姥姥聽著外孫女兒的話,反手外孫女兒許久沒有說話。
始終站在門外的宋姥爺拿著一根手卷的旱煙,想要吸一口,可手抖的幾次都沒有將旱煙塞進去。
想到已經去世十幾年的二女兒,一向硬朗的宋姥爺也不禁蹲下身子,彎著腰久久沒有抬起頭來,只留下煙灰緩緩地落在土地上。
一時之間,這個家裡安靜一片,只剩下了幾隻母雞咯咯叫的聲音。
寧荔靜靜地看著姥姥手中的照片,心裡嘆一口氣。
如果她沒猜錯的話,小姨媽應該是得了產後抑鬱症。這個時代對抑鬱症的還沒有足夠的理解,更給給予不了足夠的治療,小姨媽因此耽誤了治療,這才有了輕聲念頭。
至於孩子……
寧荔也分不清心中是什麼滋味。
她既然堅持想要將孩子生下來,就說明她是足夠愛那個男人和孩子的,可是最後還是沒有抵擋住精神方面的壓力和病理性的問題。
寧荔不知道怎麼給姥姥解釋這些問題,她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摟住這個遭遇過太多苦難的老人,希望自己能夠給她力量。
就這樣安靜地待了十幾分鐘,宋姥姥才徹底緩過神來,收拾著東西去做飯了。
寧荔連忙跟上去,一點一點地幫著姥姥做飯,偶爾跟姥姥說幾句玩笑話。
時間漸漸過去,屋子中的沉悶這才消散,再次恢復了之前的氣氛。
……
翌日。
早晨七點,天剛剛亮了沒有多久,宋家將響起了灶台燒柴的聲音。
宋姥爺坐在小馬紮上,一點一點地往灶口裡填入乾柴火,而灶台上的大鐵鍋燒著一鍋粥。
宋姥姥則來到雞圈的地方,直接抓了一隻最肥的老母雞,想要給外孫女兒燉雞肉。
寧荔醒來的時候,就聞到了雞肉的味道。
她將衣服穿好,洗漱好后,走到灶台旁邊,就見姥姥姥爺已經做了三四樣菜,其中一樣還是燉雞肉。
見姥姥還想要再做幾樣,她連忙拉住姥姥的手,「姥姥,這些就夠了,我才能吃多少,您不用特意為我做這麼多。」
宋姥姥也知道外孫女兒吃不了這麼多,可是她就是想要將好吃的都做出來。
外孫女兒說要住在這裡,也許是哄她開心的,說不定今天中午都不回來吃飯了。
寧荔一看便知道姥姥的想法,連忙說道,「姥姥,我把明天上課的書放在屋裡了,等今晚上回來再拿,不然太重了,我抱不動。」
宋姥姥一愣,眼底露出驚喜,「寶兒,你今天回來嗎?你想吃什麼,姥姥給你做!」
寧荔握住宋姥姥的手,「姥姥,我都可以的,你真的不用做得太多,不然還要累著你,那我就回學校住去了。」
她雖然不太喜歡和十幾歲的小女孩們住在一起,可是也不能一直讓姥姥姥爺這麼勞累。
宋姥姥一聽,連忙擦擦手,「沒事,你姥姥不累,我們平時也這樣。寶兒,你千萬別走,我和你老爺兩個人在家裡很無聊,就想看著你。」
寧荔點點頭。
一家子這才開始吃飯。
吃完飯後,寧荔想要自己上學,可奈何姥姥姥爺還擔心她迷路,最後只得讓兩位老人。
兩位老人將寧荔送到學校門口,才慢慢地離開,彼此都能看出對方眼中的欣慰。
外孫女兒越來越懂事,越來越貼心了。
……
高二二班是寧荔所在的班級。
她回想著原身的記憶,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班級所在的地方。
站在班級門口,寧荔面色平靜,可內心卻並不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