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凱旋而歸
武德九年的秋冬季節交替之際,唐軍取得龍遊原大捷的消息,就像北來的風兒一般傳遍了天下四海。
這一戰,在關中道行軍大總管護國明昭公主的帶領下,唐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大破突厥,俘敵四萬五千多人,殺特勤兩名,斬首六萬餘級,繳獲馬匹十萬,牛羊不計其數,並斥地一千二百餘裏,轉眼將大唐版圖拓展至陰山以北的諾真水一帶,突厥諸部皆如驚弓之鳥,惶惶然向北遷徙,不敢再放馬南牧。
而突厥汗國占據統治地位的阿史那、阿史德、執失、蘇農四大藍突厥部落經此慘敗,損失了將近半數的精銳之士,至少十數年都難以恢複元氣,以致磧北諸多飽受壓榨之苦的突厥別部俱都變得不安分起來,紛紛暗中遣使向兵臨磧北的護國公主進獻禮物,並以此轉達他們希望能夠依附唐朝的意願。
戰後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裏,李曜在諾真水汊的營地裏先後接待了回紇、阿跌、思結、契骨等大大小小數十個部落的使者,每天都忙得腳不沾地,收禮收到手發軟,直到皇帝李淵詔令她返回長安,這才通知諸軍拔營起行,回歸各自軍府的所在。
當李曜凱旋而歸的時候,已是隆冬時節,皇帝李淵思女心切,不顧天氣嚴寒,親率李唐宗室諸王及文武百官出城十裏相迎。
因為此前關中連續下了數日的鵝毛大雪,人馬行走起來異常艱難,朝廷為了避免影響唐軍將士和出城迎接的君臣形象,已經事先組織大量人力清理掉了道路的積雪,於是長安附近的士庶百姓也借此出行便利之機,紛紛從四麵八方湧至道路兩旁,見到勝利之師得以歸來,許多人都伸長了脖子尋找自家的親族子弟,一時間傷感者有之,欣喜者有之,痛哭者有之,敲鑼打鼓亦有之,真真是人間悲歡之態盡在其中。
當然了,大多百姓扶老攜幼地跑來觀望,其實隻是為了一睹那護國公主的尊容。
對大唐的百姓們來說,今年可謂是一個多事之年。
先是天家發生巨變,太子、齊王橫死宮中,就連碩果僅存的嫡皇子秦王也突遭貶黜軟禁,隨後天子扶持義女護國公主上台,引來朝野嘩然,天下詬病,突厥趁機大舉南下侵唐,而與此同時,天子再次做出驚人決定,竟讓護國公主擔任主帥,率領四十餘萬大軍迎擊突厥,盡管以前護國公主名聲頗佳,知曉她文武雙全的人也不在少數,但天下大多數人都很難接受這個由一介女流來決定大唐國運的事實,當相關詔書頒告天下之後,上至達官顯貴,下至黎民百姓都是一片哀嚎,甚至有一些參戰將士的家屬為此提前做好了辦理喪事的一應準備,怎知才過了一旬,居然就傳來了護國公主在涇州全殲突厥先鋒的捷報。
從武德二年到九年,突厥連續八次大規模入侵神州大地,唐朝的北方子民們用自己的血淚深刻地體會到了突厥騎兵令人膽寒的戰力。
唐軍獲得一場斬俘上千的勝利,就已足以值得為世人稱道了,如護國公主這般一次性殲敵兩萬的戰鬥,讓不少聰明才智之士都懷疑這是有人故意誇大戰果,可那關押在涇州的上萬突厥俘虜根本做不得假,於是這條消息很快就得到了證實,進而使得人們幾乎全然忘了此前還在唱遍大街小巷的那句“牝雞司晨,惟家之索”,紛紛把護國公主看作了一位可與平陽公主比肩的巾幗英雄。
然而,涇州大捷還僅僅是一個開始,沒過多久又傳來了更大的喜訊,說是突厥退兵,護國公主率軍截擊,先派重騎襲營,誘使頡利可汗派兵追擊,隨後護國公主在一個被她親自命名為“落石硤穀”的地方再次擊破突厥三萬人馬,之後雙方鏖戰數日,護國公主穩紮穩打,沿著鹽州古長城布下堅固防線,頡利可汗見無任何可乘之機,不由心急如焚,為了挽回敗局,決定畢其功於一役,遂與唐軍在龍遊原展開決戰,護國公主在戰鬥中智計百出,勇不可擋,唐軍將士眾誌成城,悍不畏死,以狂風暴雨之勢,殺得突厥落花流水,一潰千裏……
至此,在天下人的心目中,這位護國公主的個人形象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百姓都將她視作上古女戰神九天玄女轉世,認為她一定擁有天人神通,不然很難解釋這世間會誕生出如此深諳兵法且不似凡人的奇女子。
在道路兩旁百姓們的跪迎中,李曜緩行至皇帝禦輦前,翻身下馬,英姿颯爽地抱拳行了一個軍禮:“明昭拜見父親!”
李淵快步走下禦輦,舉手虛扶,喜不自禁地道:“平身,此番大破突厥,明昭可謂居功至偉,朕當下詔慶祝三天,為天下無雙的女英雄接風洗塵!”
李曜欠身含笑答禮:“明昭謝父親恩典!”
寒暄一陣後,李淵向左右吩咐道:“給護國明昭公主備輦!”
很快,一輛華麗的鳳輦停在父女二人身邊,待李曜入座,李淵便登上鑾駕,領著龐大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從明德門進入了唐都長安。
因為此戰意義之重大,取得戰果之豐碩,堪稱開國之最,所以皇帝須在太廟舉行獻俘禮,禁軍衛士將唐軍俘獲的俱儉特勤等數十名突厥貴族押出囚車,並按照地位高低,依次跪於太廟正門前。
在一眾俘虜麵前,李曜高舉捷表,聲音清亮地向李淵跪拜道:“大唐武德九年十二月初五,關中道行軍大總管護國明昭公主李明真,率唐軍將士與突厥頡利可汗先後戰於涇州、靈州、鹽州,皆大破之,斬首七萬餘級,俘敵六萬餘人,其中所獲虜酋,謹獻闕下請旨!”
早在班師回朝之前,李曜便派人向長安送來了奏章,希望李淵效仿周武王,將這些突厥貴族恩赦,以懷柔天下,李淵自是從善如流,當場頒下一道敕書赦免俘虜,並賜予他們官爵、田宅、奴婢,俱儉特勤等人各個感激涕零,向天子頓首謝恩。
獻俘禮畢,在一片此起彼伏的萬歲聲中,李淵攜李曜及宗室公卿一同回宮赴宴。
在這場宴會中,李曜被眾文武一通敬酒下來,很快就喝了個大醉,不省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