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生二胎
春去秋來,眼看妻子即將臨盆,嶽母三請四催還不見來,楊木青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
在這種情形下,除了工作,他忘掉了外界的一切,隻為妻子分娩的事操勞。
1963年8月31號清晨,天剛蒙蒙亮,室外還有薄薄的晨霧,上完中班還在睡覺的蘇雅平被肚痛驚醒了。
已有過生孩子經驗的她知道要臨產了。
趕緊叫丈夫陪她往廠醫務所走。
楊木青想攙扶著她走路,她不要他扶。
她象散步似的慢慢走。
到產婦室躺了不到半小時,蘇雅平就把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嬰順利地生了出來。
俗話說“沒生孩子先取名”,這次楊木青兩口子早早就把老二的名字想好了,是男孩就叫楊幸;是女孩就叫楊梅。
兩口子一心盼個女兒,然而事與願違,這次生的又是一個男胎。
楊幸長得比較胖,有七斤多。
看著健壯、可愛的大胖小子,兩口子還是高興得合不攏嘴。
蘇雅平這次能生個大胖小子,跟國家的政策有很大關係。
63年上半年,國家經濟開始複蘇,物價變得穩定了,一隻母雞隻要七角多錢一斤,拿到錢能買到東西,孕婦的夥食有了改善,這胎比頭胎要健壯多了。
隻可憐生在鼠年的楊慶一直比生在兔年的弟弟要矮一大截,成了名副其實的“川老鼠”。
楊木青一連得了兩個小子,按四川人的習俗,人們把老大喊“大娃”,有大娃也就有“二娃”。
因此,楊慶又叫“大娃”,楊幸又叫“二娃”。大娃二娃的名字意味著楊家很慶幸。
朱鳳廠的人平時稱呼小孩都不直呼其名,隻把姓氏、排行、性別帶在一起喊。比如“楊大娃”“張二妹”。
這種稱呼就象個簡明扼要的個人介紹,基本信息全體現出來了。
見母子平安,楊木青懸著的心放了下來,急忙回家煮了八個醪糟雞蛋犒勞產婦。
第二次當爸爸的楊木青又幹起了照料產婦和嬰兒的活路。
除了買菜、煮飯,連大人、娃兒的褲子、尿片都是他洗的。
這一年,產婦的供應有所優厚,但仍要憑證供應。
生了娃兒就得上戶口,領供應證、領副食品票都離不開戶口。
楊二娃出生在月底最後一天,要能在這天上戶口,就能領到產婦供應證和嬰兒供應證,無疑就能多買一斤半的白糖、七斤大米和布票、油票、棉花票等。
楊木青要在一天內把事辦完,不得不抓緊時間。
天剛大亮,在醫務所和家裏來回跑的楊木青替妻子準備好開水以及中午吃的雞蛋和奶粉之後,匆忙出門辦事。
在江這邊的高坪公社給孩子上完戶口,又坐船過江到江那邊的果城副食品公司領供應證、布票、糖票、糧票。
一環緊扣一環。
那時的公務員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教導,辦事效率高,還不到中午12點,就讓楊木青一口氣把事兒全辦完了。
精神鬆馳下來,肚子也趁機撒起嬌來,鬆了口氣的楊木青才突然想起他還沒吃早飯。
饑腸轆轆的他舉目一望,隻見右邊街上有家餅子店。
於是大步流星跨過去買了一個鍋盔——就是用灰麵做的類似於炊餅之類的點心。
邊走邊吃。
他這次是走高坪公路進的果城,按辦事流程走了一趟。
辦完事想早點從小路趕回家。
走小路可少走幾公裏。
經過果山街的果山公園時,最喜歡花花草草的他沒心思進公園聽鳥語聞花香,仍急著趕路。
在街上看到有農民賣雞,順便買了一隻又肥又大的母雞。
他把兩隻雞腳一提,倒提著母雞急衝衝往前走。
剛走了幾步路,就看到旁邊的孔二街街口走出來一個熟人。
他一陣激動,心想:“今天真的該唱‘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了’。”
楊木青和林素素兩人老遠就笑眯眯地打招呼。
“你還沒走?素素?”
“手續都快辦好了,結果我害了一場病!”
“啥子病?啷門我不曉得?”楊木青著急地問。
“你忙嘛。”林素素平靜地說,“各人都有個家了。”
她盯著他手裏的母雞問:“啷門?雅平生了嗎?”
“生了!生了!今天早上剛生的。我上街給娃兒上戶口、領供應。你啥子病?惱不惱火?”
林素素沒回答,而是關心地問:“生的個啥?你想女兒想到莫得?”
“沒想到!還是個男娃兒!”
“你們那口子的溝子值錢,盡給你生兒子,添香火!你得好生感謝她喲!”
“莫這麽說!現在是新社會,重男輕女的思想要不得!”
“也是!你那麽喜歡女兒,叫雅平再給你生個嘛。嘻嘻。”
“素素,你到底害的啥病嘛?”楊木青沒心思開玩笑,他擔心林素素的身體。
“我那場病硬是把人赫慘了!他們說是乳癌,結果是誤診,其實是乳腺炎。”林素素輕鬆地笑著說。
“謝天謝地!閻羅王沒把林妹妹奪去。”楊木青鬆了口氣,有心情開玩笑了。
“還是那個樣兒!”她嬌嗔道。
楊木青看了看手表,說:“下廠來,到我們家來耍,我親手做頓飯給你吃了才走!”
“要得嘛。一言為定,我一定來。你快回去,屋裏頭還有月母子和奶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