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奉若上賓
也許覺得不受約束,或者知音難覓,反正兩人聊得很投機,史曉東打開了從未開啟的話匣子,說了很多話,談了自己對醫藥行業的見解和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但他畢竟是畢業於985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又有十來年的社會經驗,知道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所以從始至終,盡管他說了許多,但沒有一句是惱騷話,從中看不出他對健華醫藥研究院領導班子的任何不滿情緒。
該說的話沒少說,不該說的話一句也沒說,第一次跟關雲天麵談,史曉東的分寸把握的很好。
關雲天認真地聽著,並不時插話,讚賞對方的見解,除此之外,也不涉及其他話題。
當天晚上,由關雲天做東,葉佳怡和童偉作陪,他們把這當做給史曉東單獨接風的儀式,雖然史曉東對酒文化並不熱衷,但這樣的舉措還是讓他很感動,畢竟他隻是健華醫藥研究院的一個普通項目負責人,在單位沒人拿他太當回事兒,而昌達集團卻把他奉若上賓,這樣的反差讓他頗為感慨。
在席間交談中,當知道三位主人的學曆履曆後,史曉東謙卑起來,“想不到昌達集團藏龍臥虎,在三位領導麵前,我隻能算是個學生。”
“史工太謙虛了,你是製藥領域的專家,雖然昌達集團涉足醫藥領域也有四五年時間,但我們還是外行,希望得到你的指點。”葉佳怡道。
“不敢冒充專家,隻不過學的是這個專業,從業時間稍微長一點,哪能跟你們比呀!倒是三位領導,關總是九十年代初的大學畢業生,葉總是留學大洋彼岸名牌大學的ba,童博士完全可以做我的老師,在今後的合作過程中,還希望從你們這裏學到更多的知識。”在社交場合,史曉東也很會說話。
以後的幾天,史曉東跟葉佳怡和童偉做了技術對接,根據設計部門的要求,提供了需要的技術軟件清單,史曉東也草擬了工業化試驗的初步方案。
雙方商定,葉佳怡是yh工業化試驗的項目主管,童博士為技術顧問,史曉東作為技術負責人,在項目正式實施後,需要長時間在昌達集團工作。
“史工要有思想準備,yh工業化試驗預計需要一年半至兩年時間,這期間你的工作崗位恐怕主要在這裏,這次回去後,最好跟家人和單位把情況交代清楚。”葉佳怡道。
“請葉總放心,既然健華醫藥研究院同意跟昌達集團合作開展yh工業化試驗項目,我作為該項目的小試負責人,單位應該不會在這方麵設置什麽障礙。至於家庭,我會解釋清楚,他們也會理解,畢竟這是我的工作嘛。”
回到單位後,按照計劃進度安排,史曉東及時向昌達集團提供了yh小試成果的詳細資料,設計部門為了穩妥,建議先根據其中的技術參數,在小試基礎上做一套放大十倍的小型裝置,在這套裝置上取得的數據,才能用於工業化試驗的基礎設計。
史曉東對設計部門的建議頗有微詞,他認為小試做的很紮實,在此基礎上建設工業化試驗裝置沒啥問題。技術顧問童博士提醒他,實驗室工作做的再紮實,隻能說明工藝路線可行,並不代表技術參數跟工業化試驗條件相符,為了穩妥起見,最好做一個放大實驗,一方麵可以驗證小試的結論,另外,在放大實驗中取得的數據,更接近於生產實際。
童偉的建議,當然代表了昌達集團的意見,史曉東隻能答應下來,但需要他設計一套放大實驗方案,並盡快提出需要采購的物品清單。
(本章未完,請翻頁)
放大實驗在昌達集團進行,從試驗裝置的安裝調試和試驗過程,均由史曉東主持,雙方同時派人參與。
十天以後,史曉東帶著三名助手進駐昌達集團,開始著手放大實驗的準備工作。
在昌達集團工作期間,後勤部門給史曉東一行提供了兩套食宿方案供他們選擇,一套方案是在公司的職工宿舍居住,在職工食堂免費就餐;另一套方案是進城住公寓,公司提供一輛小車,作為他們上下班的代步工具。
四人商量後問道:“可不可以在城裏居住,在職工食堂就餐?另外,我們四個都沒有駕照。”
“這個,”後勤部門工作人員有點為難,因為領導沒有作出這種安排,“這個情況,我得問問公司領導。”
聽完匯報,葉佳怡指示後勤部門,隻要有利於試驗工作,客人們的這些要求都可以滿足,不會開車沒關係,集團公司可以派一輛車,並配備一名司機,專門接送他們上下班。
一日三餐,職工食堂為史曉東等人提供標準的客飯,上下班專車接送,雖然在外工作,他們在這裏生活的很愜意,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工作之餘,助手們免不了問道:“史工,你也不打聽一下,咱們到這裏是為健華醫藥研究院工作,卻享受對方提供的高檔次生活服務,最後會按什麽標準收費?可別拿回單位報不了就麻煩了。”
“咱們是健華醫藥研究院的職工,在這裏當然是為單位工作,昌達集團是東道主,食宿應該由他們負責,但協議中既沒有規定具體標準,也沒有規定由誰買單。”
“從道理上講,咱們幾個到這裏工作,是為了完成合作協議中規定的屬於健華醫藥研究院的任務,東道主可以為咱們提供食宿和交通便利,但費用應該自理。我們覺得如果你跟他們的領導見麵的話,還是問清楚為好。”
放大實驗裝置安裝完成以後,在開始試驗之前,史曉東跟葉佳怡商量,他和三名助手想回趟家。
“可以,你們在這裏已經工作一個來月了,應該回家看看。”
“可是葉總,我們這段時間在這裏的食宿費用怎麽處理呢?”
葉佳怡有點莫名其妙,“你這什麽意思?”
“我的意思,我們四個這段時間的食宿費用,你們準備按什麽標準收費?”
“什麽標準收費?你都把我搞糊塗了,我們也沒說要收費呀!你怎麽會有這些想法?”
“不收費呀!我們還擔心收費超過標準,拿回單位報不了。”
“看你說的,昌達集團不是開酒店飯店的,收什麽費呀?再說,你們因為合作項目到這裏工作,我們不會那麽斤斤計較。”
“但是,我們出差是有補助的,如果你們不收費,那就是無憑無據,單位憑什麽給補助呢?”史曉東倒很實在。
葉佳怡笑了笑,她兩手一攤,作出無可奈何的樣子,“這可沒有辦法,我們這裏沒有酒店飯店的發票,幫不了你。不過要是定額補助,而非實報實銷的話,一般單位不需要發票,你回去問問,把情況解釋清楚,應該沒啥問題。”
得知昌達集團免費提供食宿交通,史曉東的助手們都感到吃驚不小,“他們提供的食宿條件這麽好,還分文不收,沒想到昌達集團如此大方!”一位助手由衷感歎道。
“確實夠大方,我以前在別的專題組,也去企業做過技術服務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對方完全按合同辦事,丁是丁卯是卯,吃飯住宿全是自己負擔,到最後一分錢也沒省下。”另一位年齡較大的助手說道。
“現在才剛把放大實驗設備安裝起來,今後還有大量工作,咱們的人要在這裏待很長時間,這回沒收費,下次不一定怎麽樣,看看再說吧。”也有人比較冷靜。
“別管那麽多,咱們的職責是幹好自己的本質工作。昌達集團免費提供食宿交通便利,就算咱們撿著便宜了,要是收費,回單位不是還可以報銷嘛,大不了不享受這麽高檔的生活服務就是了。”史曉東把這種事看得倒很平淡。
在昌達集團的鼎力支持和配合下,yh項目放大實驗進行的非常順利,原計劃三個月完成的工作,隻用了不到兩個月時間就結束了,不僅讓小試結果得到了驗證,而且校正了多項數據,為下一步的工業化試驗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接下來的工業化試驗籌備過程中,因為史曉東是技術負責人,他必須在健華醫藥研究院和昌達集團之間來回奔波,但是,屬於他分管的事,葉佳怡從不插手,有些事情涉及到花錢,而且數額較大,史曉東覺得有必要向項目總管葉佳怡請示。
“這是你分管的工作,用不著跟我商量。”
“可是,這資金支出”
“資金怎麽啦?財務部門有什麽問題嗎?沒有拒付吧?”
“跟財務部門沒關係,我是說這麽大的數額,是不是需要你給簽個字?”
葉佳怡淡然一笑,“你分管的工作,我簽什麽字呀!”
“畢竟這麽大一筆支出,我怕引起誤會。”
“怎麽能誤會呢?你又沒把錢拿回家,我們有什麽不放心的?”葉佳怡若無其事地說。
史曉東有點不好意思,“哦,不需要簽字,那就算了。”
葉佳怡意味深長地說:“史工,你想太多了,昌達集團信任每一個按原則辦事的人,沒有那麽多說道。”
史曉東對此深有體會,在健華醫藥研究院,別說這麽大一筆支出,即使千,也需要主管院長甚至院裏的一把手簽字,財務部門才能付款。看來,昌達集團的規章製度確實非常健全,他們完全依靠製度管人,而不是處處體現領導的存在。
放大實驗不僅驗證了小試結果,為工業化試驗提供了關鍵數據,還為昌達集團鍛煉了一批技術骨幹和熟練操作工人,可謂一舉數得。
在此基礎上進行的工業化試驗,也比預想的更加順利,雙方齊心協力,隻用了半年時間,從設備訂購到安裝調試,再到打通全流程,直到在工業化試驗裝置生產出合格產品,幾乎是一氣嗬成。剩下的工作,就是在試驗裝置上優化工藝條件,為將來的大規模工業生產積累經驗。
試驗後期,因為昌達集團的技術人員和操作工人已經熟練掌握了各項要領,除了史曉東自己,他帶來的幾名助手已無繼續留在試驗現場的必要,所以,他們都被打發回單位了。
昌達集團的技術人員已經能夠指揮工業化試驗正常進行,除非遇到技術問題,一般情況下已不需要史曉東去試驗現場,平時他主要待在公司為他安排的臨時辦公室。
史曉東跟童博士都在昌達集團技術中心辦公,他們兩人的辦公室離得不遠,現在閑暇時間多了起來,他經常去童偉辦公室聊天,他們相互交流的機會自然也就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