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來,給你本兵書
「此事雖好,卻非一年半載就能建功,要種出更多的種子,要總結出種植這種糧食的辦法訣竅,都需要時間;這種糧食可是大宋從未有過的糧食,要想普及開來可沒那麼容易。」沈隆看了一眼王雱,「這就看元澤多長時間能理出來了。」
玉米、土豆、紅薯、花生還有向日葵都是明代傳入中國的,被康熙撿了個便宜,成就了糠稀「盛世」,若是早上一些時間,估計就沒大清什麼事兒了,而要是晚上一些時間,大清估計又會是一個短命王朝。
而一種新作物要被天下百姓接受,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糧食對老百姓來說可是命根子,你讓他們放著小麥、小米不種,去種一種從未聽說過的糧食,恐怕誰都不敢輕易答應。
王雱或許還不大理解,王韶就在西北邊疆,多有和當地農戶接觸,對他們的想法要稍微清楚點,他也想到了這一點,「此事倒也不難,西北連年戰亂多有荒地,到時候可找些荒地軍屯,當地百姓若是親眼看過一季收穫,恐怕不用朝廷下令,他們都會搶著要種這種糧食。」
如果這幾種糧食真有你說的那麼高產的話,這些王韶卻是藏在心裡沒有說出來,別說那些老百姓了,就算是他知道王雱絕不會撒謊,他都沒有完全相信。
誰說古代人不如現代人聰明來著?聽聽王韶這辦法!沈隆在當省政府一把手的時候,下面好多縣長都想不到這麼干,或者說他們想得到但是沒這個耐性。
王雱覺得自己壓力倍增,原先只是滿足百姓吃喝的問題,現在怎麼又和收服河湟、西夏扯上了?肩膀上的擔子可是越來越重了。
他起身拱手道,「在下定然竭力做到。」好吧,不就是種地么,我種還不行么?從今以後,白天種地,晚上書寫記錄,遇到不懂的了就問道長。
「原來元澤這身打扮都是為了這些啊。」王韶現在也明白了,他可不是腐儒,不僅沒有小看王雱,反而愈加尊敬了。
「不知道長要種的是什麼糧食?可否讓在下漲漲見識?」王韶倒是越發地好奇了,什麼樣的糧食能有這麼大的收穫?「哦,在下一時心急,有些冒昧了。」
「倒也沒什麼不能看的,喏,這是紅薯,在我那兒一季畝產可達萬斤;大宋此前少有人種,產量可能要少些,不過一季千斤還是應該可以做到的。」沈隆從袖子里摸出一個小孩腦袋大的紅薯來。
這個產量是他根據明代紅薯產量推算的,根據明代方誌的記載,那時候紅薯的產量就能達到一兩千斤,他這次拿出來的還是後世培育出來的油脂良種,產量只會更高。
「喏,看到沒,這是紅薯的芽,要種的時候,將紅薯切成小塊,每塊有一個芽即可,然後在肥地里育出種苗,再移植到地里,每一株紅薯最少也能長出五個這麼大的紅薯來,照顧好了還會更多。」沈隆指著紅薯給他倆解釋道。
王韶和王雱細細數了下紅薯上的芽胚數量,再伸手試了試紅薯的斤兩,當下疑惑打消大半,「如此看來,畝產千斤或許還少了!」
「可惜紅薯這能當菜,不能當主糧,不過這兩種倒是可以。」沈隆又從袖子里摸出一根金黃色長長的玉米棒和一個拳頭大的土豆來,看得王韶一個勁瞅他的袖子,袖子裡面能裝得下這麼多東西么?
「一般情況下,一株玉米能結一到八個玉米棒,不過為了讓玉米棒長得更大,一般都會掰去多餘的,最多只留兩個。」沈隆將玉米遞給王韶,土豆遞給王雱,這倆抱著就像捧著琉璃盞一般,生怕掉地上摔壞了,「土豆和紅薯一般種植,一株也能結五六個。」
王韶捧著玉米就開始數上面的玉米粒,數了老半天終於算出來了,「不算那些癟的、小的,共計七百三十二粒,若是一株長兩個,那就是種一收一千五啊!關中種植小麥,一個麥穗能收二十顆麥粒,就算絕好!此物堪稱仙種啊!」
「不能這麼算,小麥可要比玉米密多了,不過玉米的產量的確比小麥高!」後世一個麥穗差不多六七十粒麥種,起碼是大宋的三倍,大宋小麥畝產兩石,差不多兩百斤,後世小麥畝產千斤,如果再算上密植、麥粒大小的區別,這個數字倒也差不多。
「最關鍵的還是耐旱,適宜種植的範圍廣,西北好多不能種小麥的地方都可以種植這些。」沈隆補充道。
「元澤若是能讓這幾種糧食廣播天下,實乃莫大的功德啊!」王韶嘆道。
王雱聽到這話想起了沈隆當初聊起占城稻時說得那些話,心情頗為複雜,是啊,不管是他還是王韶,都覺得這件事兒是莫大的功德,但是這樣的功勞又能得到朝廷和士子們的認可么?或許朝廷會給自己些獎勵,就像當年獻上神臂弓的李定一般。
但是如此以來,自己在士林中的聲望恐怕就大不如前了,在那些人看來,或許這般功勞還不如一首好詞……難道我儒家真的……不不不,這定然是我未能領會聖人經義,王雱出了一身冷汗,趕緊將這些大逆不道的念頭丟到一邊。
三人又聊了些這幾種糧食的事情,王韶甚至還學著王雱的樣子去地里鋤了一會兒地,然後被王雱趕了回來,道長已經說了,這兩畝地是自己的,君子言而有信,絕不能假借他人之手幫忙。
王韶回到陰涼處坐下,腦中忽然靈光一閃,一般人若是論起邊事,無非就說些選用名將的話,能提到練兵的都少,更何況是糧食輸送了,於是他側過頭來問沈隆,「莫非道長也懂得兵法?」
「倒是略懂一二。」那個啥,混了好幾年軍事論壇,看過一堆軍事網路小說算不算?
沈隆想想又把手伸到袖子里,摸出一本書遞給王韶,「這本兵書倒是和其它兵書頗有不同,子純不妨看看。」
王韶接過來一看,封皮上寫著《練兵紀實》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