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洛陽后,曹丕也知道短時間內再難興大軍攻打蜀漢,而且此次久戰無功對自己威望損失很大,於是招來群臣商議對策,賈詡給了幾個建議。
首先勸說蠻王軻比能起羌兵進犯漢中,以牽制損耗蜀漢的實力;其次益州耆帥雍闓乃當地豪強,恩信著與南土,在當地蠻夷之中頗有聲望,可挑動雍闓勾結蠻夷造反,擾亂蜀漢境內;三者孫權對荊州耿耿於懷,可結好孫權誘其攻打荊州。
曹丕聞言大悅,連忙讓賈詡派人去辦;然則有了這幾個辦法,或許可以短時間內牽制蜀漢的實力,讓他們暫時無力北伐,可曹魏境內的士族大戶又該如何籠絡呢?
這時候,陳群再次拿出了他籌劃已久的九品中正制,所謂中正,就是掌管對某一地區人物進行品評的負責人,也就是中正官;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設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數郡人物之品評,各郡則另設小中正官。
中正官負責品評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評議人物的標準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並重,吏部依此進行官吏的升遷與罷黜。
如今曹魏延續的是漢朝的察舉制,然而現在察舉已為門閥士族所操縱和利用,他們左右了當時的鄉閭輿論,使察舉滋生了種種腐敗的現象,與寒門士子產生了尖銳的矛盾,在如何選官的問題上鬥爭激烈。
陳群的九品中正制使得當時的官吏選拔有了一客觀標準,既保留了漢代鄉舉里選的遺意,又解決了選拔官吏無標準的問題。
先前曹操尚在之時就曾經用過其中的一些辦法,曹丕考慮過後同意了陳群的建議,將九品中正制以律法的形勢確定下來,各地世家大族圍繞著自己家族應該定為幾品展開爭奪,而曹丕則可居中裁決,一時間威望大漲。
曹魏的對策很快傳到蜀中,劉備召集群臣商議,此時沈隆已經返回蜀中,也參與了這次的朝議;對賈詡的手段,諸葛亮早有對策,馬超在羌人之中威望頗隆,派遣馬超率軍前往漢中,可輕易化解軻比能的進攻,還能讓馬超收攏羌人之心,為從漢中進攻長安做好準備。
至於孫權那邊,先前荊州、樊城兩次大戰,早已讓孫權為之膽寒,只需派遣一名舌辯之士前去說明厲害,孫權自然知道分寸,不敢輕動。
唯有建寧太守雍闓,乃漢朝什方侯雍齒之後,久在南方,在蠻夷之中頗有聲望,擊敗他很容易,但如何徹底平定蠻夷,讓他們不敢輕犯官府,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諸葛亮打算親自出馬去平定雍闓之亂,穩定蜀漢後方。
小說中諸葛亮在劉禪剛剛登基之時,也曾遇到多路兵馬來犯,其中就有南方蠻夷造反一事,雍闓雖然沒有牽連其中,可孟獲的起兵也肯定得到了他的默許;諸葛亮當時念著劉禪剛剛登基,蜀中暫不穩定,於是只派遣魏延領一軍左出右入,右出左入,為疑兵之計,就把孟獲給嚇退了。
可如今在位的是劉備,蜀中又有諸多英才相輔佐,諸葛亮就算暫時離開也不是什麼問題,於是就主動請命前往,劉備考慮一番之後應允了他的請求,讓諸葛亮任意挑選大將兵馬。
如此曹魏的三路進攻都不足為慮,劉備又說起了九品中正制,蜀漢也得有自己的人才選拔體制,如此才能長久。
可要效仿九品中正制的話,蜀中卻又不足,劉備佔領的地盤世家大族不多,想依靠這種辦法選拔人才不太現實,繼續使用察舉制的話又有諸多問題,於是一時難以決定。
這時候沈隆站了出來,建議可以一邊使用察舉制,一邊採取考試的辦法來選拔官吏作為補充,這樣的話就能為朝廷吸納到足夠的人才。
「九品中正較之察舉制雖有進步,然則定品之權仍在世家大戶之手,初開始時候或許朝廷還能制約一二,給寒門士子留下幾個名額,但世間一長,寒門士子必難出頭,清貴顯職皆為世家所壟斷,如此殊為不智!」劉備出身卑微,蜀中又沒有多少世家大族,所以沈隆才敢這麼說。
「陛下可定期舉辦科舉,以經史策論選拔文臣,以武藝兵法選拔武將,從中選拔人才委以主簿、縣令、主事、裨將、文史等職,然後根據考績戰功升遷罷黜,如此更加公平,且人才選拔之權掌於陛下之手,恩榮皆出自於陛下,天下士子莫不歸心。」沈隆將科舉的原則講了一遍,還點明了這種制度對維護皇權的好處。
九品中正制是把選拔人才的權力交到世家大族手中,而科舉則是把權力掌握在皇帝手裡,這二者誰優誰劣就不用說了吧。
「臣請在各州縣設立縣學、府學,在成都設立國子監,吸納青年才俊入學就讀;在各地興建圖書館,藏書其中,不禁借閱,如此我蜀中定當文風興盛,無人才匱乏之憂;同時亦可將科舉一事光傳天下,吸引曹魏、東吳寒門士子來投!」先前推廣造紙術和印刷術的鋪墊已經完成,可以加快知識的傳播效率,打破世家大族對學問的壟斷了。
所謂世家門閥,始於漢末,而興於魏晉南北朝,和九品中正制的持續時間的一致的,這段時間也是華夏最為混亂的一個時期,諸多碌碌無為的庸才身居高位,將國家搞得一團糟,對於這樣的制度,沈隆當然要駁斥。
劉備聽了為之心馳神往,諸葛亮則微微蹙眉,他當然能看出科舉對世家大族的影響,實施這般政策必然會讓北方士族對蜀漢離心離德,加大將來收復北地的難度,可相較於它的好處,這點麻煩又不算什麼了,於是考慮一番表示了贊同。
朝堂之上寒門出身的官員也盡皆同意,餘下少數世家子弟也不好反駁,於是此事就此通過。
數月之間,蜀漢要舉辦科舉廣納賢才的消息就傳遍了天下,與之一起的還有一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