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諸天萬界神龍系統> 第2244章 當老師

第2244章 當老師

  「呦,給您行禮了!您裡面稍坐,我這就給您通報去!」這可是位官老爺,秉寬不敢怠慢,連忙將徐定超迎進去,給他送上茶水點心,然後立馬進去找到沈隆,把這事兒告訴沈隆。


  沈隆也覺得奇怪,我和官場還有京師大學堂都沒啥聯繫啊,咋就有人找上門來了?不過徐定超這人他倒是在研究資料里見過,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徐定超是永嘉人,小時聰穎好學,5歲能口誦「五經」章句數百句,10歲則援筆成文。13歲應童生試,名列第二,16歲中秀才;不過其後一直運氣不佳,屢試不第,后江蘇學政黃體芳將他聘為幕僚,徐定超一邊擔任幕僚一邊繼續用功讀書,直到38歲終於中了進士。


  次年黃體芳回京擔任兵部左侍郎,倆人重敘舊情結成了姻親,徐定超先後任戶部廣東司主事,戶部則例館修纂,順天鄉試內修掌官,山東、陝西、湖北、河南道監察御史,為官清正,更難的是他雖然是傳統文人,卻也一點兒都不故步自封,願意了解西方文明。


  所以在黃體芳的兒子黃紹箕擔任京師大學堂總辦之後,便向管學大臣孫家鼐推薦了徐定超,孫家鼐隨任命徐定超為京師大學堂教習,其後徐定超對中國的教育事業多有貢獻。


  沈隆連忙找到白景怡,和白景怡一起出去迎接徐定超,如今白景怡也是官身,遇到官員到訪他肯定是要打個照面的;將徐定超迎進去之後,寒暄一番,白景怡找了個借口退下,只留下了沈隆和徐定超兩個。


  這時候徐定超才說起了正事兒,「上次在大學堂遇到幾道先生的時候,幾道先生給我提起了你,說你在英吉利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文章,是繼雪村先生之後,第二個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的中國人,英吉利的科學發達,能在英國人的雜誌上發表文章著實了不起!」


  「幾道先生謬讚了,晚輩只是一時運氣好,可不能和雪村先生相比。」這下沈隆可就明白了,幾道先生就是嚴復,幾道是他的字,而雪村則是徐壽的號,可不是唱歌的那位,這時候直呼姓名是非常失禮的事情,所以文人們通常用字、號、別號、籍貫地來互相稱呼。


  嚴復現在在京師大學堂擔任譯書局總辦,負責帶領眾人翻譯外國著作,他早年曾在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留學,關心英國科技發展,訂閱一份《自然》雜誌也在情理之中,所以看到自己發表的論文一點兒也不奇怪。


  而徐定超擔任的是京師大學堂醫學實習館的教習,同時他也是一代名醫,所以嚴復看到中國人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醫學論文,遇到徐定超提一句也是正常的。


  「賢侄無需謙虛,我雖然不怎麼了解西醫,可也知道能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的無一不是泰西的醫學大家,賢侄小小年紀就能博彩兩家之長,著實讓人佩服。」徐定超擺擺手說道,然後給他介紹起了京師大學堂醫學實習館的情況。


  因為義和團和八國聯軍侵華,京師大學堂也未能倖免,屢受其禍,先是七名醫學館的學生被抓,徐定超冒死相救才救了出來,然後又成了德俄聯軍的營房,大量圖書儀器被毀。


  如今八國聯軍已經退去,朝廷又任命了吏部尚書張百熙為管學大臣,重開京師大學堂,張百熙吸取西方先進辦學經驗,結合國內實際情況,親自主持擬定了一套學堂章程,經清廷批准頒布執行,此章程被稱為《欽定學堂章程》,也是我國第一個政府名義規定的完整學制。


  章程規定:大學堂分大學預科、大學專門分科和大學院三級;大學預科又分為二科,一曰政科,設經史、政治、法律、通商、理財等目;二曰藝科,設聲、電、化、農、工、醫、算等目。


  預科三年畢業,本科三年畢業考試合格相當於現代本科,下面所設的科,相當於現代大學下面的學院;科下又分目,相當於現代大學的系;大學院相當於現代大學的研究生院。當時的分科大學共設7科35目。


  為了大學堂的發展,張百熙四處吸納人才,他選定直屬知州「桐城派」著名領袖吳汝綸為大學堂總教習。開始吳汝綸不願出任,張百熙便穿著大禮服跪下不起,並說,「吾為全國求人師,當為全國生徒拜請也。先生不出,如中國何!」吳汝綸才應允。


  當時海內一些著名的專家學者雲集門下,如陽湖古文家張筱浦任副總教習;于式枚為大學堂總辦,李家駒、趙從蕃為副總辦;李希聖為編書局總纂;著名翻譯家嚴復任譯書局總辦,林紓任副總辦;知名人士楊仁山、屠敬山、王瑤舟擔任國學老師,孫治讓、蔡元培擔任史學教習,而徐定超作為醫學館的代表也肩負起了尋找教師的重任。


  只是如今精通中醫的醫生好找,了解西方醫學的中國人就不多見了,所以他聽到嚴復說起論文的事兒,就立刻根據雜誌上的通訊地址找到了沈隆。


  這也多虧沈隆想著如今國際郵件往來時間太長,所以留了兩個地址,要不然徐定超還得去山東找他,


  「希臘之普瑞(希波克拉底),英國之質那爾(發明X光的倫琴),法國之琶司奪(巴斯德),德國之廓荷(發現了結核桿菌的細菌學家郭霍)的學說我也研究過,只是現在年紀大了精力不濟,只能略窺一二,不如景琦你研究地透徹。」聊了一會兒之後,徐定超對沈隆在中西醫兩方面的造詣都佩服不已。


  於是心中再無疑惑,鄭重地起身對沈隆行了一禮,「承蒙潛齋先生(張百熙的號)不棄,任命我為京師大學堂教習,然以某區區薄才,著實無力擔此重任,固然還望景琦能助我一臂之力,為京師大學堂醫學實習館學子傳道解惑。」


  這是讓我當京師大學堂的老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