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香料到手
“都什麽時候了,青鬆你就別再跟我玩笑了。”錢久旭歎了口氣道。
這出賣自己換取東西,這還是第一次。
想著遠遠的在金州盼著自己回去的海棠,還有早早,氣節這個東西,看起來也不再如此重要了。
陪一個月,就一個月吧,總要留著命回去才是。
劉青鬆看著他臉上的神情,大致猜到了他的決定,心裏鬆了口氣。
“既然你已經想好了,我就不再勸你了。不過,我也要提醒你,這個公孫英如此狡詐,也要防著她在騙你,白白浪費你的時間。到時候恐怕就得不償失了。”
“這個我知道,既然我要答應她,她就一定要先拿出一小部分給我,我再拿給你試,若是能就此解決問題又或者是能尋到相同的材料,那後麵的事便不用再做了。”錢久旭點了點頭,這買賣先預付定錢的事,他比誰都熟悉。
劉青鬆聞言笑道:“果然,公孫英再狡詐,那也比不得你,哈哈哈。”
“你先別急著笑了,等我先弄到香料再說吧,就怕她真的是騙我的,我同意了也沒有香料,到時候我們又要去哪裏尋這香料!”錢久旭心中著急,語氣中不自覺便透了出來。
“久旭,你心態稍稍平和些,也別太著急了,要知你這個毒最忌諱這個,你越急,它發作的越快。”劉青鬆勸道。
“你說得是,我是有些急了。”錢久旭歎了口長氣。“我不能死,海棠和早早還需要我。”
“所以你更要放輕鬆,左右你身後不是還有我麽,我就算拚盡全力,也不會讓你那麽容易死的。”劉青鬆道。
“是,我應該相信你的醫術,之前的毒不也是你給我解的。況且,如今這希望不就在眼前。哼哼~”想起公孫英,錢久旭有幾分自嘲地輕笑。
既然都決定了,不等當日過去,錢久旭便遣了下人給小文姑娘傳話說,自己答應了她的提議。
下人到小文的屋裏的時候,她恰好打開了一個錦盒,裏麵赫然放著的,是一小節香料。黑棕色的,麵上形成了包漿,自然而有光澤,靜靜地擺放在柔潤的棕黃色錦緞中,一點也不突兀。
沒錯,這就是錢久旭與劉青鬆正在尋找的香料——六合沉香。當初公孫英拿出一些來磨成了粉,用作攝魂,如今隻剩下這麽一小節。
錢公子既然答應了自己的要求,必定會要求自己先拿出一部分香料來。公孫英還沒想好,這一小節香料要如何給,還是說趁著這個機會,再用一次攝魂?
心中隱隱起了些騷動。公孫英不能確定,再用一次攝魂到底能不能成功。她隻知道,上次之所以沒成功,那是因為錢久旭是清醒的。
她如今連自己都不能做,隻能躲在小文的軀殼裏苟延殘喘,除了公孫浩,張文翰便是她心中唯一的寄托。
公孫家的船運也因為平江王的事,受到了朝廷前所未有的打擊,很多航線都被強行關閉了。
浩兒如今也長大些,很多是非都能分辨,不會輕易被人左右,相信再過個幾年便可以獨當一麵了。
想到這些,公孫英將錦盒中的香料拿了出來,找來了特製的工具,將這節香料磨成了細細的粉末,一分為二,各自放進了小瓷瓶中。
不管成與不成,她還是想試一試,有了這些,也足夠了。
翌日一早,錢久旭果然又過來尋了她。二人也沒什麽好說的,不過是利益交換,各取所需罷了。
錢久旭拿了一小瓶香料回去,也答應了她的要求,每日一早都會過來陪著她。
公孫浩的院子裏
劉青鬆自從錢久旭出門就焦急又激動地在院子裏轉著圈圈,直到錢久旭回來,老遠地,人還沒進院子,便迎了出去。
“如何了?”劉青鬆詢問道。
“嗯”錢久旭笑著點了點頭。
劉青鬆差點沒和公孫浩一般,笑得跳起,隻在原地激動地往空中擊了兩下掌。
“走,咱們快進去。”
劉青鬆一手攬著錢久旭的肩膀,半推著他回了房。
“快,將你那個什麽勞什子香料趕緊拿出來讓我瞧瞧。”一進屋,劉青鬆便有些等不及了,直嚷嚷道。
錢久旭這才笑著將懷裏裝香料的瓷瓶小心翼翼地拿了出來。他也猜不透,此次的事為何會如此容易。
難道公孫英真的就隻是為了與自己相處一個月,好好懷念懷念張文翰?
以他對公孫英的了解,他覺得事情恐怕並不會如此簡單。但事實擺在眼前,香料也拿到手了,又由不得自己不信。
“青鬆,你快看看,這是個什麽香料?我剛剛聞了聞味道,確實與我之前聞的那個很像。
當然,並不排除,她重新尋了個別的香料糊弄我玩。最好趕緊調製出解藥來給我用用,看看有沒有效果。”錢久旭將裝香料的瓷瓶放在了劉青鬆手裏,如是說到。
劉青鬆接過瓷瓶,將其中的粉末到了一點出來,先是在鼻前嗅了嗅,又在手指上撚開了。
“這確實是自行改良過的沉香。”劉青鬆皺著眉頭說到。
“沉香不難尋,就是這自行改良過的,隻怕是再難尋到一樣的了。你等著,我這就去調試一下,晚上便能出新的藥。”
劉青鬆說著,拿著瓷瓶便回了自己的屋子。
錢久旭拿到了香料,心中高興,恰好今日無事,便想著還是陪公孫浩在這府中轉轉吧。
公孫浩大了,並不像小時候那麽貪玩了,他也有自己要做的事。每日要練字、溫書,吃過午飯,才能自己玩一會兒。
雖然母親不在,但她的叮囑,公孫浩一刻都不敢忘,一直以來都自己約束著自己。
錢久旭來尋他時,他正在房中練字,一個人靜悄悄的,看起來孤獨又落寞。
看著他一臉欣喜地告訴自己,這個習慣是母親走之前吩咐的,他一直保持到了現在,一日也不曾偷懶。
本是討巧賣乖的話,在錢久旭聽來,卻是如此的心疼。
這個可憐的孩子,從小便沒了父親,母親雖在身邊卻從不敢相認,雖不是孤兒,卻勝似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