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生之鬼眼醫妃> 第三百六十一章 重新開始

第三百六十一章 重新開始

  旌德並不太願意回到這個地方。


  但是,她從冷逍陽眼中看到,他其實還是擔心這個皇祖母的。


  她也知道,其實皇太后對逍陽與君陽都不差,可以說,這些年一直護著兩人。


  從阿蓁口中她知道皇太后護著君陽的原因是以為君陽是穆潼的兒子。只是不管如何,相信自有一份真心,否則,兩個孩子到最後關頭,也不會顧念她。


  剛才皇後來鬧,她也看見了。以前,她和高貴妃並沒有太多交集,記憶中,她一直都是溫婉柔順,從不曾輕易與人起爭執,但是,從她偶爾流露出的眼神可以看出,她心有不甘。


  長孫漸離領人進來,六月迎上去,問道:「情況如何?」


  「收到殿下飛鴿傳書,要你們與皇太後撤出皇宮。」長孫漸離道。


  旌德聽得此言,心中微微一顫,終究還是開始了。


  六月道:「我進去與她說一說。」


  六月轉過身看著旌德皇后,拱手道:「娘娘,若她不願意走,您再出面勸說,可好?」


  旌德點頭,感激地看向六月,這姑娘看似冷漠,但是卻十分善解人意,知道她已經不愛和某些人打交道了。


  皇太後果然是不願意離開的,她看著六月,神色疲憊地道:「哀家不走了,如今穆潼已經平安無事,也有獨孤蓁為他醫治,哀家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


  六月不擅勸說旁人,只知道她這樣做很愚蠢,遂也直言,「皇太后,您留在這裡,只有死路一條。」


  「死便死了吧,哀家最愛的男人,死在這宮裡,哀家的兒子,死在這宮裡,哀家也該去陪著他們了。」


  皇太后緩緩起身,對沈路道:「你們也跟著逃命去吧,相信君陽會善待你們的,畢竟,你們伺候先帝那麼多年了。」


  沈路和春意一同跪下,「太後娘娘,您遂奴才們走吧。」


  「哀家心意已決,你們不必再勸。」皇太后不怒自威,半躺在榻上,臉對著牆壁,不願意再說話。


  六月靜靜地走出去,對旌德皇后道:「娘娘,您去勸說一下吧。」


  旌德微微點頭,「我不是什麼娘娘了,你若是不嫌棄,便喊一聲姑姑吧。」


  「哦。」六月怔了一下,她對旌德的事情也很清楚,望鄉閣是個收集消息的地方,皇宮秘辛自然也一清二楚。


  旌德悄然入殿,見沈路與春意兩人依舊跪在地上,遂伸手去拉他們二人起來,「你們起來吧,地上寒冷,傷了膝蓋。」


  兩人抬頭,映入眼帘的是一張似曾相識的臉,只是,旌德以前雖說素凈打扮,卻是女子的裝扮,如今化作男兒身,聲音又是這般的低沉,兩人一時也沒能想起來。


  自然,他們也沒料到,死去了十幾年的皇后,會活生生地站在他們面前。


  旌德拉了兩人起來,便坐在榻上,手輕輕地搭上皇太后的肩膀,喚了一聲,「母后。」


  一聲母后,叫三人都驚呆了。


  皇太后急急轉身,不敢置信地看著眼前這張臉,她的嘴唇哆嗦了一下,眼底閃過多種複雜的神情,「你……」


  「母后,跟我們走吧。」旌德拉過她的手,「螻蟻尚且偷生,母后何必自暴自棄?」


  「旌德?」皇太后顫抖著雙手,眼底瞬間便充滿了淚水,「你沒死?」


  「死了,所以才知道死亡之苦。」旌德苦笑。


  「娘娘!」沈路與春意兩人頓時哭出聲來,跪在了旌德面前。


  旌德哎了一聲,蹙起眉頭,「我說你們這是做什麼啊?就不能好好說話嗎?」


  說罷,便又要伸手拉兩人起來。


  只是兩人卻怎麼也不肯起來,眼淚一直往下淌。


  「奴婢有很多話想要跟娘娘說,可,可如今卻不知道說什麼了。」春意哭得好傷心,眼淚像斷線的珠子,怎麼也收不住。


  「不用說,我都知道。」旌德說,「你們替皇太后收拾東西,我們連夜走。」


  皇太后搖搖頭,「不,孩子,哀家不走了,你們走吧。」


  旌德凝眸看著她,問道:「母后,穆潼哥哥可曾叫真心實意地叫過您一聲娘親?您與他可曾相處過一日?」


  皇太后凄然一笑,「哀家已經不敢奢望了。」


  「母后便不曾心有不甘嗎?」旌德再問。


  「造化弄人,哀家已經看透了,之前一直都是哀家太過執著,哀家差一點也害了君陽,所幸他現在沒事,否則哀家也沒面目見你。」皇太后羞愧地說。「都是過去的事情了,人一輩子,總難免要對不起幾個讓人的。」旌德微微一笑,「我這一輩子,虧欠穆潼哥哥良多,我知道他心裡其實一直都很渴望和你在一起的,只是,基於太多的現實原因,他不能夠,


  如今他病倒在床上,母后就不想去陪陪他嗎?」


  皇太後有些心動,只是神色卻依舊有憂慮。「穆潼哥哥小的時候,身體不好,總是發燒,後來習武之後好些了,可一年中,總要病一場,那時候,穆帥夫人因跟元帥長年征戰在外,很少在家照顧他,所以,但凡他病的時候,都是家中侍女和嬤嬤照顧


  ,他這輩子,還沒正經享受過母愛啊。」


  皇太后的眼淚一下子就掉下來了,「哀家對不起他。」旌德再次勸說,「穆潼哥哥這些年,其實一直都在追查當初從皇宮偷走他的人,他想報仇,因為是這個人害得他與母後分離,以前子昊在,他不敢相認,如今子昊走了,母后便只剩下他一個親生兒子,母后

  就捨得丟下他了嗎?」


  皇太后終於嗚咽一聲哭出來了,先是低低的抽泣,繼而放聲大哭,彷彿把這些年的痛苦委屈傷心都一併發泄了出來。


  旌德靜靜地抱著她,她能體會皇太后心底的苦,所以,才會原諒她對君陽做的一切。


  只是不管如何都好,塵世中的恩恩怨怨,誰又能說得清楚呢?


  兄弟之戰,正式拉響。


  但是,這場醞釀已久的戰爭,只維持了一天一夜。


  其實,毫無懸念的,十萬禁軍臨時倒戈,襄助冷君陽,斷了琪親王一臂。皇后把最後的賭注壓在鹽幫包屠天身上,只可惜,早先包屠天命人送到琪親王手中內外伏擊冷君陽的計劃,包屠天沒有領人出現。


  琪親王的兵馬被瓮中捉鱉,冷君陽的兵馬如天兵天將降臨,殺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戰爭不需要長久,只看準備功夫是否足夠。


  冷君陽隱忍多年,又曾經是沙場戰將,運籌帷幄,又豈會把琪親王放在眼裡?

  只是,既然是京師之戰,他便要妥善安置百姓,盡量把傷亡減到最低,這才是為君之道。


  皇后被活捉,她得知兵敗的那一刻,拔劍自盡,沒有絲毫的猶豫。


  只是早被六月安置在她身邊的內應奪了劍,活擒了她。


  睿親王見大勢已去,自殺於陣前。


  這個出身高貴的天潢貴胄,一生都在追求皇位,只是,上天給了他皇長子的出身,卻沒給他帝王的命運。


  他的死很慘烈,自盡的時候,被數百戰馬踐踏而過,腸穿肚爛,連腦漿都踩出來了。


  高相國也沒好到哪裡去,本是生擒了的,卻企圖殺出重圍,被柳風一刀了結。


  相比兩人,琪親王則顯得沒什麼骨氣。


  他兵敗之後,竟然跪下來求饒,眾將士紛紛鬨笑,捆綁他交給冷君陽。


  柳風早就下令火令軍撤退,退到十里之外。柳風見京中大局已定,便做一個決定,解散火令軍。


  此事是他獨斷獨行,不曾請示過皇太后,是他覺得火令軍實在沒有存在的必要,只會浪費朝廷軍餉。


  大戰的時候,阿蓁一直都在松竹苑。


  在開戰的時候,她已經知道結果。只是不免佩服冷君陽行事穩妥。


  京中幾乎沒有百姓傷亡,這歸功於他的隱忍和妥善安置。


  萬事俱備才開戰,勝過為一口氣草率打響戰鼓。


  戰事罷休,京中的秩序慢慢地恢復。


  但是,冷君陽沒有來松竹苑見阿蓁,甚至沒有來見旌德皇后。


  冷逍陽與穆潼兩人都在漕幫養病,父子兩人,從沒試過坐下來好好說話。


  這一日,陽光明媚。


  旌德扶著冷逍陽到湖邊坐下,冷君陽的毒已經清除得差不多了,但是解毒的葯過於猛烈,未免傷了根本,所幸他年少開始習武,底子還在,所以,才能恢復得這麼快。


  穆潼也是中了毒,下毒的人,正是敬貴妃。


  原來那晚上之後,敬貴妃便對他下了毒。此毒雖不是十分霸道,卻會慢慢侵蝕人體的五臟六腑,讓人神不知鬼不覺地死去。


  她要利用穆潼,卻又恨極了穆潼,她要穆潼死。


  只是穆潼這些年交友廣闊,認識了唐門的人,唐門雖然不能為他解毒,卻能夠延緩毒性發作的期限,也是因為如此,他才拖到了今天。


  阿蓁為他解毒耗費了挺多功夫,如今雖然毒解了,只是在短時間內,不能起來行走,只能坐在椅子上。


  皇太后一直陪伴著他,母子兩人不親密,甚至有些疏離,但是,對兩人來說,已經夠了。


  這日,下人抬著穆潼到湖邊,穆潼遠遠便看見旌德與冷逍陽在。旌德回來之後,他與旌德有過幾次交談,很多話題都是點到即止,大家都有共識,過去的便讓它過去了,改朝換代,他們也該重新開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