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潛伏在大清> 第573章 輿情暗戰

第573章 輿情暗戰

  “差事當然要有人幹,”乾隆道:“但不能再用這個尚虞備用處的名號了。”


  “那你的意思是?”吳波問道。


  “它畢竟不是國家法司衙門,卻有搜查、捕拿、羈押、問案的權力,說到底就是和明朝的錦衣衛、東廠西廠一樣的特務機構,拿不到台麵兒上來。”


  “局麵危急時,采用這種辦法排除異己,打擊政敵收效最快。但國家的政局穩定後,這種法外之權還是越少用越好。”


  “當年朱元璋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曾經下令焚毀錦衣衛的所有刑具,將所押囚犯移交刑部,全部的案件交由三法司審理,錦衣衛就這樣被裁撤了。”


  “靖難之役之後朱棣奪了天下,出於現實的需要才又恢複了錦衣衛,又設置了東廠,後來朱見深又增設了西廠。”


  “以致於法外行權、宦官幹政的弊病愈演愈烈,一直伴隨著明朝亡了國。”


  乾隆喝了一口茶,接著侃侃而談:“經過九年的努力,咱們的權勢和聲望與當初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再沒有誰能撼動咱們了!”


  “一邊三令五申的讓下麵的各衙門秉公執法,咱們卻在上麵視律法為兒戲,這不成。”


  “這幾年來,已經有幾個禦史上折子說過這事了,雖然更多的人是敢怒不敢言,但無不是一肚子怨氣。”


  “不把這外名聲轉變了,你就是辦了再多的差事,為國家出了再大的力,也終究落不下好來。”


  “所以我想在刑部下麵設立一個輿情司,將衙門的匾額堂堂正正的掛出來。”


  吳波聽明白了,接茬說道:“既然這樣,這輿情司就不宜再設在雍和宮,不然終究脫不去粘竿處的影子。”


  “你說的對,”乾隆道:“輿情司的差事隱秘又特殊,不能和刑部衙門攪到一起,你留心找一處地方用來做輿情司的衙署。”


  吳波道:“既然劃歸了刑部,這應該是劉統勳的差事了吧?我再插手,怕不合適。”


  “劉統勳是個黑臉包公,剛直不阿,秉公斷案找他沒錯,但輿情司的差事他幹不了。”乾隆道。


  “這事我去和劉延清說,這輿情司還由你來兼管,他不過問。”


  “人員和機構上要做一些調整,把對內的力量削減一些,充實到對外事務上去。”


  “咱們駐歐洲幾個大國的公使館人員就快啟程了,你挑一些機敏幹練的人手補到這些人當中去,在外麵的力量要逐漸的加強。”


  “同樣,那些國家駐中國公使館的人員也快要到了,這些人明麵兒上是外交官,暗地裏都幹著刺探情報,竊取機密的勾當。”


  “你是一手執矛,一手拿盾,國外的要進攻,國內的還要防守。”


  “這些人披上了外交人員的外衣,做起事來更加方便了,對咱們的滲透也會越發的無孔不入,咱們要把這張網密密實實的織起來!”


  “處置這樣的事情還要慎之又慎,稍有疏忽就容易引起兩國間的糾紛。”


  “所以,粘竿處改為輿情司後,你肩上的擔子不僅一點兒沒輕省,反而比以前更重了。”


  “話又說回來,任何時候打擊敵人才是最重要的,輿情司是堂堂正正的國家法司衙門,依律法辦案,任誰也挑不出毛病來。”


  “該抓的抓,該關的關,該出手時就不要犯嘀咕!把案子辦下來,依律法治罪,看誰還有話說?”


  “我明白了,”吳波道:“但有一件事我必須先說到明處,粘竿處以前隸屬內務府,人員和支出都與吏部、戶部沒有關係。”


  “既然變成了刑部下屬的清吏司,就必然要有一些人到吏部記名,然後領正項的俸祿。”


  “但粘竿處裏這樣的人隻占少數,多數人是不能見光的,既然不能由吏部出票擬,自然也沒有俸祿可領,到時還得由內務府管起來。”


  “這是自然,”乾隆道:“你回頭擬個名單出來,有多少人可以去吏部記名的,就從內務府劃轉到刑部去。”


  “其他人統都編入內務府七司衙門,仍舊歸你掌管。”


  乾隆轉了話題:“今年在日本那裏的活動突然增加了許多,沒出什麽紕漏吧?”


  “大的紕漏沒有,”吳波道:“小來小去的有幾件,但都抹平了。”


  “日本德川幕府雖然閉關鎖國,嚴禁出海,其實派到咱們這裏來的細作也不在少數。”


  “有很多事情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誰也不會輕易的撕破臉皮。”


  “好,”乾隆道:“隻要不讓他們對明年的行動有所察覺就成。”


  “你再讓人放出風去,就說俄國在陸上敗給了咱們,為了防備他們心有不甘,串通歐洲的盟國對我澳省不利,新編練的海軍是準備去那裏駐防的。”


  “明白。”吳波道。


  公元1744年,清朝乾隆九年,日本是延享一年,在位的是二十五歲櫻町天皇,但他隻不過是擺在那裏供人們膜拜的牌位而已。


  自從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戶(今東京)開設幕府,拜領征夷大將軍後,就開始了德川幕府對日本的統治,也稱為江戶幕府。


  幕府直接管理著全國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許多重要的城鎮,其他地方則由兩百多個大大小小的藩來分治,藩的首領大名必須聽命於征夷大將軍。


  此時掌控日本最高權力的是江戶幕府第八代征夷大將軍,已經六十一歲的德川吉宗。


  德川吉宗是一位比較有作為的統治者,在位期間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恢複鷹狩,尚武崇儉,開墾農田,穩定米價,使社會趨於穩定,人口也大幅增加。


  自1633年起,江戶幕府實行了嚴厲的閉關鎖國政策,將所有的外國人驅離本土,在外的日本人也不得回國,私自出海或與他國進行貿易都要被處死。


  但因為有許多諸如生絲、綢絹、砂糖等物品對中國的強烈依賴,並沒有完全禁止與中國的貿易,但隻開放了長崎一處地方作為貿易的口岸。


  江戶幕府向來非常重視對中國情報的搜集,每當有中國商船抵達長崎後,即派遣“唐通事”向商人們詢問中國的近況,作成“唐船風說書”寄往江戶。


  這還隻是明麵兒上的,暗地裏派到中國來的自不必說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