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厲害了,我的廣孝
道衍和尚姚廣孝輕輕啜飲著一碗蜜漿,雖然他看起來面色如古井無波。但只要仔細看去,還是能發現他眼角深處含著一絲古怪的笑意。
此時,何咸正坐著道衍和尚的對面,用一枚煮熟的雞蛋滾著自己烏青的眼眶。看到人家姚廣孝還是很有風度沒有露出嘲笑,他便訕訕開口言道:「那個,家有悍婦,倒是讓大師見笑了」姚廣孝深深地點了點頭,因為他剛一降臨這個時空,看到的一幕便是平陽公主正在蹂躪已經暈過去的何咸。那一瞬間,姚廣孝還以為何咸遭遇了什麼不測——要不是他在地府也一直關注地陽間的動向,說
不定都有可能跟平陽公主打起來。畢竟,平陽公主這次對待何咸那叫個兇殘啊.所謂愛之深、恨之切,就是這樣。以前平陽公主沒把何咸放在心上接受他時,揍兩下也就解恨了。可這次人家都投入感情了,何咸還死死惦記著一匹馬和一個
和尚,不讓平陽公主暴走才怪。
「敢問大師,地府當中可有那種馴妻的高手?這日子要是天天這樣,我非得出師未捷身先死不成」「公子是說遊戲花叢當中、片葉不沾身的那種浪子?」姚廣孝斜了何咸一眼,這才微微譏諷道:「公子不是已經召來了東方朔,那人就是公子想要找的人。只不過,公子與平陽公主的孽緣已經種下,就算從東
方朔那裡學來三招兩式,也擺脫不了這種宿命。」
何咸沉痛地點頭,因為他也知道人跟人畢竟是不一樣的。很多事不是你跟著前輩學就能成功的,後世多少捧著成功學著作的人,最後又有哪個成了馬雲第二?
故而,何咸接下來也不打算在這種話題上浪費時間,又開口道:「大師,一別數月,今日我等終於再度聚首。不知大師對在下這段時期所作所為,有何評價?」「公子獨具慧根、福緣深厚。這段時日貧僧在地府中也時常關注公子,發覺公子進步神速,有些事更是無師自通。貧僧自忖,雖然一些事上有貧僧在側,公子會完成地更圓滿些。但公子走到如今地步,仍舊
讓貧僧嘆為觀止。」何咸沒想到道衍和尚對自己的評價這麼高,不由趕緊謙虛了一番道:「都是得地府召喚系統相助,在下更是始終秉承著大師指點,明奉董卓,暗中韜光養晦,才能有今日。只可惜,眼下董卓對在下忌憚更深
,已實不知該如何應對。」
沒想到這句話落下,姚廣孝竟然愣了一下:「公子何出此言?」何咸也有些愣,這事兒不是明擺著的嗎?董卓大軍馬上就要進駐旋門關了,那個時候,這座巨大的肉山就會死死地壓著自己,讓自己半點蹦躂不得。而且,此番自己阻止了董卓遷都,已然將歷史推向了一
個未知的軌道,更是不該如何掙脫樊籠,龍入深淵了。
可姚廣孝聽了何咸這番解釋,反而笑了起來。那一笑當中,真有佛門高僧的神秘和從容:「公子,你怎麼就會斷定董卓會入駐旋門關?」
「旋門關乃對抗酸棗盟軍前線,眼下跟董卓死磕的關東群雄,也只有酸棗這一路。董卓不來旋門關,難道還會跑到其他地方?」
何咸越來越糊塗了:這麼簡單的道理,姚廣孝不可能看不出來,可他偏偏在這上面磨磨蹭蹭,何咸真不知道道衍和尚在跟自己打什麼禪機。但姚廣孝就跟上勁了一樣,悠悠放下蜜漿碗后,真的又說了一句雲山霧罩的話:「公子,天下萬事,無不以因由為聯,推甲則得乙,查乙而知丁,環環相扣,陳陳相因。若公子能洞徹這因果,便可居斗室而
知天下。自然也會知董卓必不會趕來旋門關,即便趕來也待不了多長時間。」
何咸悠悠看著姚廣孝,那眼神兒,就跟看到自己花重金召喚來一個傻子一樣惋惜而痛心。
可人家姚廣孝雖說不是什麼得道高僧,但養性功夫真是了得。隨後他就如老僧入定一般,一句話都不說,靜靜等著何咸自己參悟出這番話的禪機。
何咸可不是什麼慢條斯理的性子。見姚廣孝如此模樣,當即就想使出渾身解數,死纏爛打讓姚廣孝將其中道理說出來。
可就在他準備著去煩姚廣孝的時候,靈台中卻不由一陣清明,一股繁奧卻又清晰的思緒慢慢升騰起來。他不由得一驚,隨即自然而然地開始閉目靜坐,想捋清這一思緒來。這一瞬的感覺十分奇怪,何咸發現平時躁動不已的自己,竟然剎那間便沉下了心來。而且,他腦中的思維也極為清晰明快,各種線索和聯繫都紛沓而至。可他非但不心煩氣躁,反而可以一層層抽絲剝繭,
去蕪存菁,最後竟開始慢慢梳理起一條嚴謹的推論來。假如非要形容這種感覺,何咸便覺得自己之前的大腦,就是積存了各種軟體垃圾、病毒和木馬的電腦。可自從召喚來姚廣孝后,他的大腦便彷彿自動安裝了一款殺毒清理軟體,使得大腦運行速度飛快,效
率大幅度提升。
就在何咸剛意識到這點的時候,他大腦當中立時就給出了答案:這就是永久召喚姚廣孝后帶來的增益了。目前來看,這種增益具有快速靜心、思維活躍且清晰的作用。
顯而易見,這種增益雖然沒有一下提升他何鹹的智商,但其價值卻絲毫不差。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畢竟,何咸穿越前也測過智商,他並不是那種低於正常人的弱智。而一般人的智商,已經足夠處理他所遭遇的事件——真正決定一個人厲害不厲害,是看他能不能將足夠的智商,應用到思考難題上面。
這就是為什麼一個人看起來精明異常,卻總是不長正經心眼兒,最後一事無成。而另一個人看起來平凡無奇,可人家便能潛心鑽研一門學問,最後成為那個領域一代大師的緣故。
靈台清明、心思透徹后,何咸想到這些,便感覺自己由內到外都得到了一次洗禮。
而換到姚廣孝說董卓不會入駐旋門關的原因,何咸這時也有了了一個嚴謹的推測:姚廣孝說得不錯,世上萬物皆有聯繫和因果。單說這次群雄討董,其實就不能割裂著簡單來看。
為何這次出兵之師,只有曹操和鮑信兩支隊伍,而酸棗盟軍一個個都在扯後腿?排除何咸之前早就得知那些諸侯各懷私心的緣故,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這個時候,真正討董之首的二袁,尤其袁紹都還沒有任何動作!
要知道這場討董的密謀,從始至終都是袁紹在奔走謀划,而關東群雄也都以袁紹馬首是瞻。可如今袁紹那裡還沒做出半分動作,曹操和鮑信這兩位憤青就上趕著出兵,那不是小弟在打大哥的臉嗎?酸棗那些士人,行軍打仗不通軍事是無疑的。但在人情處事、勾心鬥角方面,這些傢伙可勝過曹操和鮑信十倍!所以,即便是跟曹操關係很好的張邈,也因為這個原因只同意撥付了曹操一些兵馬,卻堅決
不當那隻出頭鳥。
而現在,他何咸和徐榮卻將曹操和鮑信打了一個落花流水,這樣慘重的失敗,對於討董大業來說,無疑是很嚴重的。即便袁紹那裡只想借討董一事來做做樣子,卻也會因此而氣急敗壞!
那麼,袁紹接下來該怎麼做呢?
當然是不擇一切手段手段,威逼韓馥那裡籌備出兵馬和糧草,然後他袁紹重兵屯駐河內前線,方能稍微挽回一分討董的頹勢。
袁紹一動,那董卓這方當如何應對呢?
毫無疑問,董卓必然會調換槍頭指向袁紹。畢竟,袁紹一旦有所動作,自然不可能只派兩三萬兵馬過來。而一旦袁紹率五六萬大軍親至,北方的防線立時岌岌可危。
更不要說,董卓和袁紹都是兩方集團的頭腦。這種王對王的方式,非但人們喜聞樂見,也更符合董卓這種急性粗躁的脾氣秉性。
想完這些,何咸才悠悠睜開了眼睛,看向姚廣孝時已一片震撼和不敢置信:畢竟,要是沒有姚廣孝的提醒,他未必能想到這些。可姚廣孝剛從地府過來,竟已斷定出了這些。
這種居斗室而知天下動向的智慧,未免也太逆天了吧?
由此,何咸不信邪地從懷中掏出一塊馬蹄金,然後將雙手背到了身後,開口道:「大師,在下兩手中,有一隻手握有馬蹄金。大師若能連這個也洞察出來,在下便將那塊馬蹄金贈與大師如何?」
姚廣孝悠悠起身,連看都沒看何咸斷言道:「公子兩隻手裡都沒馬蹄金。」
何咸再度大驚失色,因為他真的悄悄將馬蹄金扔在了身後,兩隻手空空如也。姚廣孝這時卻悠悠地鄙夷一笑,道出了緣由:「以公子慳吝愛財的性子,又怎麼捨得將一塊馬蹄金贈與貧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