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中期巔峰,葬天秘術
在恢復了意識的半年內,蘇河感觸了外界的一切,他知曉了唐影,唐晴以及天羅等人。
只是他口不能言,體不能動。
轉眼又是三月過去。
「咚!咚!咚!……」
這一日,天羅正躺在石棺上呼呼大睡,一陣沉悶的敲擊聲突然從石棺內傳來出來!
一連串的敲擊聲從石棺中連綿不絕的傳了出來,隨著一聲砰然巨響,天羅和石棺的棺蓋一起被震飛到了三丈之外!
天羅被石棺彈飛數丈,終於蘇醒過來,當他轉身準備破口大罵時,忽然看見一個黑衣青年正從石棺中一步跨出,不由心弦狂震!
蘇河!
「你,你活了過來?」天羅驚訝的問道。
蘇雙目射出兩道冷電,點了點頭,強大的神識橫掃一周之後,微微皺了皺眉頭。
天羅心弦狂震,蘇河的強大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想。
與此同時,隨著火本源真身的成功融合,蘇河的總體修為從第三步中期,踏入了第三步中期巔峰,雖然沒有突破進階,但是卻有了極大的提升。
要知道,到了第三步以上,修為每寸進一步,都艱難無比。
「此處是何地?」
「此地乃是大羅島,乃是我大羅三脈所在之地。」
「何為大羅三脈?」
「大羅三脈,分為天羅、星羅、玄羅三個分支,合起來稱為大羅三脈,亦稱為大羅三族。」
聽完天羅的回答之後,蘇河暗暗點了點頭。
「你修鍊的是火屬性功法?」
蘇河此時火本源大成,對於天地之間的火屬性之物有著極其敏銳的感覺,他察覺到天羅體內有著一道強大的火焰之力。
天羅大吃一驚,不可思議的望著蘇河,駭然道:「你、你如何得知?」
蘇河淡淡一笑,指尖燃起一道天地異火。
「異火!」
天羅雙目放光,渴望無比的望著蘇河。
「一道異火就作為你救我的補償吧。」
蘇河手指一轉,將指尖燃燒的異火送給了天羅。
天羅雙手微顫,如獲至寶,急忙將異火包裹了起來,他的修為已經停滯的近百年,如果再不突破,就會開始倒退,然後壽元斷絕而死。
「多謝!」
天羅感激無比,微微抱拳。
蘇河點了點頭,問道:「大羅島位於哪域的範圍?」
「玄域。」
「你可知玄域域尊是誰?」
「正是老朽……」
「什麼?你?」
蘇河訝然,不可思議的望著天羅。
天羅點了點頭,「不知你找我做什麼?」
蘇河沉吟片刻,隨後開口道:「借玄域鎮魔石一用!」
「鎮魔石?」天羅忽然臉色一變,遲疑道:「你、你莫非要去葬魔之地,蒼梧之淵?」
「正是!」
蘇河點頭,沒有任何猶豫和遲疑,以他現在的戰力,足以在魔界橫著走。
更何況,神魔幻境中還有幾位絕世大能。
天羅搖了搖頭,緩緩道:「鎮魔石買玄域鎮域之寶,我不能借給你,不過我有比鎮魔石更有用的辦法。」
「洗耳恭聽。」
「我大羅三脈傳承於神魔紀元時代的三大魔聖族之一的葬天族,葬天一族的神奇之處在於,可掌控天劫之力!後來北昆崙山中的三大異族入侵,葬天一族以犧牲十名戰靈之祖為代價,將三大異族的首領永久封印。無盡歲月之後,葬天一族衍化為現今的大羅三脈,而那三大異族也沉寂於北昆崙山中,蟄伏不出。」
蘇河皺了皺眉頭,不悅的說道:「你說的這些跟我去蒼梧之淵有什麼關係?」
天羅呵呵一笑,繼續說道:「稍安勿躁,我大羅三脈擁有掌控天劫的秘法,所以只要你能夠驅動天劫之力,既可以鎮壓蒼梧之淵中的萬魔了。」
「就這麼簡單?」
「就這麼簡單,此乃葬天秘術,不過我可以傳授給你至於你能否領悟,就看你的造化了。」
天羅身影一晃,已然出了千年古墓,到了一片空曠無比的山峰之上。
天地忽然出現一陣波紋,蘇河同樣一步踏出,兩人幾乎同時出現。
天羅雙目驟然一縮,隨後凌空一指,施展大羅三脈的天劫之術!
只見天空飛來幾朵烏雲,開始劇烈的翻滾,一道道雷電遊走其中,然後其中一道突然垂天而下,轟在了一塊岩石上。
那塊巨岩瞬間化作齏粉,灑落了一地。
「看清楚了么?」
天羅施展完之後,一臉得意的看著蘇河。
蘇河啞然失笑,問道:「這便是你說的葬天一族的秘術?」
「不錯!」天羅似乎還沒感覺到蘇河的語氣,仍舊得意洋洋。
蘇河有些忍俊不禁,卻沒有說什麼,原來所謂葬天一族的絕世秘術在他眼裡,不過是小孩子過家家的把戲而已。
如果天羅知道蘇河連太古雷界都能開啟,恐怕當場就得嚇尿。
更何況,太古雷龍羅摩衍那此時還在蘇河的神魔幻境之中。
「你確定天劫可以代替八顆鎮魔石?」
「老朽以性命擔保!」
「好,你若敢騙我,我將你大羅三脈,乃至整個玄域殺的雞犬不留!」
蘇河冷哼一聲,右手橫空一指,只見一個巨大無比的黑色漩渦忽然在蒼穹出現,一股恐怖無比的氣息從裡面探了出來。
隨後,在天羅驚駭的目光之中,一顆巨大的黑色龍頭從裡面探了出來!
那黑龍頭看見蘇河,立刻開口道:「拜見蘇尊,不知蘇尊召喚,有何吩咐?」
蘇河淡淡道:「小黑,施展一道天劫之力。」
「遵命!」
黑龍點了點頭巨大的龍頭,然後張口吐出一顆黑色雷球,化作一道驚人無比的雷電,轟在了對面的山上!
對面的整座山峰轟然倒塌,被夷為了平地。
「好了,小黑,你去吧。」
「遵命!」
黑龍點了點頭,然後關閉了通道。
天羅早就驚得目瞪口呆,一屁股坐在地上,直直的望著對面被夷為平地的山峰。
蘇河看了一眼天羅,隨後一步踏入虛無,直奔唐家而去。
唐家兩姐妹從孔雀顧海中救了自己,這份恩情,蘇河自然不會忘記。
正所謂,受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蘇河從來都不是一個忘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