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市正常開始之後。
首先都是由幽州官府和軻比能與步度根親自出麵。
進行大宗的糧草、布匹、食鹽,和牛羊、馬匹的交易。
在確定好交易的數量之後,不論是劉焉,還是軻比能與步度根。
都開始認真檢查起對方提供的交易貨物。
步度根和軻比能主要是檢查糧食的重量,是不是發黴或者潮濕。
布匹的質量如何,食鹽的質量如何。
劉焉則是派人檢查牛羊是否生病,馬匹是否生病或者是年紀過大。
一番檢查下來,雙方交換的物資雖然都有一些小瑕疵,但總體來說還是過關的。
比如大魏這邊都是陳糧舊布和粗鹽。
鮮卑那邊也是瘦牛瘦羊和瘦馬。
在大宗的交易完成了之後,劉焉還有步度根和軻比能三人的交流就變得放鬆了起來。
“太守,為何今日沒有見到漢中候啊?”
“之前漢中候親自到訪草原,我也隻是和漢中候交流了很短的時間。”
“這次過來還是想再見漢中候一麵啊!”
軻比能裝作閑聊的向劉焉問道。
劉焉見軻比能打探白楓是否還在幽州,他也沒有什麽隱瞞的意思。
“哈哈哈,這是要讓首領失望了。”
“漢中候在消滅素利部鮮卑之後,已經返回了漢中。”
劉焉的話語當中,也是在提醒著軻比能,雖然白楓現在不再幽州。
但是你們最好也不要搞什麽動作。
不然下場不會比素利部鮮卑好到哪裏去!
軻比能聞言之後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白楓現在不再幽州了就好,看來這回大魏是真的想要和鮮卑互市。
而不是先通過互市穩住自己,然後再如同素利部鮮卑一樣,被大魏快速的各個擊破。
不止是軻比能,步度根此時也鬆了一口氣。
畢竟他之前劫掠過幽州多次,比較擔心白楓對他的部落實行報複。
既然白楓現在不在幽州,已經返回漢中,步度根心裏那塊兒大石頭也算落了地。
軻比能和步度根見自己最想了解的事情也已經從劉焉的口中了解完。
與此同時,三百多名“部落首領”的子女也都送到了城中準備今後幾年都在幽州上學。
這其中除了少部分真的是鮮卑部落首領的子女,大部分都是他們手下部眾的孩子。
那些真正的部落首領子女當中,也是軻比能部落當中的占了絕大多數。
當然真正部落首領的子女,加起來也不過三十人出頭兒。
劉焉當然明白,那些看起來如同小牛犢般,將身體縮在後麵的孩子,基本上就是普通鮮卑部眾家的孩子無疑了。
但是劉焉根本沒有計較這些問題。
當初他早已經和白楓對這件事情商量好了。
這些孩子今後就是真正的部落首領子女,回去是要繼承他們父輩的部落的。
軻比能和步度根自然是想不到白楓就算人已經在漢中夫妻團聚。
但是還在幽州給他們留了這麽一手兒!
物資交割完畢,孩子也都送到了劉焉的手上。
軻比能和步度根便提出告辭。
“既然今日無緣得見漢中候,那我就不多打擾太守了!”
軻比能率先向劉焉告辭。
接著步度根也提出要帶著糧草等物資返回草原。
“哈哈哈,兩位首領不必心急!”
劉焉並沒有直接讓步度根和軻比能就此離去。
接著劉焉回頭對一名侍衛吩咐了一番。
隨後幽州城中的小販便來到了互市的地方,開始向前來護送物資的鮮卑騎兵們,兜售起了幽州特產。
小吃、玩具、首飾、飾品、手工藝品應有盡有。
“這是?”
軻比能和步度根見狀不由得同時向劉焉問道。
“哈哈哈,互市也不能光是咱們三個坐在這裏交易,我幽州百姓和鮮卑百姓,也要從互市當中得到一定好處不是嗎?”
劉焉當即笑著對步度根和軻比能解釋道。
兩人聞言當即一愣,不知道劉焉這葫蘆裏麵賣的是什麽藥。
不過步度根和軻比能也沒有拒絕,隻是幽州的普通小販而已。
於是兩人示意自己帶來的騎兵,可以和這些幽州小販進行交易。
這下子可給了鮮卑騎兵們一個驚喜。
從前都是來幽州劫掠,這是頭一回和幽州商販做生意。
於是家境還算不錯的鮮卑騎兵們,都從小販手中買了一些心儀的物件兒和吃食。
這些幽州商販都會一些鮮卑話,叫賣和介紹自己的商品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期間出現了一些幽州商販和鮮卑騎兵的矛盾,主要還是因為價格。
畢竟這些鮮卑騎兵之前劫掠不少次幽州的百姓。
所以幽州的商販們賣給這些鮮卑騎兵的吃食或者是手工藝品,價格最少都翻了四五倍。
在一旁的幽州鐵騎和步度根與軻比能的約束下,幽州商販和鮮卑騎兵們也僅僅隻是發生爭吵,並沒有直接動手。
一番討價還價之後,小部分鮮卑騎兵們買到了自己較為滿意的商品。
“除了大宗的交易,普通鮮卑百姓和幽州商販,都可以一直在此進行交易,不知兩位首領認為如何啊?”
軻比能和步度根也出於好奇前往幽州商販那裏買了一些手工藝品和吃食。
劉焉見兩人回來之後,笑著問道。
“可行,很好!”
軻比能聞言之後直接答應了下來。
這可是劉焉直接給自己送上門來的消息渠道啊!
傻子才不答應!
軻比能答應之後,步度根也反應了過來,也是當場便答應了劉焉的這個提議。
“在幽州上學的鮮卑孩子們,也可以借此機會和自己的父母相見。”
“畢竟硬生生的將孩子和父母分開,任誰都於心不忍啊!”
見到軻比能和步度根答應自己提出的建議之後,劉焉再次說道。
明麵上來看,這是給了鮮卑百姓一個享受大魏物質生活的機會。
也是給了軻比能和步度根一個了解大魏情況的機會。
其實在劉焉和白楓以及曹操的計劃當中,這一步也是讓大魏進一步同化和吸收鮮卑的重要一環。
畢竟對於大魏的一切,鮮卑百姓都說好。
這便是認同與向往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