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產業化縱深
最近秦奮跟寢室的人活動比較多,公司這邊幾個朋友很少聚,就算晚上回家,大家也是各忙各的。
飯桌上,秦奮針對這一現象做出了嚴正檢討,說無論是出於事業夥伴,還是出於朋友關係,他都有些冷落大家了,實在不應該,以後一定會補上。
於小文就不幹了,光口頭道歉哪行,於是在她的逼迫下,秦奮沒轍,自罰了三杯。
在學校滴酒不沾的他,隻有跟這幫人吃飯的時候,才會敞開了喝個痛快。
放下酒杯,老鼠語重心長的說:“冷落我們倒是無所謂,你可別冷落雨琪,我可是聽說了,學校裏追她的男生能從西邊排到東邊,一天三封情書算少的。”
秦奮一驚:“真的?真有這麽多人追你?”
範雨琪咯咯一笑,陰陽怪氣地說:“假的,事實根本不像老鼠說的那樣,事實是,比他說的多。”
秦奮:“.……”
其實這事還真不怪秦奮,不是他有意冷落範雨琪,而是範雨琪自己也很忙,平時除了上課,她還要跟著係裏參加各種課外活動,光是歌唱比賽,幾乎一個月就有兩場。除此之外,還要忙公司裏人事上的事。
有時候秦奮回家,她還沒回家呢,單從這點上看,誰冷落誰還說不定。
但是既然這丫頭有人追了,甭管真緊張還是假擔憂,秦奮都得裝出吃醋的樣子,最起碼,這是對自己女朋友魅力的肯定。
他舉起酒杯,衝範雨琪一飲而盡,擦擦嘴說:“媳婦,我錯了,不該冷落你,以後我花時間多陪陪你,不求別的,隻求你一件事,那些追你的臭小子,別給他們好臉色成麽?”
當著大家麵,範雨琪沒說別的,湊到秦奮耳邊,小聲道:“快暑假了,看你表現。”
秦奮知道她在暗示什麽。
所以下身一下就有了反應。
……
拿到B輪融資後,公司再次開啟疾速擴張模式,這期間,曹清清帶隊,繼上次LPL之後,又斬獲了幾項大賽冠軍,時至今日,無論在任何電競項目上,FG戰隊在玩家圈子裏都已經家喻戶曉。
奮勇外設網的壯大對國內同類購物網站的打擊很大,僅京東上半年的財報顯示,電子產品銷售這一塊,至少被奮進挖走了三成客戶。
市場競爭就是這樣,你方唱罷我登場,幾家歡樂幾家愁。
下半年,公司主要有兩個擴張方向,一是繼續鋪張線下門店網咖,二是互聯網上搞產業化縱深。
第一點的效果,已經在過去的發展中得到驗證了,秦奮並不懷疑它的效果,關鍵是第二點。
根據公司幾次高層會議的探討結果,大家一致認為,未來的互聯網環境,一家新企業要想長時間站住腳,必須有足夠的產業縱深。
打比方說,外設購物網站,一般來講就是讓消費者買鍵盤、買鼠標、買攝像頭等等一些配件,這業務太單一化了,要想壯大,必須要附帶其他電子產品,例如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
這是橫向,而往縱深說,首先就是配貨係統,秦奮認為,與其使用外麵那些沒保障的快遞,不如自己建立快遞網絡,原因很簡單,奮勇外設的貨源都是公司自己的,並沒有個人店鋪。
像淘寶那種隻是提供平台,讓個人開店的網站,自然店主願意用哪家快遞就用哪家快遞,但是對於奮勇外設來講,既然貨源渠道都整合了,那麽為了保障貨運穩定性和快捷性,快遞網絡也必須整合。
這一點無疑很燒錢,但是迫在眉睫。
另外,還有就是直播平台這一塊,光是提供個地方讓主播去直播是不夠的,秦奮想的是,能不能打造一個社區,在不直播的時候,也能讓主播和粉絲們交流。
關於這點,老鼠明確表示,比較難。
因為微信群、QQ群、微博,現成的交流社區太多了,人家都是成熟的社交產品,市場占有率極其穩定,很難與他們競爭。
但是秦奮不死心,他仍舊想在這一塊闖出一片空間。
最後經過幾次會議的探討,高層們決定,把有限的資源優先用在打造快遞網絡上,至於奮進專屬社區,暫時往後放一放。
開發方麵,可以先讓老鼠籌備著,但什麽時候上線,現在沒法給出定論。
範雨琪甚至認為,這個項目應該放到年底C輪融資到位後,才合適去做。
……
6月14號,端午節前一天。
早上下了一陣小雨,臨近中午的時候,天放晴了。
下午1點,一大幫男生女生大包小包地上了幾輛車,直奔京郊。
車都是秦奮公司的,三輛房車,一輛奔馳商務,還有他的G550。
出發前,秦奮把所有人分成5個小組,一組4人,每組保證有一個男生,嚴格要求女生不得離開集體單獨行動,要求男生必須時刻注意保護女生的安全。
到了之後,支帳篷,鋪地墊,擺商品,沒一會兒,客流就上來了。
雖然女生覺得印的字太難看,但看看身邊熙熙攘攘的人流,還是都把T恤套在了身上。
秦奮找了幾個步行街的黃金位置,鋪上防潮墊,擺上貨品,然後把自備的塑料桶作為垃圾桶放在攤位前頭,就算開張了。
此時的夜市,熱鬧極了,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女生們顯然很喜歡這樣的氛圍,連平時不愛說話的蔣薰和周倩都活潑了許多。
實話實說,林凡進貨的眼光很一般,但不少市民和遊人看到女孩們T恤上印的字,看到女孩們撿起腳下的垃圾扔到垃圾桶裏,大多會走到女孩們這邊買東西,生意好的不得了。
江瑤跟幾個寢室姐妹在夜市遊玩的時候,看到了塗寧和郭雅。
順著她倆的指引,江瑤和幾個室友找到了“總部”帳篷。
都是年輕人,不管認不認識,介紹了幾句,立刻熟絡起來,幫著看攤兒,幫著叫賣,隊伍開始壯大。
一個在夜市上尋找素材的網站記者,敏銳地捕捉到了女孩們身上的T恤和撿垃圾的舉動,在一旁用鏡頭記錄了下來。
記者收起相機,在佟勃手裏買了一個小玩具,然後問他:“你們是大學生?”
佟勃看了他一眼,說:“是啊。”
記者問:“哪個大學的?”
“清北大學。”佟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