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 披荊斬棘
原來,你曾經付出的努力,遲早有一天會成為手中的利劍,幫助你披荊斬棘,渡過難關。
這一點,秦奮現在算是是真正的認識到了。
“那麽…你答應了?”
之前,李如月還真不是一點功課都沒做過,她了解過秦奮,秦奮雖然本科院校不算世界頂尖院校,可是就在幾年前,靠著一股毅力,他竟然考上了世界頂尖大學美佛大學的資產評估專業的博士生。
要知道,這個大學的這個專業在世界範圍之內都是頂尖專業。
這個專業不但考入的要求極為嚴格,而且每年招收的人都很少,但是即便這樣,秦奮都靠著自己身上的一股毅力考上了博士生。
隻不過,讓李如月感到奇怪的是,秦奮並沒有像是普通人一樣,利用這個蓄力,反而一直以來從事的行業都是和資產評估無關的行業。
“怎麽突然要我做這麽?要知道,我是新天公司的老總,如果說我去你們公司任職,是不是有點奇怪?”
秦奮尷尬地說道:“那麽到時候我算是你們公司的,還是我們公司的。”
“這方麵的問題你完完全全不用擔心,如果說你還有什麽別的問題的話,我也可以幫助你解決。”
李如月似乎早就知道秦奮會這樣問,說道:“這些事情可能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李氏集團和你的關係並不是雇傭,也不是聘用,而是合作。”
“合作?”
秦奮愣住了,有點不敢相信地看著眼前的人,臉上布滿了異樣的表情,疑惑地問道:“你為什麽會這麽說?”
實際上,不隻是秦奮不理解,就連專研人是關係的唐曉也有點搞不清楚情況了,這時候看著眼前的人,有點疑惑。
所謂雇傭關係和聘用關係,實際上差的並不多,也就是勞動者付出自己的時間或者精力,來換取雇傭者的金錢。
本質上,兩者是雇傭的關係或者說是上下級的關係。
但是合作就不一樣了,是兩個人這時候是完全站在平等的立場上,兩個人利用自己的優勢相互合作,共同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利益。
一個是上下級,一個是平等關係。
雖然是兩個字的變化,但是這在法律上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從法律的意義上來講,秦奮這個人就已經相當於和整個李氏集團站在了平等的地位上了。
這樣的情況之下,隻要秦奮願意,完全還可以和李氏集團討價還價。
“這聽起來,似乎不錯?”秦奮有點驚訝,看了看唐曉,說道。
“太牛逼了!簡直太牛逼了!”
唐曉不敢相信地看著李如月,她知道這是什麽情況,畢竟,眼前發生的事情的的確確有點令人驚訝了,甚至可以說,這事情聽起來就是有點天方夜譚的。
李氏集團有多說人,這樣龐大的集團,怎麽說也有十幾萬員工,更不要說還有不計其數的無法評估資產的機器設備、技術成果、實驗結果。
可這時候,按照李如月的意思,這些東西現在竟然可以和自己一個人合作,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您怎麽會突然決定這件事情,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麵對上眼前的李如月,唐曉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切,小心地問道。
“我這麽說實際上,還是要征求秦奮先生意見的。”李如月搖了搖頭,眼神中露出不舍,主動說道:“如果秦奮先生答應了這件事情,那麽我可以告訴你最後的答案。”
“師傅?你要答應麽?”
唐曉現在才明白,原來自己師傅竟然這麽牛逼,李如月是什麽人她心裏麵很清楚,她絕對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不可能做出賠本的生意。
但現在,李如月竟然用整個李氏集團做賭注,來引進秦奮這樣的人才,可見秦奮的價值到底有多高。
這時候,就連唐曉都禁不住在此要對秦奮刮目相看了。
“那麽……李總你會給秦奮多錢的月薪啊?”
一邊的許薇薇雖然聽不懂,但是卻也大致明白了秦奮現在很牛逼,甚至就連李如月這樣的人都對他如此尊敬。
“嗬嗬,這個妹妹,你還是沒有聽懂我說的話,我們李氏集團和秦奮先生是合作關係,不存在月薪的說法,我們李氏集團更不是什麽秦奮先生的老板,怎麽可能給他發工資。”李如月笑著說道。
“那麽合作關係的話,不是就是說……你們是怎麽分配利益的?”許薇薇一知半解地問道。
“分工,秦奮先生可以直接得到我們李氏集團的年終分紅,如果秦奮先生願意的話,我可以給秦先生,李氏集團每年百分之零點五的利潤分紅。”
李如月說道。
“百分之零點五?”
“竟然有百分之零點五?”
這時候,周圍的人頓時驚呆了,不敢相信地看著眼前的李如月,臉上滿滿的全是震驚。
這簡直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李氏集團是多麽大的集團,這樣一個大集團每年的利潤都是按照千億來計算的。
雖然表麵上看起來,百分之零點五,也沒多少。
可是,如果說基數已經到了李氏集團這樣的地步的話,百分之零點五,也就是幾個億了。
況且,這還不算秦奮在李氏集團工作所得到的各種福利保險,更重要的是接觸那些達官顯貴的機會和發現商業商機的機會,這些東西對於一個商人來說,才是最重要的東西,最珍貴的東西。
尤其是,李氏集團幾乎可以代表著r國最先進的商業規則,可以接觸到r國未來最有商業前景的行業。
正所謂,在風口上,就算你是一頭豬,你也可以飛起來。
這一點,秦奮很關注。
“好的,我答應。”
秦奮點了點頭,笑著看著李如月,說道:“畢竟,我們也算是朋友。”
“痛快!”談及工作,李如月恢複了平時雷厲風行的樣子,臉上帶著工作時候的果敢,說道:“早就知道你會答應,現在我們就是同事了,你的合作協議,我還沒有資格與你簽署,你要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