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沈約其人
「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冬生帶人去送齊大有和佘奶奶, 崔蓬坐在船艙里玩雙陸, 崔禮在她身邊坐下了, 「你的情郎, 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沈約是個什麼樣的人?女人仰著頭, 她其實也不懂得描述沈約是個什麼樣的人, 沈約長得很好看,就是戲文里那種能勾引到大家小姐的書生長相。好像西廂里的張生,好像遊園里的柳夢梅,或者像是杜十娘的愛人李甲,總之沈約的長相無可挑剔,並且他的性格也很好。
沈約性格好是出了名的, 他不急不躁、溫文爾雅,其實崔蓬覺得當年的沈約滿足她對男人的所有想象。
當然,她不能說。
不可說的話都是情話, 不能對人言的言都是密語。崔蓬不肯說, 不肯對崔禮說, 也不可能對任何一個突如其來的男人或女人說。
所以此刻穿白衣的崔蓬回頭,嗤道:「不要用你們朝鮮人的那一套張嘴愛情閉嘴感情的廢話在這裡和人交談,我們大明沒有你們那麼膚淺露骨, 我們漢人也不流行將情郎哥哥情人妹妹含在嘴巴邊上,你要是還想在大明朝交個朋友或者找個女人,你就得學著含蓄點, 並且把你滿嘴的情情愛愛吞下去。」
吞下去, 吞到肚子裡面去。
崔蓬送走了佘奶奶和齊大有, 她真的將一些隱而不宣秘而不發的陳年舊事都吞進肚子裡面去了。她不想再提,也沒甚麼值得再提。
冬生幾個掉頭回來了,崔蓬說:「揚帆北上,咱們去北京城朝貢。」
與此同時,在南京城裡,各路官員大展神通,亦是將南都鬧了個風風火火,風起雲湧。
南都是個不一樣的地方,這一點沒人能懷疑,不管是曾經領教過其中深淺的鎮國公霍韜,還是心繫自己家鄉湖廣安陸州並將之奉為興都的嘉靖帝自己,他們都不能否認南都的重要性。
太.祖皇帝朱元璋出生在鳳陽,他封鳳陽為中都,並在鳳陽修建了皇陵,虔誠供奉。嘉靖皇帝決心效仿他的先祖,他封安陸為興都,他也在他的家鄉安陸修建祠堂,並積極提高興都的政治地位。
但明朝實行兩都制,南京作為大明朝的留都,其政治地位與湖廣安陸不可同日而語。
永樂十九年剛剛開年,明故宮建成,永樂帝在春天裡攜明廷君臣遷都北京,但勇於響應的臣子並不多,更多的文臣認為永樂帝數典忘祖,拋棄祖業。
因為在永樂帝的身上,先有靖難之役,後有國都北遷。
當初燕王起兵南下,先後攻佔德州、濟寧、東昌,在他奪取帝位的最後階段,他發出奇兵,大膽包抄,先下淮安,再占揚州,這對於身處南京的建文帝來說,意味著軍事上的完全失敗。
在燕王與建文帝於長江對峙的關鍵時刻,掌管朝廷水師的陳瑄倒戈,轉而效忠這場戰爭的勝利者。於是燕王得以渡江,進南京稱帝。
當然,為了獎賞陳瑄的倒戈,永樂帝也任命他為大明朝的第一任漕運總兵官。
在永樂十九年的新春,永樂帝宣布遷都,大臣們一分為二,有隨帝王北上者有之,留於南京者亦有之。此後,南京成了明代中央政府的後方組織。
永樂帝確立了兩都制,南京和北京設置了同樣的一套官職,吏戶禮兵刑工,並著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六部九卿,再有大都督府,北京有的官僚機構,南京都有一套一模一樣的。再就是下屬機構和其他職能部門,都有兩套。
沈約與北京刑部左侍郎大人張簡之和京都提刑按察司的按察使方孝安來到南都巡查,這著實引起了南都大小官員的注意。他們並不在意北京來的這位刑部左侍郎大人如何優秀,或者是提刑按察使如何幹練,他們比較關注的是北京兵部主事沈約這位後起之秀。
按理說,接引中央巡視組的工作該是應天巡撫接手,應天巡撫管轄南直隸,掌應天府轄下全境之事,但應天巡撫衙門設在蘇州,應天巡撫其人也在蘇州,故而接引北邊官員的重任落在了南京六部頭上。
消息先由吏部通知禮部,禮部轉呈戶部,戶部聽說來人中有刑部侍郎,便交移刑部對接,刑部再知會都察院,最後都察院告知通政司,等沈約三人到來的時候,南京六部才達成協議,北京來的一行三人由南京刑部、都察院和通政司三司聯合接待。
許是因為對方來人中有刑部左侍郎,故而南京刑部派出的是一名幹吏,該吏使精通大明律、大誥及朝廷對少數民族的司法行政和對各地的政策問題。
另有都察院派出御史祁玉和通政司派出一位善於錢銀算計的官員。
從刑部、都察院和通政司的作風來看,刑部官員最為單純,他們意在不丟失南京刑部的顏面,和適當展現一下南都的司法水平。
但都察院和通政司派遣接引人就大有講究了,都察院的左都御史與右都御史不合,南京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是北京那邊指派過來的,他原先就在北京刑部任過職。這回北京刑部派出人來檢視南都的司法狀況,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與北京刑部左侍郎張簡之既是舊識又是好友,所以左都御史迅速就避嫌了,順勢將接引工作交給了右都御史鍾水齋。
鍾水齋是誰,人精一樣的人物,他在南京城盤踞多年,這回見中央政府來勢洶洶,便起了心思想低調行事。眼見六部九卿推來推去,接引的工作還是輪到了都察院頭上,他在選人的時候著實考慮得很細緻,既務求讓北京政府滿意,又求在惹出麻煩之後還能將自己摘出去。
鍾水齋選出了祁玉,祁玉是慶王的小舅子,雖說慶王府這幾年越發落魄了,但慶王是宗室皇族,出了事也不與庶民同罪,將祁玉推出去,是最好不過的了。這就是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鍾水齋打出來的算盤。
再論通政司,通政司是銀台使司,說它是南都的銀庫也不為過,通政司的通政使貴為九卿之一,他不願意沾染北京的人物或者干係,他只需要和北京政府建立良性的錢財關係,至於別的,就不再多管了。
所以通政司出了個善於算計的計吏,這人與祁玉和刑部的那位幹吏甫一碰頭的時候,三人都不適應,三人對彼此都不適應,是以無話可說。
沈約他們見到這三人的時候,三人站在烈日之下,沒有交流,只是靜默迎接幾位巡察使。
沈約略觀察了一下這三人,這三人要不然就是一言不發,要不然就是各說各話,反正不站在同一條線上。沈約覺得好笑,他心道,這三人的上峰倒是有意思,怎麼會把這麼風馬牛不相及的三個人組合在一起的?
南都上官的心思不好猜,沈約一行中官位最高的也是他們這一行的小組長刑部左侍郎大人張簡之也不想猜,總歸不過是你有你心思,我有我算計,南京才捏合出這麼一個草台班子組成隊伍站出來打發打他們發罷了。
其實張簡之想得不錯,但他想得也不全對,正是因為南都六部覺得他們一行棘手,都不願意沾惹,才千挑萬選弄出了這麼個班子,孰不知這個班子太不團結,導致雙方隊伍初見第一面的時候就險些要出差錯。
「三位大人,刑部已經備好了案卷,有請三位大人過去核查。」
「三位大人,不妨先去歇歇腳,都察院已經備好.……」
祁玉與刑部那位同僚一齊出聲,兩人事先又沒商量好,於是上來就各說各話。祁玉瞟了刑部這位一眼,有些眼熟,偏又想不起來在哪裡見過。
三法司就這麼大,三法司里的官員也就這麼多,祁玉覺得刑部這位眼熟也是正常的,他想了想,沒想起來很快就拋諸腦後。但王衡記得祁玉,他可不會忘記祁玉。六年前,鎮國公霍韜找到南京城來,正是王衡代表南京刑部出面找都察院要人,祁玉出來與之舌戰了一番,最後此事不了了之。
王衡還沒將此事摸個清楚,都察院就先下手為強,把嫌疑人戚英姿弄失蹤了,這裡面若說沒有祁玉和他背後靠山搗鬼,王衡是不信的。
王衡此人,年輕的時候受過霍家的資助,是以說他是霍家的門徒也不為過,霍韜在南京城吃了癟,一走多年,竟是再也沒踏足過南都半步了。
王衡還念著六年前的那單舊案,他想再升一步,就離不開霍家的扶持,或者更準確的說,離不開霍家的金錢支持。
祁玉想將人接引到都察院去,王衡本想引人去刑部,後頭突然轉了念頭,他想:豈不是正好,五品游擊將軍戚英姿那單案子還壓在都察院呢,這回藉助三尊大佛的手,將祁玉這顆老鼠屎給弄走。
各人有各人的打算。沈約一行剛到都察院,祁玉還沒開始展現他待人接物的風度,就被王衡堵了嘴巴,「聽聞都察院人事繁忙,今日來到貴寶地,也不見貴曹同仁多事煩憂啊。」
沈約與提刑按察司的方孝安對視了一眼,兩人皆心道,這兩曹斗得厲害,才第一天就這樣搶著給對方下眼藥。
都察院里案卷繁多,並非一時半刻間可以看完,待到酉時,祁玉要安排巡視組吃飯,此時王衡又來一句:「貴曹的飯恐怕不好吃,吃多了會死人。」
這話就嚴重了,祁玉頂著鍾水齋給的壓力,不敢高聲喧嘩,也不敢直接轟回去,便給了個勉強的笑臉,「不知王大人此話何意?」
人都在這裡,機會也就在這裡,王衡果斷來了一句:「你都察院里曾關押了兩個犯人,聽說在同一天晚上,一個上吊身亡,另一個越獄失蹤,本官還聽說事情的起源都因為你們給犯人送了飯。」
王衡道:「諸位大人哪裡敢吃你家的飯?吃了莫不怕要變成蝴蝶飛走啦?」
「咳」,祁玉本想說,胡言亂語,簡直胡言亂語!但諸位同僚都看著,他只得又賠了一副笑臉,「王大人說笑了,說笑了。」
待用過餐之後,祁玉安排幾位大人下榻休息,沈約與方孝安的屋子隔得近,刑部左侍郎張簡之住在樓上,方孝安道:「沈大人可知道今日他們所說之事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