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仙官> 第335章

第335章

  看到葉行遠的上書,見多識廣的青妃也吃驚非小,她甚至於不經召喚白日現身,神神秘秘的找葉行遠詢問,“你說三年可以一縣之地支應三邊,這難道是真的?”


  葉行遠白了她一眼,淡然道:“這當然是吹牛。不過三年之後,誰來問我?”


  青妃無語,她還沒怎麽見識過葉行遠的憊懶,實在不能接受他將吹牛說得如此理直氣壯。葉行遠卻振振有詞道:“越是國難之時,越需要給人信心,你牛吹得越大,得到的資源和授權就越多。


  如今妖族在東北崛起,你要是敢吹三年平遼,那就是拿尚方寶劍宰了北軍將門幾個總兵的腦袋都沒事。至於秋後算賬,那是以後的事,到時候萬一天下大亂,還有誰在乎這個?”


  當然如果牛皮吹破,或者吹的時機太早,又沒有合理的解釋,那自然有可能會反陷自身。但一來特區如果發展起來,雖然不可能真的供應三邊,產出也必極為驚人,看到這種成績絕對沒人能夠挑刺。


  二來三年之內葉行遠應該有辦法謀調他處,到時候還真不見得有人來翻出三年前的牛逼較真。


  青妃懶得聽他的歪論,不耐道:“你上書之後,朝中如何反應?隻怕一開始是沒人支持的。”


  葉行遠笑道:“這你可料錯了,我上書剛到內閣,便有兩位皇子點讚。七皇子更是為我搖旗呐喊,說若能三年糧足,妖蠻何足道哉?願親自掛帥,北上伐蠻。”


  葉行遠提出的是新事物,文官們當然要權衡利弊,確定利益之後再作結論,但對於皇子們來說,卻隻是一個政治投機的機會。


  七皇子好歹與葉行遠有些交情,雖然未能招攬,但他光腳不怕穿鞋的,幹脆高調支持示好。反正葉行遠若能成功,他就可沾光,若不成功--關他什麽事?


  倒是二皇子的支持出乎意料,太子被廢之後,他本是最受期待的皇子人選,但這一次居然也隨著七皇子一起投機,大約是感覺到了危機。


  說起來二皇子與葉行遠隻有一麵之緣,便是隨著東閣大學士沈孝前往吏部為新進士授官,雙方沒有私下的交往。


  青妃奇道:“你什麽時候與皇子們勾結上的?以你層次似乎還不適合介入立嫡之爭。”


  立嫡之爭葉行遠當然是敬謝不敏,他現在也遠沒有資格介入這個層次的爭鬥。不過有皇子無償幫他吆喝,他也並不介意,反正現在誰都知道他遠在邊疆。


  秦縣丞和方典史兩人已經在收拾包袱準備走人,他們能混到這次高升的機會當然快活,但又有些依依不舍。聽聞葉行遠的上書之後更是跳腳,埋怨這等好事葉行遠不想著他們。


  特區仍然是縣級的編製,若是他們兩人留在此地未必能立地升級,但他們都有相當的政治敏感性。要是這特區真做起來,那可是升官直通車。


  畢竟這是全國都會關注的重點,在特區工作一段時間絕對會是值得誇耀的資曆。


  葉行遠隻能勸慰道:“此事尚未有定論,朝中還將有一番爭論,萬一不成,你們留在瓊關縣隻是耽擱了前程。日後若有機會,我自當為你們爭取。”


  秦縣丞愁眉苦臉道:“如今大人將省裏的上司得罪了個遍,我們調出去為官隻怕是任人拿捏,還是跟隨大人來得爽快。”


  方典史嚷嚷道:“正是,老秦脾氣軟,隻合當個二當家,此去為主官,人生地不熟,隻怕是會被人欺負。”


  葉行遠知道他們的心思,固有憂慮,但一半還是裝出來的。畢竟升官人人愛,他們不可能放棄升官的機會,此時不過是在表忠心而已。


  便笑道:“省內早晚會有變化,你們安心熬幾天資曆,待機會合適,我自當為兩位運作。班子搭檔還是熟人好辦事,咱們也算是共過患難,日後當然要同富貴。”


  秦縣丞與方典史這才心滿意足,不過他們還是堅持等過年以後再離開瓊關縣赴任,先看看奏請建設特區的結果。


  此事在朝中沉澱了兩三日後,陡然迸發出一場始料未及的劇烈爭鬥。五名內閣大學士分裂為兩派,對此議題爭執不休。


  隆平帝悄悄與安公公吐槽,“那小猴子遠在邊疆,卻每一季必要在京中鬧一次,真是陰魂不散啊。那幾位老先生恨得牙癢癢,終是無可奈何。”


  葉行遠去了瓊關縣,消息在京裏卻沒斷過,一會兒是為了親修縣學而受傷,一會兒是要補助要到了皇帝內庫。這些倒也罷了,半年前的阿清案引動朝野紛爭,差點讓大多數讀書人都精神分裂,要不是葉行遠最後巧妙的證明了那蠻人並非阿清之夫,隻怕吵到今日該怎麽判都不會有結論。


  然後就是瓊關攻防戰,在雄關背後一座小縣城居然被數千蠻騎整整圍攻了一個月,這本身就是天方夜譚。結果葉行遠還創造了奇跡,竟然靠著一群老弱殘兵守住了孤城,簡直可算是子衍第二。


  要不是那些厚顏無恥的內閣老先生硬把功勞分給死去的李宗儒與李成,葉行遠的名聲還要再響亮一倍。


  然後消停了沒幾天,葉行遠又放了個大衛星。隆平帝現在覺得這小子不在身邊一點兒都不寂寞了,因為隔三差五就能聽這個名字聽到耳朵出老繭。


  而特區這個奇思妙想,不但令隆平帝動容,也輕而易舉的將朝中諸位重臣分出了派別。


  以嚴首輔為首的江南派係、清流是完全反對這個提案,楚黨的章裕也難得的複議,大約是絕對此事有違聖人之教,萬萬不可。


  但奚明生的閩黨與沈孝的浙黨卻破天荒的聯起手來,對建立邊境特區大為支持,甚至表示應該大幹快幹,除西北外,在東北與南方沿海,再開四個特區。


  歐陽圃作為唯一的北方人,居然也難得的放棄了左右逢源的態度,旗幟鮮明的支持特區建設。他很明白這一行徑對於北方經濟的意義。


  如今朝廷雖立都於北方京兆府,但經濟和文化重心卻在南麵。尤其江南絲織業發達,幾乎戶戶養桑,收入不菲,原本以魚米之鄉聞名的江南,如今卻遍地蠶桑。


  而閩浙之地,經商之風大盛,豪商們在海外貿易上賺足了蠻人的金銀,他們雖然缺乏底蘊,但正在用金錢的力量漸漸影響朝政。


  荊湖熟,天下足,產糧區已經挪到了楚地,就是靠著這幾個省的高產糧食,才能勉強養活一個帝國。章裕正是出自此處。


  五名內閣大學士中,除歐陽圃以外的四人正好是士農工商的代表,而歐陽圃之所以能躋身其中,主要原因是地域因素,無論如何北方也得放一個人在內閣當中,但其實底氣身為不足。


  所以歐陽圃好好先生,都是有背後的政治經濟因素決定的。


  他們幾個占據高位,雖然未必英明神武,但當然都有自己的一套本事。葉行遠不提出來特區之意,被聖人之道桎梏的這幾位老先生未必能主動想到,但是一經提出,略一思考,他們當然就明白這所謂“經濟特區”的價值。


  邊貿亦是最賺錢,不知道多少商人甘冒奇險,往來交易,便是為了賺這百倍的利潤。


  如果經濟特區建設成功,顯然就能夠滾雪球一般建立起一個自由的交易區,這裏會不斷的吸引各地商人前來,最後成為一個龐大的吸血怪物。


  在這裏收獲的利潤,雖然未必能如葉行遠吹噓的那樣足供三邊,但那也絕對是個天文數字。


  至少,可以說是成為貧瘠北方的新經濟亮點--光這一點,就由不得歐陽圃不支持。當然他也可以考慮其它設點位置,但經過通盤考慮,居然發現瓊關縣至少在北方是個最合適的地方。


  閩黨、浙黨拿出來陪綁的東北三交口之地,雖然亦是自發形成的互市,但這裏的地理位置遠不如瓊關,貨物的線路隻有一條,交易的內容也甚為單一。


  更嚴重的是如今東北妖族蠢蠢欲動,準備立國,隨時會有一場持續大規模的戰爭。這與瓊關這地方不一樣,雖然打也有可能打,但是絕不會大打,而一旦互市建立完善之後,甚至小打的危險都能消弭許多。


  相應的又必然為三邊省下許多經費,這也是不得不納入考量的問題。


  當然,從全國的角度來看,閩浙、江南的幾處港口也很適合作為特區進行建設。但這是北方士紳不願意看到的,這必然導致南北的進一步不平衡,所以他們拚死都會抵製。


  而作為江南一係代表的嚴首輔等人,他們更重視教化的作用,特區雖好,但不能壞了民風,江南讀書風氣才是他們立身之本,但要是將特區讓給閩浙,他們又都不願意。


  這就形成了錯綜複雜的提案與反對意見,每個人都被身後的利益推動著,身不由己的提出自己的需求。


  至於特區到底是否符合聖人之教,反而沒有人認真的去考慮——或者說考慮之後,決定先閉口不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