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章 諾獎倒計時

  人吶,有的時候需要刺激一下,才能爆發潛能。


  周雨安被沈奇刺激了一下,他也刺激了沈奇,兩人互相刺激。


  刺激的結果是,周雨安一年多沒寫完的偏微分方程論文,在一個多月內寫完了。


  這篇論文一共八十三頁,前面一年多的時間,周雨安慢慢構思,細細推導,按普林斯頓的節奏推進工作,寫了三十幾頁。


  最近一個月,周雨安靈感激增,突然爆更,寫了五十頁。


  「沈老闆,請審閱。」周雨安將論文稿呈交給沈奇。


  作為下屬,周雨安有義務交稿給中心主任審核。


  作為數學同行,周雨安更想聽聽沈奇的專業意見。


  沈奇接過論文,說到:「你耗時一年半寫這篇論文,算上前期研究的時間,接近兩年。不容易啊,辛苦了。給我半天時間,我看完后找你。」


  對於周雨安這篇論文,沈奇審查的很仔細,不時拿筆計算幾個公式,驗證周雨安的推導邏輯。


  下午,周雨安再次來到沈奇的辦公室:「沈老闆,請指示。」


  沈奇將批註了的論文稿遞給周雨安:「總體上來說,你的這篇論文符合一位普大數學博士、菲獎得主弟子的水平。你證明了這一類一階具有非正則奇異性的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其形式冪級數解屬於蓋氏類,並完成了精確刻畫。這是個細活兒,你做的非常嚴謹,我的建議是,通過隱函數定理再做一個關於Y的解析函數方程,這篇文章就完美了。做完之後你直接發期刊吧,不用再給我看了。」


  周雨安拿過沈奇親自批註的論文,翻閱起來:「OK,我改,謝謝。」


  「今天態度怎麼這麼好?」沈奇問到。


  「因為我在你身上,又看到了那位學術至上的學者形象。」周雨安收好論文,關切詢問:「你身體恢復的怎樣?」


  「挺好的。」


  「那就好。」周雨安告辭,改論文去了。


  身體恢復的不錯,沈奇通過網路新聞、學術報道關注今年諾獎的一些最新動態。


  還有兩個多月,也就是10月份,瑞典相關機構及挪威政府將公布今年六類諾獎的獲獎者名單。


  諾獎評審過程是嚴格保密的,外界的預測五花八門。


  七十多歲的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再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也記不清這是村上老爺子第幾次被提名諾獎了,今年他的呼聲很高。


  當然了,過去十幾年,村上春樹的獲獎呼聲一直很高,卻始終沒有拿到諾貝爾文學獎。


  「七十多歲了還在寫,剛剛出版了新書,村上老爺子這麼勤奮,值得尊敬。」沈奇看過村上春樹的幾本暢銷小說,然而暢銷並沒有用,諾貝爾獎評委會不看銷量。


  六類諾貝爾獎評委會看重什麼評審依據,那就沒人知道了,一百年來他們從不公開評審的具體細節。


  今年的和平獎候選人名單中,一如既往的有幾位國家元首,以及一些國際機構。


  六類諾獎的評選歷史上,最有爭議的或許就是和平獎。


  和平獎也不看什麼學術業績、科研成果,評審標準相對感性化。


  美國總統拿過和平獎,歐盟拿過和平獎。


  軍費預算方面,美國排名全球第一,中國第二,歐盟幾個主要國家加一起排名第三。


  「戰爭與和平?」沈奇莫名說了這麼一句話,他看到今年的和平獎候選人名單中,又有美國總統的名字。


  文學獎、和平獎,沈奇看個熱鬧,他最關心的當然是科學類諾獎。


  按照慣例,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其中每一類諾獎每屆通常頒發給兩到三位候選人。


  以物理學獎為例,2016年的物理學獎頒發給了美英的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領域做出的貢獻。這屬於一個課題,三人聯合獲獎。


  2010年的物理學獎頒發給了荷蘭、俄羅斯的兩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石墨烯製備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這屬於一個課題兩人聯合獲獎。


  2008年的物理學獎頒發給了兩位日籍科學家,以及一位美國籍日裔科學家,這屬於兩個課題三人獲獎。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會以怎樣的形式頒出,獎勵幾位科學家、幾個課題?

  諾獎候選人沈奇無從得知具體消息,他只能預測。


  「競爭對手不少啊。」


  沈奇發現,來自全球的競爭對手主要集中在天體物理、量子物理、凝聚態物理等細分領域,這也是當今物理界最前沿的研究方向。


  「哈里-克拉克,美國普林斯頓物理系教授,37歲,凝聚態物理學。」一位美國科學家的名字引起了沈奇的注意。


  沈奇在普林斯頓當數學教授時,聽說過隔壁物理系哈里-克拉克這個名字,當時這位老兄還不是教授,好像是個研究員還是什麼來著。


  哈里-克拉克本人沒什麼名氣,但他身後的普林斯頓具有較高的國際學術地位和影響力。


  普林斯頓有怎樣的能量,沈奇心裡很清楚,他曾在這種能量的支持下,獲得了一定幫助。


  普林斯頓的基礎數學冠絕全球,普大的物理專業同樣出名,也很有實力。


  其實普大物理系的一線科研人員人數,還沒燕大物院多。


  不求大而全、只求小而精的學術理念,深入到了普林斯頓每一個院系。


  普大物理系的三個拳頭專業是天體物理、量子物理、凝聚態物理,他們集中優勢資源做最前沿的研究,在經典物理研究方面,普大物理系跟燕大物院的水平差不多。


  「爭來爭去,我的最大競爭對手,極有可能是老東家的同仁。」沈奇現在為燕大效力,雖然掛著普林斯頓名譽數學教授的頭銜,但在物理領域,沈奇不可避免要面臨來自普大物理系的競爭。


  沈奇的凝聚態物理項目和哈里-克拉克的凝聚態物理項目,相似度非常高,兩人,或者說中美兩支凝聚態物理團隊,在一口鍋里搶飯吃。


  「哈里-克拉克進步神速,最關鍵的是,他的幕後老闆是鄧肯-霍爾丹教授。」


  鄧肯-霍爾丹是英國人,現任普林斯頓物理教授,凝聚態物理大師,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霍爾丹實驗室被譽為當代的盧瑟福實驗室。


  兩位英國物理學家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倆功力深厚,拿過諾獎。


  他倆的個人學術能力超強,並且擅長帶徒弟。


  盧瑟福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之後,他的實驗室里先後產生8位諾獎得主,全是物理學獎得主。


  霍爾丹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後,他的普林斯頓實驗室里先後產生兩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就是最近幾年的事情。


  「哈里-克拉克會不會成為霍爾丹實驗室的第四位諾貝爾獎得主?前面三位是鄧肯-霍爾丹,以及他的兩位學生。」-——這是美國《化學評論》雜誌的評論預測。


  「沈奇的個人學術能力毋庸置疑,但他培養人才的戰果不算輝煌。沈奇VS霍爾丹的學生,誰將勝出?」-——這是英國《自然》雜誌的點評。


  英國人就是這樣,昨天粉你粉的跪地哭泣,今兒說不定就拿腔拿調的調侃你一番。


  據稱,霍爾丹今年拒絕了再次提名諾貝爾物理學獎,看來這位諾獎大佬想全力捧紅他的學生克拉克。


  其實沈奇跟霍爾丹教授有些淵源,打過交道。


  去年年初,沈奇發表回國后的第一篇凝聚態物理論文,正是霍爾丹第一個站出來,對沈奇的研究成果給予肯定。沈奇相變規則、沈奇方程因此很快被ICTP所承認,寫入了教科書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