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人道征途> 第二十八章,朝政

第二十八章,朝政

  除了栗色火藥,「王莽」還提供了一條降低火藥燃速的思路,那就是火藥顆粒化。據黃天轉述的王莽的看法,粉末狀的火藥的三種基本成分的密度不一致,在運輸的過程中受到顛簸,很容易出現重的成分沉到最下面,輕的成分浮在最上面的情況,而這就會使得火藥的效力下降。若是將火藥用水浸濕,然後再晾乾,讓它結成塊,再把塊砸碎,用篩子將大小合適的選出來,就是顆粒火藥了。依據不同的需要,可以人為地控制火藥顆粒的大小,顆粒越大,燃燒速度越慢。


  不過要研究出到底多大的顆粒最為合適,卻並不容易還需要反覆的試驗,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太緊急的事情,畢竟,在依照計劃佔據江油之前,義軍不可能有足夠的火藥,因此火藥武器也不會是義軍的主流的武器,現在的這些試驗,不過是為將來做一些準備罷了。


  在這段時間裡,除了訓練和學習,對於黃自得集團來說,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和張炳忠羅孟德的聯繫。這兩個人原本也是有名的反王,尤其是張炳忠,更是有過火燒皇陵的經歷。後來在義軍低潮的時候,投降了朝廷。但是他們雖然投降了朝廷,手中的軍隊卻還是自己的,朝廷根本指揮不動。當初朝廷也給張黃虎下過要他帶兵配合朝廷官軍圍剿黃自得,結果張炳忠立刻就獅子大開口,向朝廷提出了一大堆的要求,什麼要糧食呀,要鎧甲武器呀,要軍餉呀,要價比出了名的要錢不要臉的關寧軍還要高。再考慮到,如果真的要給他這些錢糧,這些錢糧在走那些雁過拔毛的官僚程序的時候的損耗,只怕還要消耗幾倍於張炳忠求的數字。說起來,當初朝廷之所以願意招降張炳忠,為的就是省錢。若是真有這麼多的錢,哪裡需要招安一個燒了皇陵的反賊?說老實話,若不是那時候黃自得還在,朝廷早準備要一步步的遣散張炳忠的軍隊,最後再找個理由,把張炳忠一把火燒給大昭皇朝的列祖列宗了。只是如今,朝廷剛剛經歷了金軍入寇的慘敗,一時間也沒有力量來整治張炳忠他們,張炳忠他們也不知道朝廷如今還有多少力量,一時間也不太敢就立刻舉旗造反罷了。而對於黃自得來說,破局最關鍵的地方就在於張炳忠什麼時候再次舉起義旗了。


  一開始,玄逸提出,他可以作為黃自得的使者去見張炳忠。但黃自得想都沒想,就否決了玄逸的這個提議。


  「我知道道長是想起了當年諸葛丞相出使東吳的事情,只是張炳忠那廝最不是東西,最是他媽的翻臉不認人的貨。那傢伙當然想要坑朝廷,但他只要有機會,一樣的想要坑我!當初如果不是他給我寫的那信,我也不會一頭撞到潼關的那個包圍裡面。這傢伙造反是肯定要造的,要不然,就憑他燒了皇陵的事情,朝廷也不會真的放過他。只是我估計這傢伙要舉旗造反,怕是也要等到明年秋收之後。那時候他造反,才容易搶到東西嘛!派人和他聯絡可以,但是絕不能派像道長這樣重要的人去。要不然,他肯定會先把道長殺了的。再說,他造反是肯定的,派不派人去,他都是要造反的,隨便派個人去就是了,怎麼能讓道長冒這個風險。這事情么,信由道長來寫,人嘛就由我來派好了。而且,要張炳忠造反,也不一定要把信送到他手上是不是?嗯,我覺得胡一刀就不錯,武藝不用說,人也機靈,就派他帶幾個人去好了,等年過完了,我們就讓他們去跑一趟……」


  ……


  就在黃自得躲在生龍寨過年的時候,大昭朝廷也正在為政事發愁。


  前些日子,朝廷剛剛遭受了一系列的大敗,先是盧天雄帶著朝廷最精銳,也最聽話的一支大軍落入了金軍的包圍,一日之內,全軍盡墨。在消滅了京畿一帶最有戰鬥力,也最敢於戰鬥的軍隊之後,金軍再次分兵,一部分金軍在從北直隸直到淮河一帶四處劫掠。各地的官軍此時都已經完全沒有了和金軍野戰的膽量,要麼躲在城牆後面,戰戰兢兢地看著人數遠遠少於他們的金軍帶著大批被俘獲的百姓,大搖大擺的從他們駐守的城市旁邊經過,要麼乾脆棄城而走,聞風而逃。另一路金軍則沿著運河直入山東,去增援圍攻濟南的金軍。


  濟南城中有大昭朝親王德王的府邸,也是山東布政使的駐地,地位非常重要。金軍入寇之後,第一次分兵的時候,便將一隻偏師派往山東劫掠。當時山東的官軍敵不過他們,紛紛敗退,金軍便包圍了濟南。只是濟南城高池深,包圍濟南的金軍人數也有限,短時間內也打不下來。如今,圍城的金軍得到了增援之後,濟南立刻就岌岌可危了。


  失陷親藩,在政治上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容不得朝廷不重視。只是各地勤王的軍隊雖然陸陸續續的到了京師附近,但面對百戰百勝的金軍,卻沒有誰真的敢去救濟南。大家都以補給不足為借口,逡巡不前。只盼著金軍自己搶劫搶夠瞭然后自行退走。


  而濟南雖然城高池深,但守軍人數卻相當少。這一方面是因為在我大昭軍隊中吃空餉的現象相當普遍,平時看花名冊,軍隊人數不少,但要認真核實,能有花名冊上面三分之一的人數,就已經說明帶兵的將領清廉了。結果偌大的濟南,真正能上城抗敵的軍隊甚至都不到一千人,若不是巡撫親冒矢石登城督戰,加上濟南百姓紛紛組織義勇上城助戰,濟南城只怕早就丟了。另一個原因則是此前朝廷一直希望用和金國講和來麻痹金國,同時將主力部隊都調去鎮壓流寇去了。所以整個山東極度空虛,也根本沒什麼能打的軍隊。此前對上人數不足的金軍偏師,還能靠著城防堅固,勉力支持,如今金軍得到了增援之後,濟南城便再也難以支撐了。


  正月初五,按道理還在年節之中,但是因為如今的局面,紫禁城中卻沒有一絲一毫過節的喜氣。這天天還沒亮,年輕的崇德皇帝便如以前一樣早早的起了床。周皇后服侍他洗了個臉,又穿好了朝服,見皇帝滿臉愁容,便道:「陛下也不要太擔憂,說不定今日就有了韃子撤軍的消息呢。」


  崇德皇帝搖了搖頭,他知道自己的這位皇后是個老實人,其實不太會安慰人的。此時這樣和自己說話,想來是真的很擔心自己了。便苦笑道:「朕如何不想開心點,只是……唉,算了,希望能像你說的那樣吧。」


  說完這話,崇德皇帝便出了門,幾個太監已經打著燈籠候在那裡了。最前頭的是個身材高大的太監,他見崇德皇帝出來了,便趕忙帶著其他太監跪下磕頭。


  「好了,不必多禮了。」崇德皇帝擺了擺手。他略停了一下,便又問道:「曹伴伴,可有濟南那邊的消息。」


  被稱作「曹伴伴」的是如今的司禮監秉筆太監曹化淳,此人在如今的崇德皇帝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便跟隨他,很受信賴。此時他聽到崇德皇帝的這一問,卻居然將頭低了下去,不敢回答。


  崇德皇帝看到曹化淳的反應,知道多半不會有什麼好事情。只是皇后還在旁邊,崇德皇帝也不想讓皇后太過擔憂,便道:「也罷,先去乾清宮再說吧。」


  「是。」曹化淳應了一聲,便起身來,拿著燈籠,帶著幾個太監,圍著皇帝,往乾清宮去了。


  進了乾清宮,崇德皇帝在書房裡坐了下來,又轉頭再次向曹化淳問道:「曹伴伴,可有濟南那邊的消息。」


  只聽撲通一聲,曹化淳便跪了下來,道:「萬歲,錦衣衛今日凌晨有消息傳來,說是……」


  說到這裡他偷偷的抬起眼睛觀察了一下崇德皇帝的臉色,見崇德皇帝的臉上什麼表情都沒有,看不出喜怒,便又接著道,「說是濟南城已經破了,巡撫宋學朱、布政使張秉文、知府苟好善、知縣韓承宣殉國,德王殿下……德王殿下被俘……韃子在濟南屠城,死者不計其數……」


  「把消息給朕看看。」崇德皇帝的聲音很平靜。


  「陛下……」曹化淳抬起頭來望著崇德皇帝。


  「朕沒事。拿來。」崇德皇帝道。


  曹化淳便從袖子里拿了一張帖子遞了上去。


  崇德皇帝接過帖子,看了一遍,然後默默地將它放在了桌子上,嘆了口氣,過了半天才說:「宋巡撫他們也不容易。」


  若是剛剛登基的時候,出了這樣的事情,那崇德皇帝只怕就要暴跳如雷了。然而這麼多年下來,各種不如意的事情多了,他只覺得身體被掏空了,就連發怒的力氣也沒有了。


  「陛下……」曹化淳低著頭道。


  過了好一會兒,崇德皇帝才道:「只是,失陷親藩,畢竟是一件大事,總不能就這樣不了了之。唉!……楊閣部知道這事情了嗎?」


  「皇上,楊閣部已經知道了,如今正在宮外候著。」曹化淳趕忙回答道。


  「嗯,」崇德皇帝點點頭道,「那便讓他進這裡來。有些事情,也只有楊閣部還能替朕分擔一點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