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船上風波
早一步來到的沈逸聽到了他們二人全部談話感歎不已。
沈三問卻和李和想法不一樣,中原大地戰亂不斷但是人口眾多曆史悠久,發展遠快於其他族。
若沒有少數民族攪局,以後鐵定是強於其他地方的。
等數百年之後,美洲一旦強大,恐怕也不會放過大唐。
當然,不是李氏子孫前去,以後做個關係恐怕也不會變。
矛盾的沈三問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些事情,還是找到老友崔玄商議。
崔玄先是抱怨李和的諸多不切實際,表示要將他打擊的體無發膚才能消氣。
沈三問對他的氣憤置若罔聞。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錯誤的想法自然不可能成功,但隻要政策有其合理性,一定能獲得一定範圍的成功,隻要沒有可以為難民眾,能夠保持良好的社會秩序,他並不反對二人想實施的任何計劃。
誰成功了誰就是對了,在這之前沒有對錯和合理之分,甚至還能求同存異,造出能融合的最佳方案。
沈三問說出對海外開闊的諸多疑惑,也並不想沈逸踏足其中。
崔玄開解他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到了如今他們已經有了各自的目標,隨他們去好了,這是他們二人都期望的解決方案,海外雖然危險但是能給我們帶來許多好處。沈逸想給突厥更好的生存方式,這是他求的,你又何必做這個惡人。
海外的土地不用也是浪費啊,還有你說的以後攻擊我們的風險,不如先下手為強。無論是陛下派人去,還是沈逸派人去,都是可以的。”
沈逸進京的事情敗露,女帝召他覲見。
女帝問沈逸是否怪他,訴說他小時候十分頑皮的事跡,並著感謝他為大唐做的這些事情,誇他是個好兒子。
沈逸聽後流淚不止,稱自己不孝順。
女帝再問他時候真打算前往新的地方開疆拓土,沈逸坦然承認。
女帝準許他前往,但是要求他以自身為重,如果海外過的不好,隨時可以回來。
突厥內部親近以往大周的人組織成群開始前往新大陸,建立國家“新周”。
因為安全狀況存疑,沈逸選擇下一批前往。
李睿富有冒險精神,相信這是個好機會,直接帶著心腹全部上船。
到達新大陸之後,李睿想方設法離間突厥人回去的決心,說服他們在此地另建nn,但是民風淳樸沒有多的心思的突厥人選擇讓族人也過上好生活,一定要回去。
李睿無奈,與大部隊再次重返大唐。
因為他身份特殊,不便在東部靠岸,小船幾經周折,靠在了臨近的海岸。
得知沈逸在洛陽後,李睿冒險進京。
看到李家的破敗和京城族人的為難,李睿傷心不已。
沈三問找到了他。
李睿指責沈三問將文部的災禍嫁禍給李家,讓他們千年的榮耀毀於一旦。
沈三問反問他什麽時候在乎過千年的榮耀,棄文從商,不守協議中飽私囊,配不配的上他口中李家高貴的門楣。
李睿無話可說,但是堅定的認為自己沒錯。
沈三問笑他一開始方向就錯了,在大周這樣的社會,沒有政治就沒有保障,他的先祖早就證明過的事情,卻被他忽略,他用了一生去證明這道理,最終還是失敗了。
李睿這時候如夢初醒,沈三問借助身份和地位,在洛陽打出的天下,一個文部的收益就不比他這些年勞累奔波將李家生意推到巔峰的成績低。
不然他也不可能對文部的財帛心動,起了另做賬簿的心思。
他也愈發堅信海外才是李家新的出路,做高官永遠沒有做皇帝來的有用,既然要從政,他就應該做新地的皇帝。
沈三問勸說他好好經營重整李家,李睿隻是平淡的謝過他的好意。
沈三問看出他聽不進去勸和他告辭。
有了這批人的探索,沈逸帶著親信護衛登船,打算遠赴突厥。
女帝根據上一批人帶回來的物資,給了他每年必須回饋大唐的物資數目。
代價十分高昂,但是亦可以換取大唐更為需要的日常生活和遠渡重洋物資。
李睿帶領自己能支配的所有李家人上船打算用武力拿下新周nn的控製權。
上船航行不久,沈逸以及親衛被李睿下毒毒害,但是沈逸所帶親衛有輪流吃飯的習慣,並未全部人中毒。
沈逸中毒身亡,其餘人將李睿勢力清楚一空。
餘下的人帶著一眾人的屍首折返。
最先得到消息的李和命人封鎖了消息,將沈逸身故的消息瞞了下來。
為了不耽誤海外開拓事業的進行,同時也不想讓女帝和沈三問傷心,李和決定將此事徹底隱瞞下來。
李和找到了李隆基,讓他不用繼續裝瘋賣傻,沒人殺他,並且提供機會給他去海外開拓新事業。
李隆基對李和的決定十分詫異,但是了解到沈逸身故之後,終於明白這不是一句空話。
李和告訴他,沈逸去新地他就十分不放心,如今換做辦事心狠手辣對待敵人和自己都殘忍冷血李隆基,倒是大家都好,他也不用再擔心新地被人鑽了空子。
李隆基欣喜的接受了李和提出的條件,代替沈逸踏上了征途。
出海之前,李隆基含淚作別父親。
武旦得知事情始末,對李和感激不盡,同時親自幫助李和運送屍首到北境火葬。
沈三問察覺武旦的特殊動向前往攔截,發現了沈逸的屍首。
聞訊趕到的李和在沈三問的質問和懷疑之下語無倫次,經過諸多人證證實沈三問終於相信事情的始末。
沈逸出海之前早就做過不會回來的承諾,沈三問也決定將事情隱瞞下來,有了沈三問的幫助,武旦順利將屍身運到北境,以沈逸要求的方式安葬。
不過,沈三問之前質疑李和為了權力不擇手段,甚至犧牲親兄弟的姓名,在李和心口劃傷重重一刀,對於從小所接受的使命有了很深的懷疑。許多事情他都心有顧忌,做了卻還得不到人的理解。
李和開始討厭以前仁慈和懦弱的自己,選擇做一個鐵血君王,不再顧忌太多事情。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