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沒毛病
係統的意思很明確,就是看不起地球文明。
在係統的程序中,地球所有的文明全都是神棍的隨便忽悠。所以地球人都是落後的傻吊,他們的資料不要看,他們的傳承……係統根本不承認他們有什麽傳承。
這就是係統的意思,或者說是給係統編程序的意思。
所以當朱桂以上麵的話直接問,係統是這麽回答的。
“很高興宿主能發現這些。”係統以欣喜的語氣說道,“我們把低等世界的文明稱為土著文明,宿主應該成為他們的神,而不是學習他們的文明……”
係統本身是沒有喜悅的,但是編製這段程序的人是有多看不起其他文明,竟然還安排了“欣喜”的語氣。
“你不覺得一些人還是過於高傲了。”朱桂忍不住為地球文明辯解,“地球人是不先進,但是也不應該就認為他們是愚昧的,真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是,神體是真理,玄學就不是嗎?”
係統是朱桂在用,但是係統老這麽看不起其他文明,是很耽誤事的。
可惜這不是設定上的問題,而是編製人,或者說是一個文明對其他文明態度的問題。根本不是按一下開關,就可以消除的。
“嘟——神河文明1177號資料。塔城博士的研究證明了,隻有保證文明的純粹性,才有可能跨入更高的生命層次。”係統解釋道。
“過分的關注異類文明,會降低自身的生命層次,甚至無法進入高等層次。所以所有神河文明那些人當中強大的那部分,都願意遵守這個規矩,甚至他們認為強大之人,就應該有強大之人的矜持,跟俗人接觸簡直是自降身價……”
“你是說文明的統一與獨一,會影響後來的‘道’?。”朱桂道。
“沒錯。”係統說道,“生命層次的進化,到了最後必然是有統一性的要求。生於神河文明,卻以另一文明文根基,最終失必將大於得。”
“我一直以為你們傾向於切片研究。”朱桂搖了搖頭說道,“係統,你今天真的是給出了個了不得的設定啊。”
“……”係統不太明白朱桂的意思,是不是在詢問自己,又或僅僅是一時的感慨。
朱桂想了一下,也就明白了。神河文明怎麽說也是高等文明,又怎麽會沒有文明的特性研究。
特別是修煉,生命的升華。走其他文明的路不是不可以,但是總有問心的那一天。
到了那一天,不管是舍棄原有文明,完全投入他人文明。還是更換修煉法門,重新找到靈魂與文明的統一。都不是件簡單的事。
現在回想起來,自己選擇了概念,而不是神體進化,看來是選對了。
畢竟割裂一個生有、育有自己的文明文化,其因果之大,絕不亞於割裂自己的靈魂。
同樣,如果修了神體,到了察覺不對,再轉回來,也不是件簡單的事。
“既然如此,為什麽你一開始不告訴我?”後怕之餘,朱桂有些生氣。
“嘟——係統資料恢複中……係統資料發生丟失。嘟——宿主是學生,高等研究沒權限知道。”係統調出了剛啟動時的提示給朱桂看。
朱桂這才想起來係統是不完整的。
不過倒是要感謝這份不完整啊!
它要是完整了,也就沒朱桂什麽事了。
這一篇算是揭過了。不過朱桂倒是記牢了文明的統一性。
“知道這座雲宮為什麽能夠漂浮在空中嗎?”為了不再糾結這事,朱桂決定繼續研究其他的事物,比如那座雲宮。並梳理自己的所學,哪些是可以統一的,哪些又僅僅是用來借鑒就可以的。
之所以選雲宮,是因為在文明的統一上,雲宮是朱桂現有的,最高端的東方文明。這一點,就是《菩提天心訣》也比不上。天龍斬倒是純東方的,但是在位階上,它是比不上雲宮的。
“因為雲宮內部的陣紋一直維持著雲宮的浮空法術。”係統回答道。
就好象剛才揭露了一個大秘密的不是它一樣。
“僅僅是這樣,它的能源靠什麽維持?”朱桂繼續問道。
“它是在抽取暗能領域,通過人心念力……”係統一邊解說,一邊列著解析的公式。
“根據公式,它應該可以自行匯聚能量……嘟——建築不完整,已經無法自行匯聚。一旦斷掉人心念力,千年後,它也就成了普通建築,落在地上。”
係統解析推測道。
“那麽,你的建議呢?”朱桂問係統。
“公開它,讓更多的人心念力匯集……”
朱桂聽著,閉上了眼睛。
在朱桂的角度上來說,在他在自己的識海神國構築雲宮之後,這個雲宮就不是那麽重要了。甚至直接送給老朱都成。
所以,這件事上並沒有必須保密,不暴露的必要性。
但是自己看不上雲宮了,可不等於其他人也看不上。
外人來搶,他是不在乎的。但是老朱喜歡把好東西藏起來的性子,卻是朱桂擔心的。
想收集人心念力,廣而告之是免不了的。甚至讓普通百姓上去參觀一下,更好。
但是,老朱會答應?他會願意?
隻怕很難。這世上的事並不是有好處,就一定會做會發生的。
朱桂倒是舍得公開,但問題是南疆才多少人口?又怎麽與整個大明比?
想借用整個大明的人心念力,就必然繞不開老朱。
可是老朱有很大的可能會藏起來。這樣也就沒用了。
“老大,幫個忙唄。”朱桂重新接管了身體,並微笑著。
“幫什麽忙?”朱標完全不知道剛才自己的十三弟,根本沒有聽自己的任何一句話。
不過,親大哥不就是這麽用的嗎?
大哥說教了--我不聽,我不聽。
有事找幫忙了——當然是找大哥嘍!
這事,沒毛病!
所以朱桂絲毫沒有隱瞞的把雲宮的事說了,包括他對老朱的擔心。
“老十三,你剛才是在考慮這個?我的話,你一句也沒聽吧。”
朱標也不傻,當場便反應過來自己十三弟剛才走神了,並沒有聽自己的說教。
“大哥,怎麽會?我聽了,不信我背給你聽。(係統背)。”
不過這同樣難不住朱桂,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不要說讓係統背書了。就是以3D形式重演一遍朱標的說教,都沒問題。
係統的存在,九尾都沒發現,就更不用說朱標了。
雖然老十三背的時候,語速、句讀,與他完全一樣。
但是他們是兄弟,親兄弟!
當弟弟的模仿大哥,大哥不僅不會生氣,反而會很開心。
於是,朱標華麗麗的被騙了。
而且由於被騙的開心,朱標直接就站朱桂一邊,為他考慮了。
“老十三,依我看。這雲宮還是不要讓父皇知道的好。”
“大哥也這擔心父皇把它藏起來,不讓外人知道嗎。”朱桂點頭說道。
“不是,其實我是擔心父皇拿他當武器使。”
“武器?”
朱桂沒有直接說武器的事,而是問朱桂道:“老十三,北邊的戰事打的很艱難。”
“老十三,你我熟讀中國曆史,曆史上南征取得的勝利比較多,北伐取得成功的例子很有限,一般大家都以偶然來看待這個問題,也有部分人是宿命的看待這個問題,但是我認為這其中有必然的道理。
經濟的基礎才是最關鍵的,諸葛亮可以招招領先,但是也在經濟上奈何不了司馬懿,而且諸葛亮進行的也是北伐。
決定這個成敗的關鍵在於古代的作戰半徑問題,我與許多人計算過,一頭牛拉著自己吃的草和趕車人的糧食,能夠走多遠,這個距離除以二就是一般情況下的作戰半徑,超過這個半徑糧草就供應不上了。沒有糧草的供應,是難以作戰的,諸葛亮對於司馬懿也是屢屢輸在這個糧草的供應上。而大明實際的情況是南方糧草豐富,人口密集,糧草的很大一部分可以在作戰地就地解決,但是北伐就不同,北方寒冷的冬天是很容易進行堅壁清野的,這樣一來南征與北伐在經濟上的壓力絕對是不對等的。
父皇為了北伐,為了打擊蒙元不斷建立逐級的傳送體係,比如是一人作戰,一人從一級的糧庫送糧草,然後再二人把糧草從二級的糧庫送到一級糧庫,再四人把糧草從三級糧庫送到二級糧庫,依次類推。這種方法在漢武帝的時代使用,結果是一個作戰人員需要十四個運送糧草的人員,取得對於匈奴的勝利付出了三代人的積蓄和全國一半的人口,這樣的戰爭是否該打,咱們大明是否也要付出是這麽大的代價?
現在還好,還有運河在。
但是我知道父皇已經開始把送糧的人把糧食送到後變成作戰人員不返回,同時殺牛也作為軍糧。這樣的做法的問題是造成作戰人員不斷的增加,同時一旦不能快速取勝後果就不堪設想。
而曆史上采取這樣的方案的就是隋煬帝,他多次征伐高麗就是采取這樣的方法,以至於作戰人員迅速增加到根本不必要的百萬大軍,一旦不能速勝,結果就是餓死於道,基本沒有生還。隋朝的滅亡根本原因就在於此,至於隋煬帝的荒淫無恥是後來唐朝人寫的隋史,誇張地成分極大。”
“大哥,你的意思是?”
朱桂有了不好預感。老大這是故意舉難度,打算提要求了。
這很正常,朱標是大哥不假,但他也是太子,也是一個政治人物,更是一個父親。
他一點兒也不想兒子從爺爺手中接過的是個爛攤子。
“老十三,你讀過元人陶宗儀所著的《南村輟耕錄》嗎?裏麵說:“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軍嗜食人,以小兒為上,……或使坐兩缸間,外逼以火。或於鐵架上生炙。或縛其手足,先用沸湯澆潑,卻以竹帚刷去苦皮。或盛夾袋中,入巨鍋活煮。或男子止斷其雙腿,婦女則特剜其兩乳,酷毒萬狀,不可具言”。人肉曰‘想肉’,食之而使人想也。“淮右之軍”即父皇之軍,所以父皇的北伐勝利也是有不為人道的事情,那句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也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
雖然父皇掩蓋了這些,但我為陰司之神,是可以查到的。
我不希望咱們的大明如此。”
來了,來了!
老大說的越嚴重,他提的要求越是難為死個人。
朱桂是想讓老大幫忙,現在他卻強調困難。
他不會想讓我解決這個困難吧!
“所以,老十三,我想是不是可以多一些儒生成為浩然正氣者。到時候不用派大軍,派他們去教化……”
老大說話大喘氣,差點兒嚇死個人。原來他是想走不流血的戰爭。
不過這也沒什麽不好的啊,讓大明少死一點兒人不好嗎?。“老大,等我考慮一下。”
說是考慮,其實是讓係統推衍分析一下。如果可行,朱桂倒不介意是不是儒學士。正所謂,白貓、黑貓,抓到老鼠才是好貓。
對大青巾的討厭,朱桂是討厭他們與國無益,還整天拖後腿,但是浩然正氣是可以解決這個缺點的。如果這麽算的話,確實是好事不是嗎?
然而,好事多磨。當係統推衍出了結果,朱桂的臉都黑了。
“大哥,不行。”
“為什麽不行?是煉不出來嗎?”朱標問道,又說,“缺什麽。你說,我與父皇全會答應。”
“大哥不是材料。也不是我有什麽條件,而是辦不到。不可能的。”朱桂嚴肅道。
“辦不到?怎麽回事?”朱標看的出朱桂不是在提條件。
“簡單來說,就是浩然正氣對我們有用,是因為我們相信浩然正氣,如果想讓別的什麽人也起作用。至少要讓他們相信浩然正氣。也就是說,想用嘴兵不血刃,需要先派出大量的儒生教導他們。”
說出這麽個結果,朱桂也是眉頭緊皺。
但是沒辦法,這就是法則與概念的區別。
法則,天地所有,南北共通。但是概念更加人心一些,隨人心的信與否而產生效果與否。
很可惜,大草原上,恰恰缺少著儒學傳承。
嗯--準確說,除了中原,其他地方,嗬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