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老悶葫蘆的轉變1
第二百一十一章老悶葫蘆的轉變1
楊茉莉不好意思自己閑著,跟著兩位姐妹去水井旁刷碗了,今天做的有進步,沒摔壞一個餐具。
冷郎中回家取來了適用的藥材,便到宅基地上看進度去了,林有財這一次是大撒手,全交給女兒掌管新房子的事宜,自己抓緊掙錢。
而且,今天是從來沒有過的雷厲風行,令大兒子瞠目結舌。
在通往集市口的路上,林大牛指著距離集市口兩條街道以外的一處拐角兒,很興奮的說:「以後,我可以在這兒擺攤兒。」
那處拐角距離住家的門戶稍遠,人來人往的又很熱鬧,還正好佇立著一棵老槐樹,枝繁葉茂的,撐出大片陰涼。
老悶葫蘆把牛車停住,自己跳下來打量了一番,然後,很突兀的來了一句:「還等啥以後?你先在這兒試試,我那邊賣完了面來接你。」
反正牛車上東西都置辦得多一套,給大牛分出一半兒來就行,缺一個水桶和水源,林大牛不打怵,舀了小半碗肉鹵,端著去了老槐樹後面圍牆的那一家。
然後,很輕鬆就借了個盛滿水的水桶來,還掂出幾個小馬扎。
這個兒子,比自己強哩。
林有財還有什麼不放心的?一時半會兒的沒有幫手,先自己應酬著,頂多慢一點兒。
他坐在牛車上離開,聽到有路人在跟大牛詢問是做啥子的,大牛的聲音響亮又熱情……
兒子長大了,能獨立飛翔了。
當爹的心裡又失落又驕傲,恨不能馬上找到村長二哥互訴一下衷腸。
原先有大牛在一起出攤兒,什麼事兒都能替了他,今兒就老悶葫蘆自己,果然就手忙腳亂起來。
幸好林志真找來了,他再次成功銷售完一車的粉條,想把錢交給林有財帶回去,同時,申請再發兩輛車的貨。
看到林有財自己忙亂,林志真趕緊搭把手兒,幫著收碗筷送拉麵,後來又幫著煮麵,才算勉強把集市口的午飯高峰期對付過去了。
林志真這黃臉書生待人接物沒有一絲讀書人的迂腐驕傲之氣,又跟林有財一個姓氏,老悶葫蘆看著歡喜,訥訥問道:「志真,要不,你以後來幫我,我開工錢……」
結果,林志真搖頭拒絕了:「叔,我正想叫您給蔥東家捎話兒,我打算這兩天帶兩車粉條到別的縣城轉轉。」
如今的娃兒,怎麼一個個的這麼心野?
這樣的話題實在太出乎老悶葫蘆的預料,他的聲音不由抬高,很誠懇的慰勸道:「志真,咱們壽安縣城老大哩,你能把粉條在咱縣城裡賣開,日子就算過起來了,要知道出門萬事難……」。
一道明晃晃的代溝,出現了。
林志真的黃臉皮上,泛出了一絲紅潤,眼睛里也泛出光彩來,他說:「叔,我想去試試,蔥東家也說過,要把粉條推廣到四面八方去。」
可不是自家那閨女說話的語氣嗎?眼睛裡面泛出來的光彩都是一樣的,脾氣,更是一樣的執拗。
「哎!我說不過你們。」老悶葫蘆接了粉條錢,嘆息。
最後一碗面賣掉,林志真告辭,林有財收拾東西的時候,聽到一個熟悉的呼喚聲。
其實也不能說熟悉,畢竟在一起生活了那麼久,能這樣委婉的叫「有財」的時候,真心不多。
是陰魂不散的齊氏,來了。
林有財頓住了身子,片刻,又繼續往牛車上收拾東西。
齊氏訥訥的跟在旁邊,垂著頭,髮髻也有些散亂,身上的衣服,臟污了一大塊兒,在裙踞側方,很顯眼。
「有財,我等了好長時間了,攤子上總有外人。」
「有財,我知道前兒個是我不對,你不知道我在娘家過的日子多艱難,想吃個雞蛋都撈不著,香兒做的綉活兒全給她妗子們拿去換錢了……」。
林有財只覺得芒刺在背,這兩天鬧出來的那麼一場賒賬掏錢的戲碼,已經讓他覺得丟完了一輩子的老臉,現在,有不少人在往這邊看,指指點點。
他這個拖泥帶水的脾氣,實在沒辦法保持下去了。
「齊花兒,你走吧!」
老悶葫蘆能說出這六個字來也真不容易,可惜,效果不咋滴。
齊氏忍氣吞聲說了這麼多委屈的話,怎麼可能就為了得到這句「你走吧」?
「要死了要死了……有財你聽我說,」孤注一擲的婦人,直接把老悶葫蘆的大褂后襟給拽住了,剛才只是在一旁指指點點的閑人們,此刻全都集中了精神。
「我是真沒辦法了!」齊氏的聲音裡帶了哽咽,音量也拔高了,「我哥哥嫂子要把我們母女兩個全嫁出去,可一時半會兒的,哪有好人家?我聽到嫂子們商量,想找個遠遠兒的窮山溝,比林窪村還不如呢……」。
林有財動了動,沒回頭。
「有財啊,我跟了你這幾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最起碼來福是我親生的吧?你要是以後再給來福找個後娘,那不得拾掇死孩子啊!你讓我回家吧!我好歹也是親娘哇……」。
齊氏說的聲嘶力竭,哭的眼淚滾滾,看熱鬧的閑人們在湊近,有不知情的婦人還落下了同情的眼淚。
「要死了要死了……你不知道,我這個當娘的,被你們攆回娘家來,天天夜裡想孩子都睡不著覺兒,我的來福,才三歲就不跟著娘了,嗚嗚嗚……」。
有善良的老婦人開始幫忙勸說:「這位掌柜,不能這麼心狠,孩子娘都求你成這樣了,你看孩子的面,也不能丟了親娘,再喪了良心給孩子找後娘啊,要知道,後娘對前窩兒的孩子,哪有真心好的啊?」
齊氏不由自主瑟縮了一下,拽著林有財衣襟的手卻更有力了。
知情的人也開始為林有財辯護,把這兩天發生的賒賬戲碼講了一番,人群分成兩大派,一派主和,要林有財把媳婦領回家皆大歡喜;一派主散,說這樣敗家的女人不能要,一個上半晌兒就賒了十幾兩銀子出去,這還得了?
沒有女兒擋在前面,沒有兒子擋在前面,老悶葫蘆渾身顫抖老淚縱橫,後背深深地佝僂下去、佝僂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