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秘門:故土情深
死水無波的孫望之終於被激起一圈漣漪,他不可思議地抬頭看了一眼李世默,眼中一絲光亮閃過,複而又被冷笑熄滅。
“這個問題,宣王殿下問長公主不就知道了嗎?”
“本王要你親口告訴我。”
也就在長公主開口,李世默接上去問的一瞬間,孫望之冥冥之中察覺到一點曙光。
他突然意識到,這兩個人並不一定會因劍門關一事就和他撕破臉皮。確實是,身處天師道無兵無卒的宣王和長公主,也毫無選擇。
雙方都是毫無選擇。
所以聰慧如長公主,為他和宣王搭了個台階。至於這個台階能下到哪一步,他們的合作是勉強拚湊還是同舟共濟,則看他杜宇接下來說的話,能打動宣王到哪一步。
而長公主此刻的沉默,意味著她把這個最終決策的權力,交給了宣王李世默。
於是,他緩緩揭下貼了滿臉的絡腮胡子。
“末將是劍南道節度使麾下征南將軍領劍綿梓遂普簡六州刺史杜宇,字望之。”
毫無意外,在場的人對孫望之這個身份心知肚明,唯一不知情的關河掙紮著要從榻上爬起來。
“為什麽,你也是朝廷命官,為什麽……要截殺欽差?”
杜宇並沒有直接回答關河的問題。朝廷命官?名義上確實是,但在朝廷式微實際控製力有限的情況下,征南將軍杜宇的身份,其實更接近劍南道節度使府的私將。更何況,他現在並不關注關河那小子到底怎麽看他,他在乎的是宣王殿下的決定。
李世默似笑非笑地看了杜宇一會兒,在確認這個城府極深的人沒有一肚子壞水打什麽小算盤之後,他重複了一遍關河的問題。
“你伏擊欽差的理由呢?”
杜宇淒惻地笑了笑,“這個問題末將和長公主也說過了……”
“你別總拿她擋事!”
李世默難得煩躁地打斷一個人說話。
杜宇偷偷瞟了一眼屋中遠離風暴中心的長公主,她還是淡淡地坐在窗邊,淡淡地向窗外看去,淡淡的就像巴蜀之地深冬的日光,沾滿了濕霧和煙瘴的日光。
他內心哂笑,宣王殿下,你倒是從不在乎長公主是怎麽瞞著你的。
哂笑歸哂笑,這是他最後一次爭取朝廷欽差宣王李世默支持的機會,唯一的機會。
他不能放過。
“末將是巴蜀人,巴蜀四塞之地,戰火難侵,自秦昭王蜀郡太守李冰開成都兩江,溉田萬頃,可稱天府。諸葛丞相治蜀十數年,於三分天下的亂世中亦可保一方百姓平安。可反觀當下,大唐姑且還算得上一統,巴蜀百姓卻為何生活得連亂世都不如?”
“你覺得罪魁禍首是公孫梟?”李世默一路上從劍州到龍州綿州漢州,所見所聞不在少數,他想聽聽這個征南將軍是如何評判這位至今未謀麵的節度使。
“公孫梟這些年在巴蜀幹了什麽?以至於把天府之地折騰成這樣?”
“先是課稅負擔極重,公孫梟這些年在劍南道收取的賦稅不僅僅用於節度使府及其麾下數十萬大軍的開支,還有很大一筆用於維持和張懷恩的關係。加之他本人生活極其奢靡,為了維係整個節度使府的運轉,他對忤逆者及其嚴苛。這些年天師道與益州那邊小有摩擦,被俘者無一幸免,一律……剝皮示眾。”
在提到“剝皮”二字時,一向能言善辯的杜宇難得哽咽了一下。無奈他掩飾太好,一刹那的哽咽就像談話間的氣口,一帶便過去了。
活剝人皮,殘暴之至!李世默稍微一想,仿佛都能聞到刺剌剌的血腥氣。好在他一路上聽到血腥殘暴的事不少——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承受能力倒是比之前強了許多,他隻是皺皺眉頭,並未注意到杜宇的異樣。
“本王之前了解過,劍南道節度使府至少養了三十萬人。三十萬兵力,為何要這麽多。”李世默轉而問道,“是因為天師道麽?”
“天師道隻是其一,還有一個原因是西南夷。劍南道以西以南畢竟以羈縻州為主,小的騷亂從來就不少,三十萬大軍有很大一部分駐紮在西南,並非全部拱衛在益州。”
杜宇順著解釋道:“這也就是為什麽我們認為殿下帶天師道的人入成都府,或可有一戰的原因。”
“征南將軍,”李世默突然想通了什麽,“踏平西南,你應該出力不少,最後你卻兼領了劍南道東北六州刺史,是公孫梟不信任你?”
“算吧,公孫梟,人如其名,梟雄也,總有些製衡的手段,不然怎麽控製如此動亂的巴蜀二十一年之久。”
“二十一年……”李世默眯著眼睛想了想,“自綿州水患,神策軍入蜀之後就開始執掌一方。”
“是為禍一方。”
就像古板的教書先生糾正句讀一般,杜宇固執地糾正李世默的某種說法。
“所以你要把朝廷欽差攥在手裏,就是為了替你推翻公孫梟?”
“他為禍一方,魚肉百姓,殿下您應該是親眼所見。確實,巴蜀之地地動不斷,水患不少,可天災最終釀成人禍,不正是因為節度使府的亂政嗎?如果二十一年前綿州水患之時節度使府能有一點點作為,又何須神策軍入蜀鎮壓無辜百姓?”
許是這些事牽涉了杜宇心底裏最深的記憶,那張李世默一直覺得嬉皮笑臉的皮相竟然生出幾分他從未見過的悲憤。
“這是我的家鄉,我的故土,我憑什麽給這種人糟蹋?”
“你是手握重兵的征南將軍,兼領六州刺史的封疆大吏,要想改變現狀,應當有很多辦法,為何一定要在欽差身上做文章,白白搭上數百條人命?”
“真的有很多辦法嗎?恐怕不見得吧。”杜宇反問道,“明目張膽對劍南道節度使府用兵?可他畢竟是朝廷欽封的節度使,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推翻他,和造反有什麽區別?上書朝廷請求把公孫梟撤了?他的後台是手握數十萬神策軍張懷恩,可能我的人還沒有到京城,就被張懷恩截殺了。”
“就算真的上達天聽又能如何呢?殿下一片赤誠,那我便直言說了。”
畢竟接下來說的話難聽,尤其對一個長安城來的李唐皇子而言,隻怕更是刺耳。如果不是確認宣王李世默有容人的雅量,杜宇也斷斷不會說出口。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才接著道:
“如今朝廷危機四伏自顧不暇,地方上不生事、不惹事對於他們而言便萬事大吉。公孫梟這般手腕,在劍南道誰敢不服?換個節度使,誰能以鐵血手段鎮壓住劍南道諸方勢力?誰能保證長安城裏那些上位者的清淨?
“至於數百萬百姓的死活,對朝廷而言,重要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