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又有病人
疾控檔案最新章節
穀雅南眉頭微皺,她知道一定要盡快找到病因,這樣才能對臨床治療提供幫助。
周老這邊電話剛結束不久,桌上的辦公電話又急促響起。
這次是棲霞縣疾控的張科長,他下午剛跟穀雅南出過現場,現在又打電話過來上報疫情。
電話中張科長聲音著急,“穀主任,又有疫情,今天傍晚袁家村又有病人出現,症狀為頭暈頭痛、嘔吐,人數很多,目前至少有50多人,目前正陸續送往縣醫院,因為之前袁春望家的事,現在整個袁家村人心惶惶,我們縣疾控的谘詢電話都快被打爆了。”
穀雅南心中一沉,果然害怕什麽來什麽。
袁春望一家的生病原因還沒查清,現在又有新病例出現,簡直是雪上加霜啊。
“好,知道了,我馬上帶人去現場。”
應急小組幾個人本來準備要下班,如今又接到新的疫情,穀雅南吩咐:“袁家村又出現新疫情,全體跟我去現場,周老和高飛還是去縣醫院追蹤流調新入院的病人,陸離、笑笑和小楚跟我去袁家村病人家裏。”
——
晚上7:50.
袁家村。
平時寂靜的山區村落如今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有急救車來來去去。
等穀雅南帶領的市疾控應急小組趕到時,縣疾控的張科長已經帶人開始了現場流調。
流調地點集中在中午開設喜宴的村民袁建峰家裏。
中午的喜宴已經撤桌,但喜宴剩下的飯菜還都留在袁建峰家裏。
張科長正在詢問村民情況,見到穀雅南,主動迎上來。
穀雅南:“現在是什麽情況?”
“剛了解到,這次新出現的病人都是今天中午參加過喜宴的人,52人參加,全部發病,症狀有輕有重,多為頭暈、惡心、嘔吐,忙於應酬的袁建峰一家5人,廚師3人沒發病。”
忙於應酬的人和廚師沒發病,而參加過喜宴的人發病,說明喜宴食物有問題。
今日中午袁建峰家的喜宴有問題,昨天中午袁春望的生日宴有問題。
兩者之間有什麽聯係?
穀雅南正思考著,張科長指向院子一角,那裏有幾張大桌子,上麵擺放著很多鍋碗瓢盤,裏麵還有飯菜。
張科長說:“那邊是喜宴剩下來的飯菜,我正準備讓人采樣送去市疾控實驗室。”
穀雅南走到桌子旁,仔細看著飯菜,發現種類還不少,四喜丸子、糖醋鯉魚、涼拌海蜇、糖醋木耳……典型的十菜一湯。
喜宴主人袁建峰陪在一旁,因為自家喜宴出了事,把所有人吃病了,此時的袁建峰神色忐忑。
袁建峰今年剛50出頭,兒子結婚,他給兒子舉辦喜宴,沒想到發生這麽倒黴的事。
他在一旁緊張地自言自語,“怎麽會這樣,我用的菜都是新鮮啊……”
穀雅南走到袁建峰麵前,亮出工作證,問:“你把今天中午喜宴用的原材料都說一遍,包括各種調味品,以及購買的時間、地點。”
袁建峰終於找到傾訴的人,忙急著證明自己無辜,“醫生同誌,我家今天中午喜宴用的東西都是新鮮的,豬肉是昨天現買的,雞鴨是上午現殺的,魚也是上午剛從村裏魚塘裏撈上來的,蔬菜就更新鮮了,都是自家大棚裏長的,蘑菇和銀耳是昨天上午袁春望從他家大棚新摘送來的,家裏的鹽、味精、雞精都是之前用剩下的……”
“等等!”穀雅南突然出聲,“你剛才說袁春望給你送過蘑菇和銀耳?”
“是啊,他昨天給我送了幾個香菇和不少銀耳,都很新鮮,因為香菇太少,所以沒上喜宴的桌,銀耳讓廚師做成了糖醋銀耳。”
穀雅南記得,在對袁春望的流調資料中,他曾經說過,生日宴有銀耳蓮子甜湯,銀耳就是他從自家大棚裏新采摘的。
終於找到喜宴和生日宴的共同點——出自袁春望家大棚的新鮮銀耳。
現在是雨季,天氣潮濕,新鮮銀耳容易變質,滋生椰毒假單胞菌。
椰毒假單胞菌本身致病力不強,但它能產生外毒素——米酵菌酸和黃毒素。
米酵菌酸對人和動物有強烈的毒性作用,能引起多種髒器病變。
黃毒素引起的中毒會使人類出現高鐵血紅症,跟亞硝酸鹽的中毒症狀類似。
這也符合這次中毒病人的症狀。
穀雅南立刻給市疾控中心李科長打電話,“李科長,又要麻煩你加班了,今天中毒病人的血液標本檢測一下米酵菌酸。”
李科長驚問:“你懷疑是椰毒假單胞菌中毒?”
“嗯,高度懷疑,因為在袁家村喜宴上發現袁春望家的新鮮銀耳。”
“哦,好的,下午送來的標本中有銀耳甜湯,我現在立刻做一下銀耳甜湯中的米酵菌酸,還有,你最好帶新鮮銀耳標本回來,這樣我才能分離出椰毒假單胞菌的菌株。”
“好的,一會兒采樣給你帶回去。”
掛斷電話,穀雅南又問袁建峰,“袁春望送給你的新鮮銀耳還有麽?”
“沒了,喜宴上全都用了,不過還剩了不少糖醋銀耳。”
縣疾控的張科長:“穀主任,你想采集新鮮銀耳標本?”
“嗯,沒經處理過的新鮮銀耳中有活的致病菌,銀耳甜湯和糖醋銀耳都高溫加工過,菌體會被殺死。”
袁建峰疑問:“你們的意思是我的糖醋銀耳裏有細菌?可是銀耳很新鮮,而且廚師都用開水燙過,啥細菌也都能殺死啊,怎麽還會中毒呢?”
穀雅南解釋:“銀耳中的椰毒假單胞菌能被殺死,但它產生的外毒素米酵菌酸耐高溫,對熱非常穩定,所以就算煮熟也能中毒。”
袁建峰籲了口氣,感歎,“真是防不勝防啊,你們想要新鮮銀耳,我知道哪裏有,袁春望家的大棚應該還有剩下的。”
“他家大棚在哪裏?”
“離村東頭不遠,我帶你們過去。”
——
晚上9:30.
袁家村村東頭外的大棚蔬菜區。
月黑風高,袁建峰拿著手電筒在前麵給疾控一行人帶路。
穿過大棚之間的泥巴路,終於找到袁春望家的大棚。
兩個大棚相鄰,袁建峰左右看了兩眼,選了其中一個大棚,跟穀雅南解釋說:“這個大棚裏有一股爛木頭味兒,是袁春望試種蘑菇和銀耳的棚子。”
大棚的入口處是用棉布包裹的木頭門,門沒有上鎖,隻是虛掩著。
拉開門,一股濕熱的氣息撲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