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抽絲剝繭
劉禹錫眼睛瞪得更大了,原本瘦長的臉,大嘴巴這麽一張,顯得更加的長……
王叔文醉心於革新,經常與他探討其中的利弊關係,在他看來,若將來太子登基,依照王叔文製定的謀略,大唐重啟另一番盛世之舉,未嚐不可期。
可李煜這一番三言兩語,竟讓他二人無可辯駁。
“閑人野語,王伺讀姑且聽之!”
王叔文默然,可歎自己苦心謀劃,經比不過一個少年秀才的格局之遠,如此看來,那少年以酒樓為“革新”之舉,倒也稱得上大善!隻是,這所謂的革新,究竟要如何施行?
想到這裏,王叔文才猛然醒悟,他此次來的目的是“醉人居”,怎麽談論起政事來了?少年郎君,他這番言論也隻是“紙上談兵”而已,不必認真。
王叔文的神色又恢複了自然。
“少年郎推行‘革新’是想要和‘醉仙居’一較高下嗎?”
“然!”
“‘醉仙居’的廚子若稱得上東京第二,怕沒有人當得起第一的頭銜,連‘仙’都醉了,可見‘醉仙居’菜品的超然,‘醉人居’此舉無異於以卵擊石。”
到這裏,李煜總算明白過來,合著王叔文這次來是為“醉仙居”張目!難道“醉仙居”是王叔文的產業?
“‘仙’虛無縹緲之謂,凡來酒樓的,皆是天下之‘人’,‘醉人居’留人即可,至於‘仙’,大可去‘醉仙居’,就怕‘醉仙居’會被‘仙’吃個底朝天啊。”
著啊!
劉禹錫是誰?唯物至上啊,聽到這裏,他的興奮勁頓時被李煜激了上來,忍不住一拍大腿,猛然站了起來,“妙!在某看來‘仙’亦是虛無縹緲之說,某嚐探究世間萬物之精要,未得其道,如此看來弟之道與某不謀而合。”
王叔文眉頭一皺,這咋咋呼呼的實在有辱斯文,“夢得輕浮了!”
不過李煜說的這個撩腿一跑,倒讓王叔文想起了太子府那些幕僚們,每次到醉仙居都美其名曰‘議策’,一頓酒足飯飽之後撒腿就撤了,醉仙居的利潤倒讓他們吃去了七八成。太子殿下寬容,也縱容他們這麽做。
殿下,你可把仁慈收斂一點吧……
李煜得意地喝了一口茶,你如果能得萬物精要,也不用後世用了上千年時間來研究人與自然了,不過既然知道王叔文的來意,李煜也不打算再跟他多扯閑篇,眼下他充其量是一個免稅的小地主,至於朝堂上的事情,他還夠不著。
興盛唐,得找準時機啊。
“哥哥,放紙鳶!”
正當他想著以什麽借口送客時,環環手裏拽著一個風箏蹦蹦跳跳闖了進來,見客廳裏有兩個生人,她小臉一怯,低著頭挪動著小腳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前一世,李煜作為獨生子,並沒有什麽兄弟姐妹,這一世突然多出這麽一個活潑可愛的妹妹,可讓他體會到了當哥哥的感覺,環環這一來,倒給了他一個送客的借口。
“某還要照顧舍妹,若王伺讀沒有其他事,還請自便。”
王叔文幹咳一聲,不情不願地告辭了,這似乎是他第一次被人趕了出來。
王叔文走了,劉禹錫卻厚著臉皮留了下來,好不容易找個相知的,他還要跟李煜探討天人之道。
趁著陪妹妹的功夫,正好看一下田莊裏麥苗的長勢,若今年風調雨順年景好,農戶們也能混個溫飽。
接過周忠遞過來的兩件粗麻布衣服,李煜隨手扔給了劉禹錫一件。
“這是為何?”
“夢得兄想要穿著儒服下田地?怕還沒到地頭,你這一身怕就再也不能要了。”
“我輩讀書人,焉能著此汙濁不堪之物?”
李煜知道這些讀書人的臭毛病,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看來在改造李淳之前,他得先糾正糾正劉禹錫這些讀書人的思想,由他去吧。
收拾妥當之後,李煜牽著環環,在周忠和韓老三的帶領下朝田莊幾十丈遠的田間走去。
田間,越過嚴冬的小麥長勢正盛,也正是缺水的時節,但連續一個月沒有降水,忙壞了田莊的農戶,李家田莊的農夫,不得不全家出動輪流挑水,來保障春小麥的正常生長。
當李煜和劉禹錫來到田間地頭時,農夫們全都驚呆了。有誰看過自家的主人還親自來到田間地頭,並且還穿著一身粗布麻衣過來的?
一個老農夫,挑著滿滿兩桶水正顫顫巍巍的走在田埂上,那是李家佃戶老劉。
眼見著老農雙腿顫抖著就要歪倒,李煜急忙跑幾步,扶住了對方,又幫他把水桶卸下來。
“這使不得啊,使不得,你怎麽能幹這種活呢?”
老劉見他要幫自己挑水,就要去搶扁擔,一旁穿著儒服的劉禹錫一邊撣著身上的塵土,一邊抱怨著李煜,他就不該帶自己來田間,衣服整這麽髒,回家少不得被自家娘子一頓收拾。
見李煜要挑水桶,他有些不解,就李煜那大病初愈的身板,能挑得動這兩桶水嗎?
唐中期,文人們因為長於懈怠,一個個都弱不禁風,臉上的脂粉糊得比女子隻多不少,挑水這種粗活壓根不會去幹,也幹不了。
然而李煜的表現又刷新了他對這位世弟的認知,隻見他擼起袖子,紮好馬步,把扁擔中間稍往前的部分往肩上一搭,右手平伸扶著扁擔就穩穩地把兩桶水挑了起來。
“勞煩夢得兄將那兩桶水也挑起來。”李煜指了指跟在老劉後頭的年齒約十二歲左右的孩童,那是老劉的孫子,本該進入庠序的年紀,可就是因為出身和貧窮,大字不識一個。
劉禹錫看了一眼那個孩童挑的水桶,比李煜的小了一號。他這是在笑話某幹不了農活嗎?挑就挑,某不信連孩童都不如!
劉禹錫將寬大的袍子往褲帶裏一塞,將寬大的袍袖纏緊,露出了潔白如玉的胳膊,北風一吹,那如玉的胳膊就起了雞皮疙瘩。
冷!初春的氣溫還是有點低。
他有樣學樣,也如李煜那般將水桶挑了起來,“某雖是讀書人,力氣有的是!”
李煜不懷好意地一笑,左手隨著節奏來回擺動,跟著老劉去他的地頭奔去。
李煜走得四平八穩,但反觀身後的劉禹錫那走得就有點像喝醉了酒似的,來回搖晃。
眼看著要控製不住了,他雙手都扶在了扁擔上,這一下水桶搖擺得更厲害,走了不到十丈,水桶裏的水灑了一半。
好不容易捱到地頭,李煜水桶裏的水絲毫不見濺出,倒是劉禹錫水桶裏的水灑了一路,連身上的儒服都濕透了,這一次真的是斯文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