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唐朝好郎君> 第111章 大唐危矣

第111章 大唐危矣

  人馬安頓好,又簡單吃了些東西之後,李煜將石玉招呼了過來,“可曾有精通吐蕃文的?”


  “郎君,小人找到了一個譯語人,但是怕涉及機密……”


  石玉的顧慮也是他所顧慮的,先不說別的,光從外觀上看,這張牛皮也非一般文書,他有點後悔將那些吐蕃人盡數殺掉,若留一個俘虜翻譯,就少了不少麻煩。


  “在哪?”


  “是一個和尚,就在這座酒樓。”


  “去見見!”


  在石玉的引領下,李煜來到距離他房間不遠的一間屋子,走進屋子之後,他看到了石玉所說的譯文者,確實是一名和尚,年約三十歲左右。


  “李煜見過大師!”


  那名和尚連忙起身,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李待詔多禮了。”


  當這和尚喊出李煜的官銜時,李煜和石玉兩人大驚失色,石玉當場就拔出佩戴的匕首,想要滅口,卻被李煜止住。對方若想要對自己不利,早就通知吐蕃士兵捉拿他們,那還能在這裏與他們相見。


  “大師認得某?”


  “數月之前曾在章敬寺與待詔有過一麵之緣!”


  章敬寺……是了,數月之前他曾陪同李誦到章敬寺祈福,期間與德道高僧悟空法師有過交流。


  悟空法師原是鮮卑人,俗名車奉朝,多年前曾奉命隨使團出使天竺,等到回到長安時帶回了許多佛教經書和佛牙舍利,被唐德宗賜法號悟空。


  “大師是?”


  “貧僧是悟空法師的弟子,周衍!”


  “原來是周衍大師,不知道大師此行是為了……”


  “貧僧受師父所托前往吐蕃參禪講法,如今歸國,正好路過渭州。”


  李煜頓時明白過來,難怪他會吐蕃文,既然他是悟空法師的徒弟,想必不會出賣自己,他隨即從袍袖裏取出那張牛皮,“大師既然精通吐蕃語,不知道可否幫某看一下,這張牛皮裏寫的是什麽?”


  “郎君!”石玉見李煜就這麽草率地把牛皮給他,忍不住提醒道。


  “無妨!大師是世外高人,這些紅塵俗世當不會理會。”


  “阿彌陀佛!”周衍伸手接過牛皮一看,饒是他這個出家人,喜怒不形於色,表情變化也被李煜捕捉到。


  “可是有重大的事情?”


  “待詔,此事事關大唐安危,若果真如這張牛皮的計劃實現,我大唐危矣!”


  “這張牛皮上寫的究竟是什麽?”


  “這是吐蕃赤德鬆讚給大食的書信,要聯合進攻安西大都護府,圖謀劍南之地,從西北和西南兩路進軍,圍攻京畿,圖謀中原……。”


  李煜雖然知道吐蕃肯定會跟大食勾結,對唐朝用兵,可真正看到吐蕃的書信之後,還是吃驚不已,若吐蕃真的和大食聯軍圍攻安西大都護府,恐怕西域不保。


  “多謝大師,能置大唐的安危於己任,某有一事相求,還請大師幫助。”


  “貧僧雖然是方外之人,隻要能讓大唐子民免受刀兵之苦,但憑待詔吩咐。”


  “某手書一封,請大師回到京師之後交予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看到後自然之道該如何處置。”


  “小事一樁。”


  “大師且少待,石玉,我們且先回去。”


  回到自己房間之後,李煜把陳婉兒叫了過來,讓她幫忙寫信,因為他的書法實在見不得人。


  “臣自出京師……


  遇郭將軍遣人往京師……


  得吐蕃書信……


  務必讓劍南節度使韋皋戒備……京師神策軍整軍備戰,以救安西大都護府,神器營可令陳鋒、呂奇統軍……”


  寫好之後,李煜拿過自己的印信壓了上去,並以蠟封,又放到一個錦囊裏。隨後他又重新來到周衍法師的房間,麵色凝重地將這個錦囊遞給他,“茲事體大,大師務必將此印信送到京師。”


  “待詔盡管放心,貧僧就是死也會將這封書信送到。”


  ……


  第二天一早!

  襄武城密集的馬蹄聲驚動了正在吃早飯的李煜等人,隻見數百騎吐蕃騎兵從襄武城西門而進,一時間大街上雞飛狗跳。


  韓愈眉頭一皺,“老師,怕是前事的緣故。”


  李煜知道他所說的是圍殺吐蕃騎兵之事,“稍安勿躁,某等隻是商旅,有什麽好擔心的?安心吃飯!吃完飯啟程。”


  看著門外疾馳而過的大隊人馬,韋執誼臉色慘白,若被這些人捉到,死得不能再死了。


  “待詔,以某淺見,還是應該馬上出城,不然……”


  “韋先生慎言!”李煜見韋執誼經曆一場大戰之後,膽量竟然還這麽小,心裏老大不樂意,似這等膽小的人,怎麽成為了“永貞革新”的核心人物?


  ……


  “聽說了嗎?渭州邊界吐蕃騎兵被殺,如今大軍進城,怕是要大肆搜捕。”


  “吐蕃信使被殺,真是大快人心,那些吐蕃人仗勢欺壓我等漢人,如今吃了癟,痛快!”


  李煜聽到隔壁桌議論他們所做的事情,頓時豎起了耳朵,想不到這件事傳播得竟然這麽快。


  “小聲點!小心被當做敵人給抓了去!”


  “大丈夫死則死耳,有什麽好怕的?”


  李煜回頭看了一眼,隻見隔壁桌一人身材魁梧高大,堪比高順,另一人則身量矮小,尖嘴猴腮,可謂是最萌身高差。


  他那個壯漢竟然身在吐蕃控製範圍而絲毫不懼,一身是膽,不由得起了好奇知心,遂提著一瓶酒來到了他們二人桌前。


  “適才某聽聞二位議論吐蕃信使被殺之事,願聞其詳。”


  那名漢子一見居然有聽眾,興頭更勝,“某聽人說,那些吐蕃騎兵在追擊大唐派往京師的信使,然而卻一夜未回大營,第二天騎兵前去打探,發現全都喪命,幾十具屍體壘起來成了小山包,被大雪覆蓋,若不是昨日狂風,屍體露出一截手臂,恐怕還發現不了。”


  “可曾發現是何人所為?”


  “早先聽說是碰上賊寇,可賊寇即便再厲害,也不能將這數十騎盡數殺絕,因此他們判斷應該是唐朝軍隊伏擊他們,故而無一人生還。”


  “殺得好!某恨不能親自上陣殺敵,將這群蠻子趕出襄武城。”


  “某李煜,敢問這位壯士如何稱呼?”


  “某薛毅!”


  “某陶源”


  “原來是薛壯士!某與薛壯士一見如故,還請薛壯士移駕一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