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公主大婚(一)
公主來到了京都城,京都城此時到處張燈結彩,民眾們夾道歡迎梔子王國大軍,各種各樣的歡慶舉動紛紛都在舉校
京都城此時已經成了歡樂的海洋,沒有人在意梁國的皇帝李建元的死。
一批一批的文臣們開始站在公主的麵前開始宣誓,永遠對公主效忠。
而那些武將們更是一個個率領自己的家臣和衛隊也對公主開始宣誓效忠。
至於從前的齊王所封的那些異姓王和一些本族的王爺,他們的封地都被公主完全收繳了回去。
一時間惹得晉王和英王叛亂,舉起了反抗梔子王國的大旗,不過,他們的實力非常弱,僅僅是殺了梔子公主派過去的官員,不服從公主的管教。
拒絕將封地地契交還給公主,此時,梔子公主並不在意他們的舉動,因為在她看來,這兩個人都是本族的親王,而且還是自己父王生前分封的親王。
公主本來不願為難他們,奪其封地不過是做給別的親王看,日後還是會歸還的。
公主將這個意思轉托別人告訴這兩個親王,哪知他們執意作死,比他們實力強大的王爺都投降了。
這兩個王爺依然故我!
公主在想這兩個本族的王爺,一定是被缺槍使,他們的背後,一定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操縱,發泄著不滿。
除此之外,梁國的大部分地區,盡入公主的手裏,各地平穩移防,都沒有發生大的戰亂。
除了那兩個封王的作死以外,梁國總體還算比較太平,依著沈易先的意思,非要將那個兩個王爺處死。
先要平定叛亂,再度回來舉行盛大的慶功宴,可是公主,連忙阻止道:“易先,完全沒有必要,他們兩個人隻不過是跳梁醜,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我們先在大梁宮成婚,希望能夠到年底的時候,由餘將軍率軍親自將他們平定,好給那些不安分的王爺們一個嚴厲的警告,告訴他們我梔子公主,可不是吃素的。”
沈易先早已盼著大婚的這一,聽到公主這樣講,十分的感動,對公主道,“殿下,承蒙您的厚愛,怎麽會看上我這樣一個孤兒,從前,這是我想也不敢想的事情,沒有想到幸福會來得這麽突然,想我的父母在之靈,如果有幸能夠看到這一切,他們在九泉之下,也會瞑目了,感謝你,公主殿下!”
梔子公主微微一笑,越發靦腆,隻是這一瞬間,讓沈易先好似乎看到了從前的公主,情竇初開的樣子。
就聽她對他講道:“易先,你大可不必,為此受寵若驚。其實,早在你將我帶出大梁宮的那一刻,我就已經從那一刻打定主意,跟定你了,曾幾何時,誰會願意接近一個被廢皇帝的女兒,他們都巴不得像躲瘟疫一般,都遠遠的,就算是親人又能怎樣,你給我的感覺,雖然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一次次的,從我從危險中救回來,危難之中顯身手,隻是這一份恩德,我梔子公主就算是粉身也難報答,更何況以身相許。”
沈易先聽到公主的話,十分的感動,在場的幾名將軍,忙喝倒彩。
就此,公主已經下達了命令,讓大梁宮作好大婚之前的籌備工作。
梔子公主的大婚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不光是李氏族人最為重視的事情,也是整個梁國乃至整個梔子王國最為重視的事情。
當然,當公主想不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從蘇國到夏國,從夏國到冰寒大陸,再到海上夜郎王國,北周王國,安息王國以及被剛剛被吞並的大梁,幾乎都陷入了歡樂的海洋。
民眾們開始上街歡慶遊行,徹夜打著燈籠,禮花與煙火徹夜放個不停,映紅了空,梔子花的圖案一遍遍的在空中,綻放,人人都要知道,公主要成婚了,和他手下最著名的一名將軍成婚。
有關於梔子公主和沈易先的故事也在中古大陸上開始流傳,他們的事跡被知名的詞作家編成曲目,為梔子公主這一段傳奇的經曆都感到振奮不已。
詞曲傳遍了中古大陸。
而梔子公主所刮起的這場風暴的中心的大梁宮,更是熱鬧非凡,從各個王國選拔下來的一些女官,還有丫鬟,婆子,以及一些宮廷當中的內侍,都是十分有經驗,有才能的。
依著大梁的舊製將從前的製度承襲下來,大梁宮也在工匠的修繕之中,慢慢開始變得煥然一新。
從前太液湖早已幹涸了,這一次又重新注滿了水,煙波浩渺,水鳥在其間,來回飛翔,使這一切的景色,就好像是畫中一般美景,讓人目不暇接。
公主站在那巨大的丹鳳門前,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大梁宮是她幾年以來魂牽夢繞的地方,她曾無數次在夢中回到了這大梁宮內。
在夢中,又回到了凝芳齋,可當她真正的站在大梁宮的丹鳳門前,卻猶豫了,她在那一刻心中激動的久久難平。
她在想,大梁宮是不是還和她記憶當中的樣子一樣,站在丹鳳門前,內心深處,心緒難平,往事一幕幕的浮現在自己的眼前。
她甚至有些不敢進入大梁宮,不敢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不敢相信她,真的再一次又回來了。
她好害怕自己觸景傷情,在這大喜的日子當中,在眾人麵前落淚。
好在沈易先站在她的旁邊,完全明白她的心中所想,忙牽起她的手,對公主道,“殿下,有我在前麵,給你領路,你大可不必害怕,這麽多大災大難,咱們都經曆過來了,我們還有什麽過不去的坎呢?”
“易先我並不是害怕,多少次我在夢中回到大梁宮,我好盼望能夠回到大梁宮,能夠回到凝芳齋,隻是我害怕……”
這時候沈易先打斷她道:“害怕觸景傷情,殿下,我沒猜錯吧?”
公主點點頭,回應道:“是的,易先,我是非常盼望著回來,無數次在夢中與我的父母相聚,與我的丫鬟們相聚,嫣紅,都是和我從一起長大的,還有入畫,我好害怕,我回來的時候,凝芳齋依舊梔子花怒放,可是他們早已不在了!”
沈易先聽到公主這樣,忙低下頭安慰道:“殿下,我在想一件事情,人總是要失去一些的吧,當然上奪去你的一些東西也會還給你一些東西,事情已經發展成這樣了,我們也隻能接受,就讓我們珍惜當下的所有吧,我相信,姹紫,嫣紅,還有入畫,她們的魂魄還在那裏,在那裏,等著公主您回去,隻不過我們看不到她們而已,而她們卻能看到我,殿下,請牽我的手,鼓起勇氣,從這個門進去,讓那些文臣,武將,王爺的對你歡迎吧,鼓足勇氣,千萬不能在他們麵前露怯,我們梔子王國決不是軟弱的,您也不再是從前的公主!”
沈易先完這句話,公主就便牽上了他的手,在他的引領下,丹鳳門徐徐地在公主麵前打開,巨大的丹紅朱門吱吱呀呀地向兩邊開啟,大梁宮內,早已是鼓樂齊鳴,更多王爺,還有文臣武將,各地的官員都在甬道的兩側,對公主行注目禮。
公主走在這大梁宮甬道上,在前麵沈易先的引領下,一步步地來到了她魂牽夢繞的地方,臨湖殿,紫宸大殿,太極宮,清思大殿,太液池,這裏的每一磚每一瓦,她都無比的熟悉。
這裏發生的每一件事情,她都能夠如數家珍,姹紫和嫣紅還有自己的父王,母後,似乎他們都在這裏,每一處聲音,都依稀還在那裏回蕩,公主在那一刻,雙眼盈滿了淚水,幾乎不能自製。
在沈易先的引領下,回到她的故居,果然不出她的所料,她日夜惦記那些梔子花,早已瘋長成一片林子,趴在四麵的牆上。潔白的花朵遍布院落的四周,芬芳的香味,從很遠很遠就能夠聞到。
公主站在凝芳齋的大門外,整個人幾乎站立不住,那一刻,她嚎啕大哭。
好在沈易先扶著她,在場的一些官員也知道梔子公主的過去,還有一些從前的丫鬟,婆子,以及凝芳齋的舊人,也紛紛落淚。
公主一步步的走進凝芳齋內,隻見院落之內,梔子花已經開遍了角角落落。
沒有人照料的梔子花竟然也能夠長得這麽好,隻是她不知道在她走後的日子裏,齊王也並沒有將這些梔子花全部剪除,而是派專人伺候,隻不過那些丫鬟非常懶惰。
隻是每過來澆一些水,連枝杈都懶得修剪,就讓這些梔子花如此瘋長,結果卻弄巧成拙,沒有想到這梔子花竟然長成了這樣。
這後來的時光裏,齊王一直忙於戰事,那些丫鬟也根本不來看望這些梔子花,連澆水都省了。
卻哪曾想到沒有人照料的梔子花,照樣野蠻生長,根須深深地紮入了泥土之中,四下裏,爬滿了,牆壁,房前,屋後。那些潔白的花朵開在了,房前屋後,香味,直透大梁宮。
凝芳齋在此時,已經變成了一個梔子花園,完全是梔子花的樂土。
那些丫鬟,將這些長在爬在牆上的那些梔子花,想盡辦法,剝取下來,卻遭到了公主的阻止。
她對那些丫頭道:“不必了,我最喜歡梔子花了,從前總拿著一把大剪對他們的枝枝杈杈開始修剪,直到今我才明白,其實他們根本就沒有必要去,非要去修剪,就讓它們這樣野蠻生長,這是最好的,沒有想到,沒有人照料它們,它們還這樣依然怒放,實在是讓我太感動了。”
公主撫摸著這凝芳齋內的一草一木,好似回到了從前,那姹紫,嫣紅,還有入畫的身影,似乎都在這房間內,來回活躍。
姹紫,在提著水壺澆花,嫣紅正在陽光下,逗弄大白鸚鵡,入畫最為辛苦,灑掃庭院,還從來也不抱怨。
此情此景。讓公主無限感慨,這時候,丫鬟們忙將凝芳齋打掃出來,準備作為公主的新房。
此時的凝芳齋早已煥然一新,重新粉刷了牆壁。
大梁宮內,所有人都在為公主的大婚而準備,那些梁國的舊臣,十分的欣慰,沒有想到公主會選擇在大梁宮舉行自己的大婚。
沈易先更是非常的欣慰,這一切都按著從前梁國的成例而來舉辦。
預計這場婚禮所消耗的銀兩大致是三十萬兩銀子,婚禮分為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在大梁宮,舉辦,她和沈易先兩個人,在這裏成婚,然後再回到梔子王國,西京城,大宴賓客。
除此之外,梔子公主,還特批了臣子們幾假期,邀請了眾多的雜耍藝人和歌舞舞女,以及一些流浪騎士,還有一些武士在京都城內外開始舉辦大型的慶祝活動,慶祝活動預計三三夜,而那些歌舞徹夜不休,燈火明媚。
大梁宮和京都城變成了,不夜城,即使是到了晚上,也有歌舞的遊行隊伍徹夜不休。
而那些,中古大陸上的知名的歌手更是展開了美妙的歌喉,為公主獻曲,除此之外,公主還舉辦了大型的擂台,武士,騎士們開始在這裏比武,優勝者可以獲得三百兩銀子的重賞。
一時之間,京都城人滿為患,大婚定在第三開始舉辦,沈易先也為自己挑選好了最好的馬匹,衣服,公主為他定製了,一共十套。
這樣的袍服甚至包含了一些上好的盔甲,還有一些,虎皮製的皮裘,還有一些知名的裁縫,用名貴的絲綢製作的衣裙。
宋家莊的一稱銀更是為了這場婚禮,讚助了不少的絲綢,和黃金一時間大梁宮內外,所有的門柱還有一些大殿,都貼滿了金箔。
所有的樹木上麵纏滿了光滑的絲綢,這場婚禮花費銀子甚巨,但是隻占梔子王國歲入的九牛一毛的收入,除此之外,梔子公主大赦下,像從前所有的戰俘和奴隸,通通釋放,除了一些罪大惡極的惡人沒有被釋放,其它一些罪行不大的人,幾乎全釋放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