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天道:荀子傳> 二、太廟前的較量

二、太廟前的較量

  王太后的父親太史散等五位元老要在太廟門前上吊,這件事情影響非常之大。太廟四周圍攏了許多觀看的百姓,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消息傳到荀子的書齋,荀子初感吃驚,又感覺背後一定另有文章。消息傳到后勝與學宮原祭酒耳中,他們則悠然下棋,等待著更好的消息。有元老們如此一鬧,太后與大王對荀況的變革圖謀一定得思量思量,說不定還會要他的好看。


  齊王建未到問計的時日突然來到書齋,荀子知道為的什麼。禮儀過後,齊王建問:「老師!五位元老一起到太廟鬧事,學生束手無策,特來請教老師,此事應當如何處置?」


  荀子不忙於回答問話,反問齊王建:「君上!你休問我。應該首先問一問自己。你是要做一個有為的君王呢,還是做一個無為的君王呢?」齊王建答道:「當然要做有為的君王。」


  「好!」荀子點頭讚許,「有為的君王,有許多榜樣。不是有人說我要按照秦國的樣子改變齊國嗎?其實,榜樣無需到秦國尋找,也無需到其他別的國家尋找。齊國的先祖就是最好的榜樣。當年齊威王年少即位,貪圖玩樂,不問政事。稷下學宮裡有一位著名的先生淳于髡,用言語激勵他。齊威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獎賞了勤政愛民的即墨大夫,烹殺了文過飾非的官員。任人唯賢,改革朝政,使得齊國很快強盛起來。他的兒子,你的曾祖父宣王,也同樣是任人唯賢,啟用了田忌、田嬰、孫膜許多賢才,把天下的學士都召到稷下學宮裡來,使得齊國稱雄於列國之中。他們都應當是效法的榜樣。」


  齊王建默默點頭稱是。


  荀子問:「效法先祖,你打算從何做起呢?」


  見齊王建洗耳恭聽,荀子說:「推崇禮義其國治,輕賤禮義其國亂。朝政是要人來治理的,所以,首先要任人唯賢。如何任人唯賢呢?對賢能的人不遵循次序推舉,對不賢的人不等待時日就罷黜。雖然是王公士大夫的子孫,行為不符合禮義的就降為庶民百姓。雖然是庶民百姓的子孫,有學問、有德行,就可以提升做卿相士大夫。對於違反政令的人,用獎賞鼓勵其改邪歸正,用刑法懲治其罪過。對患有各種殘疾的人,要收留並養活他們,根據才能使用他們,供給他們吃穿,全部加以照顧而不遺漏。對敢於反抗政令的人,無論權多高,位多重,殺勿赦。這就是最高的道德,就是王者之政。」


  齊王建坐在荀子面前,仔細地一字一句地悉心聽從荀子的教導。荀子感嘆:「為政猶如為人呀!要堅守信念,誠實不欺。君王做事,一定要聽取臣子的政見。不過,聽取政見要有個界線。對那些以善意而來的人,要待之以禮;對那些以不善而來的人,就要待之以刑。二者區別相待,賢良與不賢良就不混雜,是與非就不紊亂。賢良與不賢良不混雜,英傑就來歸附;是與非不紊亂,國家就會大治。」


  荀子最後問:「君上,如何應對那些元老,還用我再講嗎?」


  「謝老師教誨,弟子明白了。」齊王建站起身來,說,「他們雖然身為元老,但是,用在太廟上吊的非禮行為要挾君王,絕非善意。寡人要做一個有為的君王,對於他們的無理威脅,絕不能軟弱退讓!」


  「好!」荀子對齊王建的回答非常滿意。


  齊王建信心十足、躊躍滿志地回到王宮,立即傳下旨意。田單奉旨又一次帶領武士整齊威武地來到太廟,嚴肅地向太史散等人宣旨:「大王有令,太史公等人聽旨!」


  田單宣讀大王詔旨:「太廟乃先王靈位之所在,國之聖地,不容玷污。敢有站污太廟者,無論何人,殺勿赦!」


  田單又接著宣讀:「太史公等老臣功勛昭著,國人敬仰。如有治國諫言,可進宮面奏。而今之行為,有失禮義,當立即終止。否則,免除爵位,斬殺滿門,滅其九族,決不寬恕!」


  太史敫把火氣撒向田單:「你不敢,我看你也不敢。你不是當年的田單了。先王在的時候,念你在即墨小城擺下火牛陣,殺退了五國聯軍,為齊國立下曠世大功,封你為安平君,還千方百計保護你。九個先王的親近寵臣舉報你有謀反之心,都被先王殺了。如今,先王不在了,沒有人保護你了。無論你有多大功勞,若有半點造次,就會立即殺掉你!」


  田單謙恭地回應:「田單非為王族嫡親,從來不敢造次。不過,太史公,你方才評說田單之語,豈不正好用來評說自己嗎?」


  田單又平靜地說:「太史公!你我的功勞倶已成為過往雲煙。你乃太後生父,大王至親,應當遵從王命,做百官表率,切莫毀壞大王名聲,讓國人恥笑。」


  「哈哈!你又來了。」太史敫毫不示弱,「讓我遵從王命,可以。但你必須與我講清楚,這個王命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


  「你拿去看過。」田單把寫有王命的帛錦交給太史敫。


  太史敫接過寫有王命的帛錦,與幾位元老仔細觀看,翻來倒去看不出破綻來。


  太史敫狡辯:「雖是大王之令,卻絕非大王之意。」


  「無禮!簡直是無稽之談。」想不到太史敫會講出這樣的話來,田單憤怒斥責,「太史公!你偌大年紀,為何這樣不講道理?你是朝廷太史,應當知道違反王命的後果!」


  「今天的事情,如要寫在史冊上,絕非是我無禮,乃是事出有因。」太史敫繼續狡辯,「老夫偌大年紀,心明眼亮。大王此令,必有幕後指使之人!」


  太史敫一字一句地說:「幕後指使之人定是荀況,我要見荀老夫子。相見之後,假如他被老夫罵得無言以對,你就撤回王命;假如老夫被他講得心服口服,我就遵從王命。」


  「好!」田單回身高呼,「有請荀老夫子!」


  太史敫等元老看見荀子從不遠處健步走來,大為驚訝:「荀老夫〒……11

  荀子謙虛地拱手施禮:「諸位功勛元老,荀況有禮了!」


  太史敫急忙走上前去,其他幾位元老也跟了過去,一起向荀子拱手還禮,跪地叩頭:「荀老夫子!」


  「太史公!你們行如此大禮,荀況不敢接受呀!」荀子立即俯下身去,要他們請起。


  太史敫回敬說:「先王尊您是最有學問的老師,我等理應尊崇先生!」「荀況愧不敢當。」荀子將太史敫等元老一一攙起來。


  太史敫詢問:「荀老夫子!田單介紹后,我覺得您是大王敕命的幕後指使之人,果然如此嗎?」


  荀子泰然回復:「幕後指使,荀況不敢。僅為諫言而已。」


  太史敫明白了,立即反詰道:「那您就應該規勸大王收回成命!」荀子回答說:「稷下學士,無有官職,議論可以,大王是否收回成命,非是荀況所能。諸位既然尊重荀況,你們可願意聽荀況一言嗎?」太史敫立即正色道:「荀老夫子,我們尊敬您,但是,假如您是為他們來做說客,就免開尊口!」


  「那好,荀況只想與眾位元老談一談你我年邁之人的心愿。請聽荀況講來。」荀子耐心地講說,「眾位比荀況年長,皆已年過七旬。你們夜以繼日,辛勞一生,受盡磨難,屢立功勛,所為何來?難道全是為了自己嗎?不!如果僅僅為了自己,無需操勞數十年之久。是為其他什麼人嗎?也不是。如果僅僅為其他什麼人,也不必耗盡日月。你們究竟為的什麼呢?回答只有一個,為的國家,為的社稷!」


  荀子繼續道:「而今,天下混亂,弱肉強食,稍有懈怠與遲慢,就有亡國之危。你們期盼齊國強盛,所以,即便如今已是滿頭白髮,只要為了齊國,你們還會以年邁之軀重上沙場,甘灑熱血,不畏一死。你們說,可有此心嗎?」


  「國家要強盛,必須興禮義,講道德,正民風。」荀子問道,「封閉官伎館,移風易俗,端正官風民風,我想眾位元老應該不會反對吧?」荀子繼續說:「你們懂得,國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了國家,哪裡還有祖上的陰德可繼?官伎館雖為齊國三百年之制度,但是,為國家之強盛,為國家之未來,所有不利於強國的舊制度,將其革除,自然是順理成章。」


  「齊國過去因有威王,有宣王,革新朝政,使得齊國稱雄諸侯。尚賢使能,賞有功,罰有罪,乃是治國的必由之路。」荀子提高聲音說,「古今一理呀!所以,荀況才諫言大王,以先王為榜樣,革新朝政,移風易俗,行先王行政之法,走先王強國之道。想來諸位元老一定會與荀況同有此心吧?」


  太史敫在荀子有理有據、有情有義的激勵下,激情升起,急忙說道:「荀老夫子!您這話就小瞧我等了!」


  荀子把話急忙接過來:「是呀,是呀!眾位元老為國家甘願粉身碎骨,怎麼能不明白這些淺顯的道理呢?」


  荀子回身告訴田單:「眾位元老深明大義,哪裡是不遵王命?你應當儘快派遣最好的車馬,最優秀的樂工,歡送元老們回府!」


  太廟樂工奏起響亮的樂曲,士兵一齊擁上去,把五位元老抬架到兵車上。元老們還沒有明白究竟,已經被兵車拉走。


  田單望著遠去的兵車,哈哈大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