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四章:西亞病夫奧斯曼(二)
哈米德二世的獨裁統治,是從與沙俄作戰失敗後開始的事情,解散議會、停止已經開始實行的憲法,以作戰失敗的名義將首相等人集體米驅逐,隨後他又深居皇宮,依靠奧斯曼帝國的秘密警察,維持著自己的獨裁統治,時間長達30年之久。
暴行還在繼續,從1895年至1896年僅僅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哈米德二世就命令奧斯曼軍隊,對亞美尼亞人進行了多次大屠殺,死亡人數高達16萬人,雖然很快就麵臨著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不過我行我素的哈米德二世根本就沒有準備停止暴行。
而英國與法國兩大集團,也先後采取了一些措施,名義上是用來來製止這些暴行,所以英國奪取霸占埃及後,法國奪取突尼斯。
英法兩國的聯手之後,哈米德二世也開始尋求更多的支持,於是哈米德二世就拉上當時剛剛即位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作為報酬,允許德國在伊拉克修建巴格達鐵路。
哈米德二世在獨裁統治中,也漸漸意識到知識宣傳的作用,所以在內政、教育方麵實行教育改革,先後建立18所學校,全國各地軍事學校,1900年還建立伊斯坦布爾大學。
在推行泛伊斯蘭主義的同時也推行現代化的建設,但企圖分離的少數民族與進行殘酷的鎮壓還在繼續,而對伊斯蘭世界,哈米德二世始終企圖自己最後可以成為廣大穆斯林的精神領袖,這樣也是為了提高他與西方各國對抗的資本,完全違背了奧斯曼帝國曾經以精明的人才治理國家,以對帝國忠誠不論種族、不分宗教背景均可任用的行政係統。
哈米德二世在國內實行的獨裁統治,可以說是完全逆潮流而動的行為,也正是因為他的平庸才智,領導土耳其、奧斯曼帝國走入困境之中,也導西方各國稱他為血腥的蘇丹,哈米德二世的暴君式統治,漸漸也導致奧斯曼帝國各地人民的普遍不滿,情緒也隨著不同的局勢而發展。
所以,在奧斯曼帝國內部,這種眾人的情緒支持了土耳其青年黨的成長,在土耳其青年的領導下,奧斯曼帝國國內各地頻頻爆發武裝革命。
原本哈米德二世的上台,就是奧斯曼共和黨在宮廷陰謀中廢黜邁吉德一世的長子,才有了哈米德二世,因此奧斯曼共和黨成為了奧斯曼第一大黨派,不過在奧斯曼共和黨的支持下,哈米德二世走上了王位,可也就在同年,奧斯曼共和黨領袖,任職奧斯曼帝國首相哈特帕以及一群奧斯曼共和黨主要成員遭到驅逐。
奧斯曼共和黨的土崩瓦解,是他們自己一手造成的後果,怪不了別人,可是一群沒有精神寄托的黨員,最後也秘密組織成了多個黨派,長期暗中活動在奧斯曼帝國境內,他們也有一個奮鬥的目標,就是要把哈米德二世趕下台,不過羽翼已豐的哈米德二世,早就不是昨日黃花,任人宰割。
在那一段長達30年的黑暗時代中,奧斯曼帝國各地都有哈米德二世的爪牙,隻要稍稍發現有意圖汙蔑哈米德二世的跡象,無需上報就可以立即處死,有的甚至直接全家遭到血洗,不過奧斯曼帝國的人民也就在這樣的暴行下,逐漸明白了他們必須反抗。
不過作為歐洲大陸的龐大帝國之一,奧斯曼帝國的軍事組織還是擁有不可估計的戰鬥力,隨著奧斯曼帝國的逐步壯大,軍事係統也越來越複雜,不過卻有一套完善的募兵製度,其中主要效忠哈米德二世的爪牙就是特衛部隊。
幅員遼闊、民族眾多,這些都是奧斯曼帝國的特點,為了有效的維持各地的秩序,同時達到守衛邊界防禦的任務,奧斯曼帝國不但有職業的衛戍部隊,還有用當地人建立的民兵部隊,稱為特衛部隊。
特衛部隊可以說是一支附庸軍隊,不過就是這樣的一支附庸軍隊,卻在奧斯曼帝國的悠久曆史中,為帝國的征服事業,扮演異常重要的作用,並且還是不可替代的主要角色,重要性完全超過所人的想象,特別14世紀至15世紀,奧斯曼帝國的軍隊主力就是特衛部隊。
在衛戍部隊征服一個地區之後,就交給特衛部隊接手控製,首先采取對當地人的行動限製,等到宗主權完全轉交之後,再由衛戍部隊接管,特衛部隊才會離開該地區,直接奔赴下一個新占領區,為他們的主人鞍前馬後。
一切照舊,隨著奧斯曼帝國的擴張,特衛部隊奔赴各地強行建立直接有效的行政軍事統治,讓住在皇宮內的國王無後顧之憂。
隨著歐洲十字軍席卷的浪潮,奧斯曼帝國境內曾經還是多次掀起叛亂,這一點也使得國王無法信賴一些衛戍部隊,軍事的主導權力,就開始向特衛部傾斜。
而為了特衛部隊的掌控權,奧斯曼國王們也先後開始在這個軍團中,安排一些土耳其的貴族後代,編製、薪餉、統一的製服、正統伊斯蘭宮廷教育,服役的角色開始轉變,原本隻是附屬義務的民兵成為了嫡係部隊,建製也不再是單純的步兵,而是向騎兵等高階兵種發展。
忠實、附庸成為特衛部隊口號,他們從後勤部隊,變成了主力部隊,自然開始襲擾敵人和成為開路的先鋒,原本就是貧窮出生的民兵,也開始對戰爭中的掠奪和各種戰利品產生渴望,有需要,就有動力!
奧斯曼帝國特衛蜂擁而至,數量龐大,都是一路征戰一路從村莊中招募而來,在整個征戰的過程中,他們不時還會沿途襲擾掠奪鄰國人,甚至到了最後搶劫他們的妻子和孩子,最後直接帶回國內賣為奴隸,可以說除了奧斯曼國王,沒有人喜歡特衛部隊,也正是因為有特衛部隊存在,奴隸成為了奧斯曼社會中的一大組成部分。
販賣女奴的活動,在受到西歐各國的壓力下禁止過,不過最後還是沒有能完全的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