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一章:國內三大商幫集團
這些資本家與民族資本家有著本質的區別,首先他們都是依靠剝削、雇傭勞動工人,來榨取他們剩餘價值為的企業主,一般的資本家,主要分為產業資本家、手工業資本家、借貸資本家、商業資本家四種。
產業資本家是以產業資本為主要組成部分,他們是直接與雇傭工人處於對立的位置,是剩餘價值的直接榨取者,而商業資本家和借貸資本家,以及手工也資本家,隻是最後參與瓜分剩餘價值的一群人。
起初在資本主義市場上,這些資本家的工廠規模很小,產業資本家一般都是獨立經營或合夥經營的老板,一般采取前店後作坊的形式,產業資本家既生產商品,也銷售商品,集榨取剩餘價值和實現剩餘價值於一身,獨自占有雇傭工人所創造的全部剩餘價值。
晚清末期也正是封建社會的末期,隨著資本生產關係的發展,國內的資本家完全處於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裏成長,因此自然內部形成了依托官僚體係的資本家和民族資本家兩個組成部分。
民族資本家,一般情況下自身的經濟發展,與外國資本沒有太多聯係,資本實力弱於官僚或買辦資本家勢力,隻能算是一級資本團體。
李寧宇的這次改革,對於民族資本家團體的衝擊很小,但是官僚或買辦資本家的勢力,遭到了致命的打擊,這次國內大改革,斷掉了他們所有的收入來源,以及收繳了他們原本所有的土地,這讓他們不得不緊密團結在一起。
但這些會出現的情況,李寧宇早就有了規劃,也提前想到了,畢竟有曆史的前車之鑒。
不過這件事情,必須要這樣辦,哪怕做一次劊子手,殺百儆一,因為想要徹底解決國內根深蒂固的問題,必須要用雷霆手段,否則無法根治的病,會一點點爛在肉裏。
隨著國內晚清政府的必然倒台,袁世凱竊取革命勝利果實自立為帝,再到現在遠東全麵掌握接手國內的政權,一切都像接二連三,毫不間斷的發生,也導致很多資本家們還沒有來得及改換門庭。
不過就算他們先投入遠東陣營中,李寧宇也不會接受,因為他不需要,遠東集團更加不需要,並且已經開始控製區,展開了槍杆子裏出政權的執行方針,主要的打擊、監控對象就是那些曾經與官僚勾結的資本家。
因為遠東集團無論在任何措施前,首要就是站在大多數人的利益這邊,這也是任何一個政權崛起、穩固必須要做的事情。
堅決杜絕國內出現控製政治、把握經濟命脈的四大家族,因為沒有官僚資本家,社會秩序才可能自由發展,同時讓原先在晚清時期、袁世凱時期的官僚資本家們,徹底退出壟斷地位整個國民經濟的舞台,讓這些一邊大發國難財,一邊讓自己的官僚資本迅速膨脹的官僚家族,徹底的退出曆史。
華夏民族除了地大物博,更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蘊,所以出了官僚資本家以外,還有一群民族商人齊心合力組建的中國十大商幫。
其中山西地區的晉商、徽州地區的徽商、廣東的粵商(但又分廣商、潮商、客商),在國內的勢力最大,影響力也最廣的三大商幫。
除此之外還有,陝西商幫、山東商幫、福建商幫、洞庭商幫、江右商幫、龍遊商幫、寧波商幫。
華夏民族雖然有悠久的曆史長廊,但同樣也是一部漫長的封建曆史,數千年來一直重義輕利的儒家文化,以及農耕經濟的市場主流,使得經濟遲遲難以萌發,但人類社會一直就未曾離開過商人的活動,就像荷蘭就是一個依靠貿易來殖民世界的國家。
華夏民族曆史的商幫大崛起時代於明、清時期,所以相繼崛起了十大商幫,以及晉商、徽商、潮商三大商幫。
但三大商幫主營的種類都不相同,比如早期的晉商們,主要以山西地區蘊含的大量鹽、鐵、麥、棉、皮、毛、木材、旱煙等地方特產,進行長途跋涉販運,後來為了方便同鄉人,便在各地開店鋪銷售,然後直接置換江南地區的絲、綢、茶、米,然後轉銷西北、內蒙等地,所販運銷售的活動範圍遍及全國各地,因此形成了能與南方徽州商幫相抗衡的北方商幫集團。
晉商的曆史雖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東周時期,可是真正崛起於明、清時期,特別是到晚清中後期,山西商人因為長期在國內各地,為了方便同鄉,開始了金融匯兌業務,所以在清朝中葉以後山西的票號,幾乎獨占全國的匯兌業務,成為執金融牛耳的強大商業金融資本集團。
而著名的南方徽商起始為浙江人,所以徽商又稱新安商人,徽商早期靠販運鹽、茶、山貨為主,後多經營文房四寶,因此文房四寶處於徽州地區。
其中最重要一點就是,徽商自己走出了水運貿易路線,東進蘇杭、無錫常州,掌控長江、淮河,南到湘、蜀、雲、貴、川,往來京、晉、冀、魯、豫之間,同時後期還遠涉西北、東三省地區,因此徽商鼎盛時期,有著“無徽不成商”的美譽。
而徽商與其他商幫的最大不同,就在於對“儒”字的重視。
這與一門心思專門做生意的晉商相比,徽商追逐財富隻是手段,求功名、做大官才是他們心中最後的歸宿,就像徽商中的代表人物紅頂商人胡雪岩。
所以盡管徽商把生意做得很大,但永遠都是三心二意,從乾隆年間至嘉慶十年的短短七十年內,徽商子弟中就有265人通過科舉考試入仕途,而晉商中僅有22人。
徽商的“官本位”,與晉商的“金本位”,其實有著一曲同音,因為在19世紀的末期,是資本主義盛行之時,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很明顯,這個時候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建設實業,這有這樣才能實現商業與產業的結合,但徽商們卻做不到,因為他們已經沒有財力去投資產業了。
而輝煌的“晉商”最後為何最終走向衰落?
其中晉商具有三個明顯的特征:第一:他們為封建政府提供軍協餉供應;第二:商人與封建政府之間有著不一般的相互依托的關係;第三:利潤的逐步封建化。
致使山西的商人們雖然都很富有,但投向產業卻很少,這樣就導致最後“晉商”也隨著封建製度的消亡,逐漸衰落成了一種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