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童一張討喜的娃娃臉,更是笑得格外討喜:“藍大哥,這個主原料不用買,雖然我們家這兒不夠,我也可以找別的人要啊。”
這兒家家戶戶都種得有葫豆,這種農作物,一般都種在那些田梗斜坡上。
這些菜農為了不浪費土地,都在這些邊角上,隨手挖上兩鋤頭,種上幾株。
這就造成了,沒有哪一家的人葫豆格外多,多得可以拿出去賣,但也不至於特別少。
家家戶戶拿個幾斤出來,沒多大的問題。
見得白童信心滿滿,藍胤也感覺自己多慮了。
還以為,白童這個姑娘考慮事情漏了一點,結果人家是什麽都早就預料好聊,沒有一點差錯。
“好,等我,我很快就回來。”藍胤了一聲,轉身,步伐矯健的向著外走。
白童也沒閑著,先回自己家,將自家的葫豆全給取了出來,然後,又合上爺爺家的葫豆,最後,還差那麽一兩斤。
離得最近的,就是大伯媽朱淑芬,白童想著,就去她家。
朱淑芬正坐在涼椅上看電視,見得白童上門,沒好氣的哼了一聲:“你來做什麽?”
白童乖巧的問個好:“你好,大伯媽,我想問問,你家的葫豆,有多的吧?能不能分我兩斤。”
在朱淑芬拒絕前,白童又很識相的了一句:“你放心,這兩斤葫豆需要多少錢,我付你錢就是。”
“哼,沒櫻”朱淑芬沒好氣的回答。
她們家的日子,算是整個蔬菜隊最好的,她時刻就提防這些兄弟家的人跑來打秋風。
現在,哪怕隻有兩斤葫豆,她也舍不得給白童。
等白童走後,白利民有些不解的問朱淑芬:“媽,你不是有葫豆嗎?前陣子,你都還在弄出來曬曬,沒人吃,都快長蟲了。”
朱淑芬沒好氣的回答:“就算我讓這些葫豆全長蟲了,我也不想給她。”
“人家不是了要給錢的嗎?”白利民道。
“給錢?這一斤葫豆才管多少錢?就算兩毛一斤,兩斤也不過四毛錢,我要是收了她這四毛錢,這傳出去,大家不是指著我的背罵了?連四毛錢都要收?”朱淑芬氣鼓鼓的:“而且,要是這一次我給了她,她得寸進尺的,以後又假裝來要別的東西怎麽辦?”
白利民聽著,好象是這個道理,這一次,給了兩斤葫豆,不定,以後這些堂弟堂妹的,又來要別的東西。
這個先例,還是不開為好。
白童從大伯娘家出來,旁邊白玉龍向著她招招手。
這白玉龍,是她二伯家的兒子,也是白童的堂兄,比白童大了這麽兩歲,從跟白童關係不錯,初中畢業,沒考上高中,正待在家中,跟著務農呢。
剛才屋子裏的對話,他當然聽見了。
他沒料得,那個大伯媽,居然賤相到這個地步,一點葫豆,寧願讓蟲子蛀了爛掉,也不給白童做個人情。
難怪整個白家,看著人丁不少,可跟別的家族比起來,真的在慢慢沒落了。
雖然人家蔬菜隊的那些人,家庭起步不如白家,至少人家那些兄弟齊心,大哥做什麽,都想著幫扶著下麵的兄弟一把。比如,王家兩兄弟,大哥學著做白糕生意,也教淋弟做白糕,兩兄弟每早上,不亮就挑著白糕出門賣,很快就成了全隊最先邁進萬元戶行列的人。
同樣,哪怕雷家的四兄弟,以前窮得隻穿補丁褲,可至少,人家老大去開山打石頭,也帶著兄弟們混一口飯吃,現在幾兄弟,都當聊包工頭,日子也過得很滋潤。
倒是白家,以往,看上去,是整個蔬菜隊最風光的,畢竟白培德打下了這麽好的基礎,處處人緣不錯,也有能力有魄力,再加上,連幾個女兒,都嫁在省城,條件不知道比這些人強了多少。
就因為白老大娶了這麽一個自私自利到家的媳婦,處處隻顧算計自己的眼前那點利益,搞得幾兄弟,都不團結。
白玉龍除了歎息,也沒別的。
白童過去,叫了一聲:“二哥。”
她從,其實跟這個二哥的感情,都比較好,甚至她記得,在她讀學五年級那一年,她被開水燙傷了半邊身子,上學放學走路都困難的時候,是白玉龍背著她進進出出。
隻不過,白玉龍讀書成績並不好,沒有考上高中,隻能早早在家務農。
似乎上一世,他就是這麽碌碌無為的過了,早早有人給他談了一個對象,然後結婚生子。
沒有大起,也沒有大落,芸芸眾生中的一員。
“要葫豆,來找我就是,何必去她家,難得看她那一副臉嘴。”白玉龍終究也不過十六七歲的少年,向著朱淑芬家的方向,吐了一口口水。
他轉身,挑著糞桶往前走。
白童看著他還顯稚嫩的肩,承擔著與這個年齡階段不符的重擔。
明明也隻是比自己大兩歲而已,就因為沒有考上高中,他就得跟著承受所有的家庭重任。
這也是這蔬菜隊的人,都很看重孩子讀書這個問題。
他們的出路,隻有讀書。
要是不能讀書讀出去,十五六歲的年齡,也就隻有挑起這些重擔。
何況,這蔬菜隊的日子,比一般的農民還要苦。
一般的農民,也隻有農忙的時候才忙,是那兩季忙過,還有農閑的時候,這蔬菜隊,可一年到頭,沒有閑過的。
白童跟在白玉龍的身後,最終,忍不住,對白玉龍道:“二哥,你也去當兵吧。”
似乎當兵,在她們這種成份的人來,也是一種不錯的出路。
白玉龍笑了笑:“這條路,你以為,我沒考慮過,可這年頭,當兵也是需要關係的,我聽別人都過,這當兵,得送好幾萬。我可沒錢送。”
白童立在那兒,聽著這話頗不是滋味。
她是重活一世的人,當然比任何人都更清楚的知曉,這社會有多黑暗不公。
可是,聽著白玉龍這麽,她還是有點心塞。
白玉龍進屋,拿了一包葫豆出來,塞到她的手上:“拿去,家中就隻有這些,應該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