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大結局,中興漢室
第1025章 大結局,中興漢室
儘管泰山封禪,可是劉燁卻嚴令官吏不得滋擾、魚肉百姓,而且親自處置了八名借著泰山封禪而對百姓大肆盤剝的貪官,將其處以車裂極刑,官場震動,而百姓無不拍手叫好。
劉燁即位時正是中年,不到五十歲,年富力強,因此利用現在知識,對漢王朝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由淺入深,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鼓勵人口生育,在各地建立學校推廣教育,初步推行了科舉制,使得平民寒門通過努力也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同時下令縮減後宮,立下祖訓要求天子後宮不得超過三百人,多餘者遣散民間分配與民眾為妻子。
劉燁在位三十餘年,期間海內昇平,漢軍討伐四面蠻夷多有戰勝,將整個朝縣半島、中南半島與蒙古草原全部都納入進了漢帝國的版圖之中,同時重建西域都護府,加強對西域三十六國的管制。
太初三十一年,劉燁病逝,而因為劉燁的努力,等到他去世時,漢帝國的人口已經達到了6000萬,超出了東漢末年的5000萬,進入到盛世之中,因為一生南征北戰多有戰勝,因此謚號為太武帝,廟號為定祖,所以後世一般稱之為漢定祖。
劉燁病逝之後,其子劉韞即位,劉韞是萬年公主的長子,被劉燁精心培養了數十年,交給他治國理政的道理。等到劉燁病逝,劉韞已經是四十多歲,國有長君,國之福也。劉韞登基之後,堅定不移的繼續推行劉燁的政策,同時因時制宜的做出了一些變革,諸如南方的荊州、交州、揚州因為劉燁推行的鼓勵生育政策,人口大大增加,管理不便。
因此劉韞經過深思熟慮,將荊州分為荊州、襄州兩州,揚州分為揚州、江州,交州則是分為交州、廣州,大漢朝十三州變為了十六州。
劉韞為人聰明好學,寫了許多傳世文章,同時對教育十分看重,在民間建立了穩定的教育機制,使得漢王朝的識字率達到了30%以上,被譽為一代明君。因為官職增多,劉韞將劉燁創建的科舉制再次擴大,每年的進士增加數倍,等到劉韞執政二十年之後,漢王朝終於進入了盛世之中,當真是烈火烹油,萬民歌頌。
而就在此時,位於北方草原之上的鮮卑部落之中,一個名為拓跋部的部落悄然興起,族長拓跋灮雄才大略,率領騎兵通過南征北戰,統一了鮮卑諸部,並且率兵南向,虎視眈眈。
劉韞命令征北將軍,徐晃之子徐宸領兵征討,但是徐宸敗於拓跋灮之手,死傷三萬有餘,朝野震動。
劉韞深以為恥,下令幽州、并州涼州十萬大軍出塞,滅絕拓跋部。但是拓跋灮並不與漢軍交戰,而是領軍北上,避開了漢軍。
漢軍未能拿下拓跋部,年老的劉韞帶著遺憾去世,因為劉韞的文治極為出色,謚號為漢興帝。
劉韞長子劉傅早夭,次子劉鎮即位,劉鎮為人勇武,早年曾在邊關歷練,對於邊關形勢極為了解,因此上位之後,立刻就著手組織騎兵,準備討伐拓跋部。
劉鎮任命祖逖、劉琨兩人為大將,各自率領三萬鐵騎大舉出擊,兩路騎兵互為支援,不斷壓縮拓跋部生存領地,最終在韓沱河展開大戰,斬首八萬,俘獲牛羊數十萬,取得前所未有的大勝!
劉鎮大喜,親自到太廟告慰太武帝劉燁和興帝劉韞在天之靈。
不過劉鎮雖然武功極為出色,但是文治卻是遠遠不如祖父和父親,而且後期好大喜功,甚至違反祖訓,在民間選秀女數千人征入宮中,搞的民怨沸騰。
此後數任皇帝多為平庸之輩,有的沉迷於聲色犬馬,有的好大喜功,不過偶爾也會有一些賢明皇帝上位,重振朝綱。
此後直到四百年以後,因為末代皇帝窮兵黷武,徵收苛捐雜稅,最終爆發了農民起義,漢王朝被取代。不過因為劉燁建立的穩定統治,使得五胡亂華、異民族征戰並沒有在中原爆發,因此被稱之為太武中興。
此後中國歷史又進入到了正常軌跡之中,不過因為漢民族的尚武之風,使得在面對異民族入侵時,始終能夠挺身而出反抗侵略,因此再也沒有其他民族能夠入主中原。
……
21世紀,齊魯行省某中學。
「同學們,請翻到課本的第85頁,今天我們講述『太武中興』這一課。」
歷史老師在講台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道:「漢王朝是我們中華民族存在時間最長的王朝,前後存在了超過800年。」
「而之所以漢王朝能夠興盛接近千年,其中離不開兩位皇帝,一個是漢光武帝劉秀,他在西漢末年中興漢室,史稱為光武中興,興盛漢室200年。」
「而第二位皇帝則是太武帝劉燁,他在東漢末年興復漢室,使得漢室延續將近400年。」
老師在上面滔滔不絕的大講著,而兩個男同學則是在下面小講著。
「今晚那個《太武大帝》就要放送了,知道么?」
「嘿嘿,我關注好長時間了,聽說這部劇前後製作長達8年,參演的都是一些演技派,肯定特好看。」
「嗯,我肯定要回去看,太武中興這段歷史我最感興趣!」
因為劉燁中興漢室,推出了許多利國利民的福利政策,使得中國避免了幾百年的動亂,兼并了許多版圖,面積達到了1600萬平方千米,使得中國的生產力極為發達,一度走在世界前列。
明王朝末年,第一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在英倫三島和洛陽展開,明王朝的生產力高速發展,並且在其後的世界潮流中打開國門,並沒有淪為外國人的殖民地,反而以宗主國的身份保護了其他國家的利益,挺立在世界東方,並且在其後的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成為戰勝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強國。
而劉燁和他的故事也將永遠記錄在史冊當中,永遠的流傳下去,為中華人民所銘記。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