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李世民的謀划!征伐吐蕃!
第217章 李世民的謀划!征伐吐蕃!
在後世人你的眼光看來,宗教、信仰是統治者籠絡人心、控制百姓思維的最好方式。
當然,也有利用宗教來建立統治政權的。
例如歐洲黑暗的中世紀,在羅馬教皇的統治下,整個歐洲可不見得有多大的發展。
甚至說得難聽些,連封建制度都不如,簡直就是奴隸制度。
但卻能從中可以看得出。
在生產水平低下,百姓的生活普遍貧苦,大量的勞動力被束縛在土地的時候,人們在智力尚未開化的情況下,是強烈缺乏安全感的。
而神靈的出現,便使得長期處於精神恐慌,以及心身疲憊狀態下的百姓,在心靈上有所寄託和慰藉。
一旦百姓的信仰和希望,寄託到了「神靈」的身上,那麼他們的思想、教化,自然而然的會被禁錮。
所以。
李恪掌控了宗教,無異於間接掌握了百姓的思想和學識。
至此之後。
在大唐的普羅大眾心中。
陛下李世民,是半個真龍之子,畢竟他弒兄、逼父的政治污點,是不可抹滅的。
而李恪,則完全是天選之人。
這不只是簡單的幾個不世之功,幾次救濟災民,便能在民眾當中,有如此聲望。
通過了文化輸出,以及宗教的「神學」,李恪完全可以將天下無數百信的信仰,歸於己身。
紫宸殿上。
身居高位的唐玄宗李世民,自然看到了這一點。
李世民在得知《倚天屠龍記》高歌猛進的銷量,以及賢王殿下在全國的範圍內,收購或支持寺廟、道觀之後,便清楚地看到李恪籠絡人心的方式和手段。
實在太令人瞠目結舌了……
也實在太快了。
幾天的時間內。
大唐的文壇和教壇,就像是經歷了一場百年的洗禮一般,煥然一新。
而封建統治的中央集權,竟然在一個皇子、王爺的操控下,邁進了新的台階,歷史的車輪也向前滑行了一大圈!
李世民總算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說實話,李世民認為自己這個皇帝還沒有做夠。
而恪兒作為自己最看好的儲君,已經擺出了君臨天下的姿態。
朝堂上的文武群臣,此時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幾乎都倒戈或站隊,選擇支持三皇子。
大唐的百姓對這位文武、才貌雙全,能力和功勞都無可挑剔的三皇子,更是推崇。
不過,讓李世民更為關注的是.……
這一切,雖然都是李恪得到了自己的默許,才做得出今日的成績。
結果也的確是求仁得仁,但是李恪發展得實在是太快、太兇猛了,完全超出了李世民的預計範圍。
可是,李世民為了推行新政,更為李氏家族的統治,他還沒有想過中途叫停,更不會認為,李恪此時還是個簡單的孩子,還會順應自己的意思.……
但是……
李世民眼前總歸還是大唐的皇帝,他也想坐穩這個位置,至少也要混一個千古一帝。
這其中,便少不了李恪,這個做兒子的支持。
《倚天屠龍記》上市的第五天。
全國銷量突破五百萬本,熱度總算有些下降。
李恪名下的寺廟、道觀,也正式接納了三萬名「有緣人」,純利潤達一千萬貫.……
也是在這一日,李世民再也忍不住了,將李恪召入宮內,在紫宸殿單獨接見了他。
「父皇近日為國事操勞,為天下百姓滄桑謀福利,可有好好吃飯,作息又如何?」李恪語氣恭敬的問道。
這些話聽起來是孩子孝順、問候父母。
李世民卻也能聽出李恪的話中帶刺,略有「逼宮」的意味。
不過,李世民當然不做,他已經想好了讓李恪讓權的應對之策,笑道:「朕先謝謝恪兒的關心。」
「御膳房在你的悉心教導之下,每天為朕所做的飯菜,包括下午茶的水平都突飛猛進,跟過去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天下。」
「朕的精神也好多了,看到朝堂上的那些亂臣賊子,也恢復了年輕時的熱血,分外憤怒!」
在這一個月來。
李恪潛心於謀划文化輸出和宗教控制。
李世民則在朝堂上,一邊穩固朝堂,又推行新政,一邊清洗太子黨,又要應對各界的輿論。
算是做到了身為皇帝和父親的指責,為恪兒的計劃,以及未來鋪好了道路。
「言歸正傳吧。」
李世民不想讓李恪浪費太多的時間,畢竟李恪需要跟女人多多接觸,才能完成李氏家族的傳宗接代的任務.……
李世民清了清喉嚨,收起了笑容,面露嚴肅之色,「恪兒,你這些天,藉助《倚天屠龍記》,籌集到了多少軍費,真的像是傳言所說的那般巨大嗎?」
「沒錯,的確如此。」李恪輕描淡寫道。
很不幸,傳言都是真的。
李世民頓時感到自己的心臟像是被針扎了一般疼痛。
自己的這一個兒子.……
論文采,恪兒要比自己好。
論武功,恪兒要比自己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論賺錢和財力……
好了!
不比了!
除了朕是大唐的皇帝陛下,身份和地位比尚且年輕的賢王李恪要高一些之外,其他都不如他……
現在就連自己的私庫,都要交由李恪填充了,李世民倒也受到長孫皇后的影響,比較勤儉節約。
要是換做其他的皇帝,八成沒有自己的氣魄,謀划的是削權甚至泯滅李恪,而非分權了!
呼.……
還是自己的氣度好,雖然對自己的孩子羨慕妒忌恨,但是.……自己還有後宮佳麗三千阿.……
李世民只能在心中不斷地安慰自己,才能勉強找到平衡感了!
「不只是庭州戍邊將士的軍費。」
李恪淡然道:「就連他們的安家費、新武器的籌備、修繕。」
「以及庭州城池的加固,守城堡壘的建設,還有糧食的運輸等三筆較大的開支,兒臣都已經準備妥當,只需要父皇下令,兒臣可以親自護送。」
李恪雖身居長安,心卻系著庭州的戰事。
庭州城池的安全,以及邊疆的戰事,李恪倒是不在乎。
反正崔氏家族的私軍,或吐蕃軍隊,又或者兩者聯手,都不可能是嶺南軍團的對手。
而李恪關心的則是鋼狼部隊……
尤其是馬匹!
它們會不會受凍阿.……
它們會不會吃不慣當地的食物,挨餓阿!
它們會不會經不住母馬的誘惑,像貓一樣,跟人家廝混到樂不思蜀阿.……
鋼狼部隊的將士都是萬里挑一的武士,武道修也是化境高手,身價加上披上鎧甲絕對行走的銅錢。
而鋼狼部隊的馬匹則是萬中無一,大宛良馬中精品,千里馬都不及其分毫的存在阿!
畢竟。
如果騎兵的戰馬不夠快速或靈敏,力量不夠大或兇狠,勢必會對將士的戰鬥力產生不良的影響,甚至會把一個穩贏的戰局攪亂。
所以。
李恪和薛仁貴等鋼狼部隊的將領,在組建這一支王牌部隊的時候,對戰馬的要求,可要比人高得多。
五百名鋼狼部隊的戰士,標準配備五百匹馬。
戰士可以有流動和傷亡。
但戰馬的數量可不能變。
少了就是少了。
絕對不可能有再找一隻頂替的說法。
李恪為了搜羅這些戰馬,在最開始的三個月內,消耗的金錢和精力,可不比完善一支十萬人的軍隊裝備少得了多少。
所以.……
馬比人貴。
你們這些兵王,最好還是愛護些阿!
「那倒不必。」
李世民以為李恪是愛兵心切,看向李恪的眼神中,便多了一分柔情和讚許,「朕,更關心的是,你所帶回來的這一批三百名嶺南將士,已經是你手上最強大的軍隊了嗎?」
「不是。」
李恪聽出李世民話中有話,也猜到了李世民想要對自己分權的意圖,也沒有任何的反駁,「兒臣的嶺南軍對當中,還組建了一支鋼狼部隊。他們才是兒臣的王牌部隊。」
「為了大唐的邊疆安寧,為了限制吐蕃和崔氏家族進一步聯盟,兒臣特意安排薛仁貴帶領這一支部隊僅剩下的三百六十七名將士,駐守庭州。」
「若是為父皇引來了風言風語,或者是不必要的煩惱,還望父皇寬恕。」
李恪提前認錯,堵住李世民責備自己的謀略,「兒臣所為,只是著眼於局勢,並沒有過的非分之想。」
果然,李世民聽到李恪密不透風的對答,也不好過多的責備李恪隱瞞了實力,和藹的笑道:「朕可沒有任何要責怪恪兒的意思。」
「恪兒為大唐打造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取的嶺南部隊,嶺南部隊又能有鋼狼部隊作為王牌,又是大功一件阿!」
「不過.……朕可聽聞,吐蕃的統治者松贊干布因為崔氏家族的倒戈,對大唐的庭州一帶一直不肯死心,而欽陵卓贊之死更是成了他向庭州發兵的借口。」
「朕前不久受到了密報,說這一次,他甚至動用了吐蕃百年的軍團,進犯庭州!」
「相信不久,庭州又要陷入戰火紛飛當中。不過,有恪兒的嶺南部隊在城中鎮守,朕倒也不擔心大唐的疆土會失守,不過……」
李世民的臉色愈加沉重,「恪兒認為,我們大唐的軍隊,會有多少幾率,抵禦住吐蕃數十萬大軍的進攻。」
「六成。」李恪不假思索道:「待過冬的軍需物資運過去,兒臣便有九成的把握。」
「那……」李世民停頓了片刻,還是將關鍵的問題說出:「讓整個吐蕃王朝覆滅呢!」
這句話表明的政治信號就很明顯了!
李恪聽得出。
李世民想要讓自己出使吐蕃,扶持新政權。
期間,李世民會在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無條件地支持他李恪。
大唐的朝堂上,也會繼續用他提拔起來的官員,他李恪的賢王威名,也會通過文化輸出以及宗教信仰的控制,在大唐萬民的心中永存。
而他需要李恪做的。
便是親自率領大唐的軍隊,出使西藏、青藏。
利用五年、十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將吐蕃王朝扶持出傀儡政權,加強對西藏和青藏控制!
期間,李恪的聲望定然會達到頂點。
他李世民也可以再在皇帝這個位置上,多坐十幾年,甚至數十年。
李世民又說:「寒冬將至。往年,突厥和党項,還有新羅、高句麗都不太安分。」
「今年,吐蕃又趁勢崛起,疆域一度超過東、西突厥!」
「朕為了大唐的邊疆,為了千萬子民,絕不能坐視吐蕃的強大。」
李世民雙眼氤氳道:「朕必須要將吐蕃在大唐邊疆興盛的勢頭,熄滅於萌芽!」
「縱觀朝野,值得朕委以重任的人,就只有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