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爭
經濟危機爆發爆發,關係惡化的又豈止是普波兩國。作為這次經濟危機的來源,英國人才是最拉仇恨的。
玩兒傾銷無所謂,問題是他們往歐洲傾銷了。這個年代的國際關係,看歐洲大陸就行了,別的國家忽略也無妨。
本來大家就產能過剩,英國人的傾銷直接引爆了危機。不用懷疑,各國政府都把責任推到英國人身上。
巴黎,愛國人士又走上街頭遊行了。這次不是,他們在呼籲民眾們抵製英貨,支持國產。
同樣的一幕在歐洲很多城市都有發生,這背後自然少不了資本家們在推手。英國人搶了市場,已經威脅到了他們的生存。
各國政府確實增加了關稅,可是已經湧入的商品,總不能退回去吧?任何國家都不缺買辦,利益麵前人的節操總是很低。
在大傾銷的背景下,英法關係惡化、英奧關係惡化、英普關係惡化、英比關係惡化……
如果英國人是大陸國家的話,他們就有必要擔心被群毆了。然而作為海洋帝國,有皇家海軍在他們無所畏懼。
歐洲各國聯合不要做夢了,關係惡化的又豈止是這些國家。因為貿易衝突的緣故,普奧關係惡化、普法關係惡化、法奧關係惡化、俄奧關係惡化……
簡單的來說:為了自救,大家的關係都不好了。
你向我傾銷,我可以向你傾銷,大家互相傷害。很多衝突,都是資本家們為了利益挑起的,根本就不受控製。
在危機麵前,隻有反應最快的企業可以逃過一劫,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庫存變現,及時削減產能。反應遲鈍的企業,就隻有靠實力硬撐了。
要度過經濟危機,大家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戰爭。戰爭可以消耗過剩物資,也可以掠奪財富和市場。
於是,很多國家都遭到了無妄之災。
法國人發起了埃及戰爭、馬裏戰爭、阿爾及利亞戰爭;英國人在發起埃塞爾比亞戰爭的同時,也向突尼斯發動了戰爭。
這和英法兩國關係迅速惡化,有直接關係。相互之間,已經不在相互給麵子,直接就是幹。
按照這個年代通行的國際慣例,誰搶到的歸誰。沒有實際占領前,各國都是有機會的。
奧地利也沒有閑著,在非洲大陸上點燃了戰火,博茨瓦納、坦桑尼亞、肯尼亞等地區都變成了戰場。
中東地區的氣氛也緊張了起來,弗朗茨還在猶豫要不要向阿拉伯半島發動進攻。如果經濟形勢持續惡化,可以肯定奧斯曼帝國又要倒黴了。
歐洲大陸各國關係緊張,非洲大陸打得戰火飛揚,亞洲也沒有能夠太平。中亞四國關係突然緊張了起來,分贓不均導致了這個脆弱的聯盟破裂。
毫無疑問,這裏麵少不了英國人的手筆。中亞四國互相牽製,他們居中調停,有利於他們獲得最大的利益。
為了擺脫經濟危機,歐洲各國也加緊了對日本、中南半島等國家的入侵,其中普魯士王國和德意誌聯邦表現的極為突出。
金邊王朝被普魯士人滅國,馬來半島被德意誌聯邦占據了大半,還和泰隊幹了一仗。
美洲地區相對來說,還算是太平,總體上保持了穩定。不過墨西哥內戰還在繼續,叛軍做大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馬西米連諾一世已經多次寫信,向弗朗茨報怨這個問題。
……
西班牙也沒有逃脫經濟危機的影響,受國內經濟不斷惡化的影響,西班牙政府延遲拖欠軍餉,引發了軍方的強烈不滿。
1868年9月,西班牙加的斯軍營中,迎來了一群特殊的神秘客人。他們化妝成為了運輸後勤物資的馬夫,進入了軍營中。
“普裏姆將軍,伊莎貝爾那個妖婦整天就知道和她男寵宮廷,任人唯親把國內的搞得一團糟。
為了西班牙的未來,我們不能放任她繼續肆意妄為下去了。不然偉大的西班牙,就要被她毀了。”
說話的是西班牙國內激進派“伊拉個”代表布爾喬司,這次秘密進入軍營的目的,就是為了說軍方少壯派普裏姆將軍發動武裝起義,推翻女王伊莎貝爾二世的統治。
形容詞雖然跨越了一點兒,女王伊莎貝爾二世確實不是什麽好君主,糟糕的私生活更是臭名遠揚。
這個年代,要是進行一次世界昏君排行榜,伊莎貝爾二世女王絕對是名列前茅,號稱:歐洲最不受歡迎的女王。
不光是在民間聲譽不好,在貴族中也是臭名昭著。君主圈子裏更是受到了排擠,尤其是歐洲另外的幾位女王看她非常不爽。
總之,她不但拉低了君主的平均智商,還拉低了女王這個群體的整體形象。
軍方對伊莎貝爾二世的不滿也是由來已久,普裏姆將軍這是軍方的代表,負責這次秘密談判。
談判地點放在了軍營中,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普裏姆沒有拐彎抹角,直接開口問道:“推翻了伊莎貝爾二世後,誰來擔任西班牙國王?”
作為一名貴族,普裏姆是天生的保皇派。和大多數國家一樣,西班牙軍隊也是貴族的勢力大本營,也是保皇派的武力擔當。
布爾喬司代表的激進派團體,實際上是君主立憲派的一份子,不然他們也沒有聯合的基礎。
要是換了共和派,普裏姆將軍就沒有這麽好說話了,直接下令抓捕都是正常操作。
“將軍閣下,我們同意你們上次的提議,由霍亨索倫王朝出一名王子擔任西班牙王位。”
王位的問題,一直都是雙方爭議的焦點。解決了這個問題,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
軍方支持霍亨索倫王朝,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擴大權利。容克貴族們的待遇,沒有人不動心,現在機會來了,他們自然不會錯過。
西班牙要實行君主立憲製,國王的權利要受到壓製。國王是誰並不那麽重要,激進派才做出了妥協。
當然由霍亨索倫王朝的王子擔任國王,也是有政治寓意的,這意味著軍方的實力將要擴大。
這是雙方合作的基礎之一,推翻女王伊莎貝爾二世的統治後,激進派可以掌握新政府,軍方自然也要獲得好處。
沒有足夠的利益,這殺頭的買賣可沒有人幹。擴大軍方的權利,就是他們參加這次起義的報酬。
誰都知道軍方權利擴大的後遺症,激進派也不例外,最初他們是反對的。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隨著國內經濟的惡化,他們的幕後支持者們對女王伊莎貝爾二世的統治忍耐達到了極限。
任何一個團體都不可能脫離支持者,不然就是無根之萍。“伊拉個”也不例外,在支持者的壓力下他們決定向軍方妥協。
沒辦法,革命黨造反那麽多次都失敗了,他們也從中學習到了教訓,知道沒有軍方支持,起義是不可能成功的。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普裏姆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後麵的談判可謂是一帆風順,雙方很快就達成了協議。
這就是西班牙革命史上大名鼎鼎的“九月同盟”,軍方少裝派和國內的政治激進派結盟,大家決定聯手推翻女王伊莎貝爾二世的統治。
西班牙人民苦伊莎貝爾二世久已,起義自然要速戰速決了。
1868年9月17日,弗朗西斯科-塞拉落率領加的斯的軍隊發動武裝起義。
起義的浪潮被點燃了,西班牙國內很多變得狼煙四起,普通民眾、貴族、資本家、軍隊等西班牙各階層都要求女王伊莎貝爾二世退位。
見局勢失控,慌亂中的伊莎貝爾二世女王任命何塞侯爵率軍平亂。沒有任何意外,向來任人唯親的伊莎貝爾女王為此付出了代價。
政府軍被叛軍擊敗,弗朗西斯科-塞拉落領導的起義軍直奔馬德裏而來。9月28日,大勢已去的伊莎貝爾二世流亡法國。
突如其來的西班牙革命,打亂了歐洲各國的部署。“革命”這是所有政府都忌憚的話題,為了避免革命蔓延大家都在密切關注西班牙局勢。
弗朗茨也沒有例外,在西班牙革命爆發後,他第一時間召開了高層會議。
最近這些年西班牙雖然沒落了,可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們仍然是列強中的一員。
對奧地利來說,一個穩定、且具備一定實力的西班牙存在,可以牽製一部分法國人的精力,緩解西線的國防壓力。
維也納政府曾多次拉攏西班牙,企圖建立一個聯盟,一起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蘭西。
然而,爛泥始終是扶不上牆的,多次嚐試後弗朗茨死心了。見西班牙實在是扶不起來,維也納政府轉而和法國人結了盟。
有過失敗的教訓,弗朗茨對新生的西班牙革命政權,也沒有多少信心。
沒辦法,這次西班牙革命與其說是在革命,不如說是政變更加合適。
傳統的利益階層並沒有打破,發動這次起義的就是既得利益者,他們隻是不滿伊莎貝爾二世的政策損害了自身的利益。
簡單的來說,就是伊莎貝爾二世改革了。
改革就改革好了,正常情況下貴族們也不會輕易就造反的。偏偏伊莎貝爾二世的改革政策,把各方都給得罪了。
又恰好遇到了經濟危機,國內的矛盾加劇,到了必須要掀泄的時候,這就給起義創造了條件。
現在隻是推翻了一個女王,還有她的政府,換上了一個新政府,本質上西班牙沒有發生改變。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分析道:“伊莎貝爾二世在西班牙的名聲已經臭了,想要複辟是不可能的。
如果法國人肯支持,擁擠她的兒子阿方索王子繼位,還有幾分可能。
不過阿方索王子年齡太小,恐怕無力應對現在的局勢,各方是不可能再讓伊莎貝爾二世攝政的,基本上可以排除掉。
後麵的備選人員很多,排除波旁王朝後,支持率比較高的有:霍亨索倫王朝的萊奧波爾多王子,他獲得了西班牙軍方的支持,不過拿破侖三世應該會反對。
還有伊莎貝爾二世的妹夫蒙特蓬歇爾公爵,隻是他在曾在一次決鬥中打死了恩裏克王子,想要繼位非常困難。
其次是葡萄牙前攝政王費爾南多,據說我們收到的情報,費爾南多對西班牙王位沒興趣。
剩下的候選人,包括前撒丁王室、奧爾良王朝、以及我們國內的幾位王子支持率都不算高。最後花落誰家,還很難確定。”
說完,韋森貝格忐忑的看著弗朗茨,看樣子他是擔心皇帝會強推哈布斯堡的王子繼位。
如果不是祖宗當年定的規矩,讓奧地利一脈喪失了西班牙的王位繼承權,現在的王位爭奪戰哈布斯堡家族支持率肯定不會低。
很遺憾,查理五世定下的規矩讓哈布斯堡王朝奧地利一支喪失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權,這成為了阻礙哈布斯堡王朝重新入主西班牙的最大障礙。
法理依據不足,還有歐洲各國注定反對的立場,弗朗茨自然不可能逆勢而為。
哈布斯堡王朝的幾位王子,能夠出現在候選人名單上,就是人家給麵子了。
“不用考慮國內的幾位王子,當年哈布斯堡王朝分裂的時候就有約定,奧地利一支和西班牙一支沒有互相繼承的權利。
西班牙一脈的哈布斯堡家族已經絕嗣,不然王位根本輪不到波旁王朝,西班牙也不會落到現在這種地步。”
說完,弗朗茨歎了一口氣,這個機會不得不遺憾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