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 大規模空襲的開始
隔著1700米左右,雙方以懸殊的數量,打起了炮戰。
印度排長在卡拉奇戰役時,擊毀過不少巴基斯坦車輛,算是相當地沉著。他使用穩像設備先觀察目標,然後為炮手指示最近的目標。
中國坦克行進速度不快,這樣他在瞄準上並不困難。他緊握周視設備握把的雙手已經出汗。只聽到彭的一聲,長桿彈撞擊外部裝甲的巨大動能,通過剛性連接的炮塔傳遞進來,即使頭靠著軟質的護額墊,也能感受到這股力量的衝擊,以及目鏡中畫面的抖動。他趕緊查看四周,沒有火焰和煙霧,可以確定坦克沒有被打穿。他心中有了幾分底氣,於是繼續將頭貼到穩像指揮儀上,等待開火。
「射擊。」
這輛挑戰著打回去的炮彈,準確地引爆了第二輛99式的反應裝甲,但是無法穿透前面楔形裝甲裝甲。同時他發現,敵人的數量不是8輛,而是10多輛。而那些躲在後方的步兵戰車,也開始向這裡射擊,甚至還有迫擊炮彈不間斷地落下,敵人對面這支合成部隊的規模顯然比這裡的印度部隊大得多。他還不想釋放煙霧後撤,那樣會擋住自己的視線,是時候毀滅99式坦克無法從正面擊穿的謠言了。挑戰者II型的的整個獵殲系統內存在2部記錄器,分別在車長與炮長的觀察設備里,這些設備能記錄下熱像電視儀的成像,如果能擊中目標並使之持續起火,那麼這樣的視頻顯然具備一定的宣傳價值。
在印度排長強迫自己安定下來的同時,坦克內的裝填手,正爆發出驚人的力量,迅速裝填下一發炮彈。
此時,印度排長超越炮手,進行測距。敵人還在接近,裝定距離1640米,他果斷移動準星,對準那輛坦克的炮塔偏下方位置,他知道撞上楔形裝甲厚,那裡有一個窩彈區,隨後開火。
沉重的挑戰者開炮時刻比T72穩得多,他仍然可以在穩像指揮儀的目鏡中,通過炮彈尾部曳光管跟蹤著它的去向,炮彈沿著筆直的彈道,鑽進了楔形裝甲的下放,但是粗短的穿甲彈又一次被彈飛了。他甚至看到了兩團耀眼的光芒從裝甲的左右下方迸裂出去,那是彈芯碎裂的樣子。
「怎麼回事?」
「也許還是太遠。」
顯然線膛炮使用的穿甲彈的動能衰退很快,這在英國人提供的圖表中看得很清楚,大概是長徑比的關係。
那輛中國坦克還在繼續前進,速度又減緩了一些。期間另一輛99式坦克在行進狀態中,還擊了一發,擦著炮塔過去了外面有一些響聲,好像打中了頂部的機槍,還好沒有損毀外部的周視鏡。
如果敵人坦克繼續靠近,挑戰者II型線膛炮在遠距離威力不足的問題,可能會有所緩解,但是敵人在行進間準頭稍差的問題,也會減小。而數量上的優勢,依舊不可撼動的3比1。
看來不是硬拼的時候了,印度排長開始聯絡上級,請求後撤。實際上偵察營的其他車輛已經在敵人火力壓力下,自行向印度邊界後退了。所謂火力偵察,不外乎就是用一部分兵力,試探敵人的反擊,現在已經做到了,繼續在邊境西面保持存在,似乎不可能了。
裝填手還在拚命裝填第三發炮彈,動作不到位,導致了一些磕碰的聲音,速度也較之剛才稍慢了一些,顯然對於常年營養不良的印度士兵來說,自動裝填更加合適一些。
「還是打那兒。狠狠打。」他叮囑炮長,真希望炮彈能鑽進裝甲,將炮塔掀掉。
巨大的炮聲中,炮彈仍然準確命中,但是事實證明,在這個距離上,要擊穿對手是很困難的,無論它有沒有反應裝甲。
黃德興這邊同樣無法在1600米的距離上,擊穿對手露出來的炮塔,他親眼看到了一輛挑戰者被連續擊中了3次,但是毫髮無損,如果情報可靠,挑戰者II摺合均質鋼板的防禦能力,必須在1200米左右,才有把握擊穿。但是他不能等到那樣危險的距離。好在他有第二方案,立即命令炮手換一發尾翼穩定破片殺傷榴彈。在1550米左右距離上,125毫米滑膛炮的精度已經足夠他玩一些花樣了。既然敵人的只露出一個打不穿的硬腦殼,以為這樣就無敵了,那麼有必要將它上面的各種觀瞄感測器,狠狠敲打一下。
「停車。打炮塔上半部分的左邊。」
「明白。」炮長回答道。
挑戰者的炮塔前裝甲有很大的斜度,看著就如同堆積在底盤上的一座小山,較之於楔形的裝甲而言,少了一個炮盾下的窩彈區,但是缺點自傲與,一旦被榴彈擊中炮塔正面的任何位置,爆炸的衝擊波以及破片,會沿著平整的斜面裝甲向上,勢必會破壞感測器。
駕駛員按照指令急踩住剎車。坦克向前輕微點了一下頭,然後挺穩了。這期間,炮穩系統始終補償炮管指向目標。
無論何種坦克,車長以及炮長的觀瞄設備,是坦克上最脆弱的部分,你不可能用裝甲將它們遮擋起來。同時,這些光學設備也是野戰坦克修理所,絕對無法修理的東西(除非拆東牆補西牆),實際上,印度自身都無法生產這些設備。
炮手無法轉身到後面退出炮彈,按照戰場應變需要,他隨意瞄準了一輛正在倒車逃跑的BMP-2,用炮膛里穿甲彈將其打了個對穿。
隨後,他在右手邊自動裝彈機上,選擇裝填新的彈藥,在自動裝彈過程中,他迅速在火控系統上選擇榴彈工況,這是一種速度較長桿穿甲彈慢一倍,彈道截然不同的彈藥。只有用停車后的擾動射擊方式,才把握擊中目標。這種以殺傷步兵為主要目的的彈藥,有3公斤的裝葯以及2000枚劍型破片,即使無法擊穿坦克,也具備極強的摧毀坦克的能力。
黃德興通過電台,要求其餘坦克一起停下,不要繼續靠近冒險。在這個距離上,熱像儀可以很好工作,過了1500米,他不知道哪一方會先佔據優勢。
炮手為了竟可能地靠近炮塔上部感測器,向上修正了一些,隨著橫風數據的變化,這個準星一直在不定地飄動,這種低速彈藥,準頭不是很好。隨後他按下發射按鈕,轟鳴聲中,炮彈以淺淺的弧形彈道飛向目標,可惜沒砸上,落在坦克後方很遠的地方爆炸了。隨後他耐心等待第二發彈藥被推到位。這次他心中有數,修正參考準星移動至稍低位置上。
第2發準確擊中了敵手炮塔,摻雜顆粒狀鋁粉的特殊裝葯,形成了一個溫度極高,持續時間很長橘色的火球,隨即火球迅速熄滅了。暫時看不到效果,不知道對喬巴姆裝甲的效果如何,如果只是鋼製裝甲,這樣的爆炸足夠將動能和熱量傳遞進去殺傷成員。但是黃德興觀察到,敵人的炮管還在轉動。看來至少車長還活著。
5秒鐘后,敵人坦克開始發射煙霧,這些煙霧迅速遮擋住了敵我雙方的視野,顯然它有意退出戰鬥,是要開溜了。
漫天爆炸的煙霧對於熱像儀還是起到了相當的阻礙作用,否則中國坦克,可以的等到對手轉彎或者倒車上坡漏出破綻時,繼續追殺。
林淮生越過王鎮北,直接出現在連長的電台里插手指揮,他要求坦克部隊不要在夜間太過深入,於是坦克連放棄了追擊的機會。這次交手,他想要的只是試探敵人新部隊的鬥志以及新武器的效能,並不是打過邊界。
延伸打擊的任務原本是交給炮兵的,但是由於後面的巴基斯坦部隊,仍然無法獨立殲滅已經潰散的印度第9師的幾個團,林淮生不得已,午夜前又將炮兵投入到了後方作戰,現在肯定趕不及過來了。
戰場上,所有的印度戰車都在釋放煙霧,他們將自己遮蔽起來徐徐後退,有一些步兵戰車撞到了一起。
這期間,雙方的對射仍然在進行,有1輛99式坦克如猛虎如羊群,奮力追殺步兵戰車,但是敵其行走裝置被BMP-2的30毫米機炮打壞,前置誘導輪在被這種小口徑火力連續擊中后損毀,顯然敵人陣中也有一些非常有頭腦的傢伙存在。這樣的輕微損傷,使得坦克無法維持正常的行駛,最後履帶又被一枚炮彈機會,坦克停在了戰場上。
印度的坦克排損失更嚴重,有2輛挑戰者,車體被榴彈嚴重毀傷,僅保持行走能力。他們在煙霧以及友鄰車輛的掩護下,緩緩退過邊界。其他印度偵察營的戰車,也借著煙霧逃了回去。可惜沒有能夠徹底摧毀一輛,這種坦克的防禦能力,還是給各級中國指揮官留下了深刻的映像。當然王鎮北多少覺得有些遺憾,這種正面對正面,火炮對火炮,不許越界穿插的愚蠢戰法,是林淮生強加給自己的,他通過觀察,已經想好了今後以發揮機動能力為主的作戰方略。
凌晨3點,交火徹底停息下來,最後只剩下印度邊界附近停著的,大約20輛燃燒的戰車。
天亮時分,戰場上硝煙仍然沒有消散。王鎮北派來的坦克救援車,開始按部就班地進行回收作業。此時印度方向的122毫米榴彈炮,開始進行猛烈的炮擊,企圖阻撓救援工作。從戰場收集到的情報看,印度的這支部隊確實來勢兇猛,這一夜間,已經將拖曳火炮部署到位了,不過想要阻擋進攻,這支兵力還太單薄。
印度第4裝甲師的前沿,不停地發射小型無人機,試圖對襲擾的炮火進行修正,但是中國軍隊的幾輛輪式單管自行高射炮及時趕到,將大大小小的無人機擊落。這些8輪35毫米高射炮沿公路,連夜快速挺進到位,隨後在一輛裝備戰場監視雷達的95式防空指揮車的指揮下,填補到前線防空線上的一些缺口處,徹底堵死了印度無人機的偷襲路徑。
最終,損壞的坦克被拖回了後方,只是更換損壞的誘導輪和履帶的小問題。而印度方面的損失則大得多,被摧毀光學設備的戰車,註定無法繼續參加戰鬥了。
林淮生沒怎麼管前面的戰事,他知道現在形成了一個短暫的對峙,但是這並不是實力消長的結果,如果敵人認為戰線可以就此沿著邊界穩固下來,那是林淮生求之不得的。他後面有12萬生力軍正在趕來,雖然亂糟糟,但是人數眾多。他希望這些部隊,能夠在圍殲被分割包圍的印度第9師殘部的戰鬥中找到自信,可惜一晚上打掉了上萬發各種口徑的炮彈,第9師殘兵敗將竟然適應了巴軍慢吞吞的攻勢。
情急之下,他不得不將王鎮北的直屬炮兵又調轉炮口進行支援,現在總算是快解決了。
林淮生現在才能騰出手來,開始梳理新的戰鬥,第一步是利用空軍襲擊敵人的部署在淺近縱深的雷達和火炮陣地,這些目標大部分處於機動中,戰機需要等待,所以很適合新部署到這片戰場的殲10C戰鬥機,這種飛機的航程較之以往的殲10戰鬥機要長不少,載彈量也有所提升。
中印之間的新一輪談判,將在北京時間,今天中午開始,還有幾個鐘頭。而旁遮普的地面戰鬥將在大約同一時間展開。中國軍隊緊握戰爭主動權,選擇在邊境停下來,不是為了讓敵人喘口氣,而是為了將敵人對戰爭節奏的不適應,繼續傳遞下去。當然在政治上,此舉也足以狠狠打擊卡汗的政權。
大批的戰機不間斷地升空,第一波攻擊以衛星制導炸彈為主,攻擊目標位王鎮北突擊后,留在身後的一些逃跑不急敵軍,以及仍有重兵把守的城鎮。
戰機利用巴基斯坦後方的近十座機場起降,印度以及阿富汗的北約軍隊,無法監視到大部分飛機出動。
宋寧在空中劃定了集結區域和加油區,掩護機群不時做出佯動,引誘敵人雷達跟蹤,而盡量讓那些攜帶著炸彈的飛機,在稍後位置,處於隨時待命的狀態,他努力讓這次空前規模的空中大作戰,井井有條起來。
高空中的電子偵察機,隨時監視並記錄著前沿的每一次異常對空開機,宋寧坐鎮的指揮機進行任務分配,他從未指揮過這麼大的陣仗,不過印度空軍的不敢應戰,使得指揮還算有條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