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雷霆反擊> 697 揚長避短的戰鬥

697 揚長避短的戰鬥

  完全按照賀凡的預測,10多輛追擊坦克不自覺地呈扇形分散開來,射擊的屢屢不中促使這些坦克的車長開始急躁,指揮官本人或許更加急躁,那名指揮官應該很清楚,目前的態勢,東面的步兵戰車未必能擋住99坦克多久。而他應該認為自己這邊還佔盡優勢,數量上的和質量上的,中國坦克只有被動後退的份兒,如不能迅速決出勝負,他將面臨被包圍的危險。


  美軍上尉並不知道,自己在與一名旅一級指揮官作戰,所以也不會知道,這名指揮官可以毫不含糊且迅速調集後方火力在一個方向上實施打擊,這也是讓他納悶的地方,他在這個鳥不拉屎的破地方,連調動幾架無人機都十分困難,而對手的火力支援竟然來得又快、又狠,完全主導了信息化戰場。


  中國坦克仍然沒有釋放煙霧並轉身逃走,這些坦克以炮射導彈對敵人實施反擊,這些導彈速度緩慢,且尾部火焰在昏暗的黎明時分很容易被觀察到,不過這些缺陷帶來了額外的優勢,大部印度坦克過早地放出煙霧並進行規避,大大破壞了美軍上尉快速逼近的戰術意圖。這會兒藤田上尉只能通過數據鏈觀察自己的隊形了,然後通過幾名美軍排長傳達意圖,命令也不能過分複雜。不出意外,戰鬥會在幾分鐘內變成各自為戰的局面,不過他對M1坦克單打獨鬥的能力,並不懷疑。


  東部的2個連的美製步兵戰車,開始與偵察營的坦克連接觸,雙方同時在大約4.5公裡外觀察到了對手。中國指揮官利用坦克的機動能力,以及對地形的充分掌握,包抄那些戰車,美製的2型步兵戰車過大的重量,導致其單位功率稍弱,其機動能力與99式坦克相較低了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即使是較輕型的M3騎兵戰車,也不足以在複雜地形上跟蹤坦克。


  中國坦克具備充分的作戰經驗,使得其第一時間就分散開來,而對手只能被動應戰。


  某種程度上,步兵戰車薄弱的裝甲,使得其乘員在對抗坦克時,心理上處於絕對的劣勢。這場由於突然出現的敵情而導致的倉促戰鬥,使得鐵路沿線的整支美械部隊一直來不及很好地集結,甚至還存在著指揮權混亂的問題。對於這支部隊而言,其處境較之在火車站失蹤的先頭部隊稍好一些,至少還能反擊,但是真正的災難也才剛剛開始。


  M3騎兵戰車即使機動性能略好,與M2一樣,在遠距上只有陶式導彈可能威脅到坦克,陶式導彈的威力遠大於中國坦克使用的炮射導彈,但是在黎明時分,很難長時間跟蹤到地平線上時隱時現的目標,反坦克導彈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穩定的跟蹤,而對手老練之極,根本不會給他們這樣的機會。


  大約30輛步兵戰車,也由一名被突然被推到指揮位置的美軍顧問進行指揮,他面臨著同樣指揮不靈的問題,此刻利用地形靠近的中國坦克群,則如同一群狼,在東北兩個方向上慢慢逼近對手,但是並不急於下手,似乎在試探對手的反應,同時在等待什麼時機。


  一輛行進中中國坦克突然躍上一個顯眼的制高點,驚恐中的步兵戰迅速將注意力集中到它頭上,激光測距表明,敵人已經靠近到了3000米範圍內了,這當然不是一次無謀的冒險,而是狼群進攻試探的第一個步驟,坦克連長就是要看看敵人的反應和驚慌失措的程度。


  制高點上的坦克車長和駕駛員都將頭伸了出來,他們需要大範圍觀察對手的動靜,面對亞音速飛行的反坦克導彈,他們很有底氣做一次這樣的挑釁,當然如果漏看了某個角度飛來的導彈,那就吃不了兜著走了,不過這些坦克手也不是第一次這樣故意招惹對手了,完全知道分寸在哪裡。


  坦克炮手試著對一輛敵人戰車進行瞄準,但是沒有射擊,儘管他有五六成把握在這個距離上打中敵人戰車高大的側面,但是開炮容易使得車長分心,於是坦克就這麼與對手僵持了10秒鐘,直到看到大部分對手以中等偏慢的反應將炮塔轉過來。


  車長屏住呼吸,心裡默數著10個數字,實際上他真的有一些喜歡上了這樣的刺激場面,但是他知道,出風頭的時間畢竟為限,到時候不論對手開火與否,他都將倒車下坡。


  數到8的時候,終於看到了2個無聲的光點飛向自己,另外有一門大毒蛇噴射的火舌,也慢慢向自己這邊蓋過來。


  目的達到,他下令後撤。他倒車下坡的功夫,又有3輛敵人戰車發射了導彈,但是這些導彈註定了趕不及迅速從視野中消失的坦克。


  敵人從做出反應到實施還擊,用了大約20秒,這還不計算,導彈隨後將要飛行2.8公里上飛行的大約10秒鐘,對於打過硬仗,經驗超群的中國坦克手而言,一切簡直就是慢動作。這意味著,即使在1.5公里內,坦克也可以大膽地實施停車打擊,然後全身而退,當然前提時,必須掌握好地形。


  坦克指揮官,連繼續利用地形向只能做一些簡單直線機動的敵人集群靠近,連長不時轉動周視儀觀察越來越亮的東方地平線,顯然日出的時間就要到了,如果有一些額外的優勢可以利用,為什麼不用呢?


  步兵戰車能否單獨對抗坦克,這在軍事理論上一直有所討論,海灣戰爭中曾經有過一些利用夜視儀摧毀坦克的先例,使得這種看法佔據上風,甚至有人認為,在新的軍事變革中,裝備反坦克導彈的輪式戰車同樣可以對抗坦克,而坦克本身將面臨淘汰;最終獵殲火控和熱像設備被裝上了步兵戰車甚至輪式殲擊車,似乎取代坦克的勢頭不可阻遏。但是在賀凡兩個月後撰寫的,後來成為裝甲兵教材的報告中,引用了本次戰爭的一系列實踐,表明在大部分地形的對抗上,形勢對坦克更有利,前提是,雙方在夜視和信息系統上不能存在代差。


  有經驗的坦克指揮官,可以充分利用機動,爭取有利地形,而這樣的優勢最終將壓垮對手,而步兵戰車的指揮官即使有足夠的經驗識破對手企圖,也無法彌補先天的,機動、防護、火力全方位的劣勢,而最致命的火力的劣勢,體現在反坦克導彈的低速度上,即使有一些步兵戰車的單位功率不輸坦克,也仍然必須面對這個問題,在兩公里距離上,坦克完全來得及射擊然後退卻。賀凡從實踐以及理論高度,將拉姆斯菲爾德企圖滅絕坦克的謬論,徹底清楚掉了。


  一輪朝日噴薄而出,這對於被動選擇戰場的步兵戰車而言,這是最糟糕的時刻,所有的光學觀瞄設備,無論是微光的、熱像的還是白光的,在這一刻都將作用大減。但是這個時間將持續很長,長到對手足夠射擊很多次。


  中國坦克仍然在利用起伏地形,跳躍著靠近敵人。即使氣象情報不夠準確,但是憑藉合成孔徑衛星以及高空無人機的重點偵察下,賀凡的部隊對進軍路線上的地貌掌握,遠遠超過有美國情報支持的印度。這並不是技術上的優勢,而是掌握戰爭主動權,可以自主選擇戰役方向的一方,特有的,無可取代的優勢。


  每一個車組都選擇了可供進退的有利地形,在自己掌握的時間進行攻擊,這種戰術對地形的要求不高,只要有一個略高於坦克,可以開上去的緩坡就行,他們從停車搜索目標,到實施攻擊的時間大約需要15秒,有無人機或者車長提前下車偵察則更快些,而這段時間敵人無法有效反擊,超過這個時間,將會面臨危險的。


  一些坦克開始展開炮擊,另一些因為俯角不理想,迅速倒退下來,然後選擇其他的射擊位置,但是可以自由選擇開火陣地本身,已經體現出了絕對的優勢。


  美軍指揮官早就看出了敵人接近的意圖,但是似乎沒有破解的辦法,及時的日出導致了他無法很好地觀察東面,第一輪打擊從東面展開。6輛中國坦克從1800米至2500米的距離展開射擊。


  這些目標遠比印度陸軍常見的BMP—1或者2型戰車容易擊中得多,無論是從正面還是側面。通常,中國炮手在面對BMP戰車時,必須小心修正一下彈道,自動裝表的工況下,炮彈很容易擦著車體飛過,但是修正過度,則容易掉在地上,稍有橫風,就不可能在遠距離上擊中俄制步兵戰車的炮塔。但是這些美軍戰車尺寸要大得多,甚至比所有的印度坦克都要高,當然還有與bmp-1同樣不堪一擊的裝甲。


  大部分戰車被擊中時,它們要麼還來不反擊,要麼導彈還在空中。當第二輪射擊結束,已經有7輛步兵戰車被摧毀,這導致了部隊完全失去了指揮,。美軍指揮官終於領教到了他的同行們經歷過的部隊失控的噩夢,他手下大部分印度車組,比他們的洋指揮官更先看出了必敗的苗頭,並且他們逃離戰場的方式不是掉頭撤離,而是乾脆棄車而逃,作為經歷過不少敗仗還能生還的印度軍人,他們對如何逃生是自有一套的。


  戰鬥很快從僵持,演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犀利的坦克炮在2000米內停車狀態下,對與布萊德利這樣低速行駛目標的命中率,超過六成,對停止不動目標的命中率高大八成,而敵人卻根本無力反擊。


  東面的勝利,攪得3公裡外,自以為勢頭良好的藤田上尉心煩意亂,他注意到自己的側翼出現了巨大的空擋,目前他最前鋒的坦克已經將雙方的距離從4公里縮短到了1800米,似乎很快就可以收拾到正面敵人,這使得他又不甘心認栽退出戰場。他的隊形已經混亂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大部分坦克的間距從追擊時的70至100米,擴大到了200米至1公里,唯一的好處是敵人的炮擊停止了,大概是因為目標太分散了。正面敵人始終很有章法地後撤,一半的坦克利用煙霧掩護,移動到了側面騷擾,另一半則繼續倒車,併發射了3至4輪炮射導彈,以及至少2輪穿甲彈,來拖延時間,並且很有效。在敵人的攻擊中,已經有2輛坦克被這種導彈擊中,並損失了一輛。這使得藤田上尉很難集中火力,而命令的下達則總是被錯誤理解或者延遲執行。是否立即掉頭逃回庫爾賈?現在或許還有選擇的機會。


  一枚炮彈重重擊中了M1A1的正面裝甲,但是沒有擊穿。


  「放心,他們就算在500米內也無法擊穿我們。」上尉自信說道,試圖穩住自己的印度車組, 敵人在低速倒車狀態下,火炮更容易穩定,不過坦克的正面裝甲還是可靠的。


  他的炮手也沒閑著,但是已經浪費了3次射擊機會,他希望這一次能準確些,到目前為止,他的所有車組只報告了2次超過2公里的命中,但是都沒有觀察到擊穿,對方坦克仍然行走自如。藤田一直在留心測距數字,已經到了1750米距離,顯然是有把握了。他大喊著讓炮手開火。


  一聲巨響,他緊貼著穩像觀察彈道,這一次的瞄準完美無缺,炮彈筆直飛向目標,如果擊中,貧鈾穿甲彈的威力足夠讓敵人知道敬畏。他看著炮彈直接命中了敵人正面裝甲,騰起了一片白霧,等了一會兒,什麼也沒有發生,並沒有看到從座圈接縫處竄出火苗,目標甚至還在倒車。


  「我就知道打不穿。」


  印度炮長用英語嘀咕了一句,似乎對這種情況司空見慣了,他對貧鈾穿甲彈沒有概念,無法理解此刻美國車長的沮喪和驚恐。


  藤田下令全體做最後2次射擊,然後釋放煙霧,調轉車頭撤離,他認為這樣的部署可以讓中國坦克搞不清自己的狀況,不敢貿然反擊。無論如何,他在速度上還有一些優勢,希望可以藉此,迅速擺脫危險,但是在他掌握的情報中,中國坦克裝備的毫米波雷達,是某個主動防禦系統的一部分,而非戰場監視感測器。


  敵人開始一起釋放煙霧,賀凡就知道他們要跑,之前他們的行動沒有這麼統一過,顯然是通過簡單無歧義的命令,而進行的動作,這樣的命令,應該來自於最高指揮官。


  他利用毫米波雷達可以準確地看到對手速度的變化,這部雷達可以看到所有的十幾輛坦克,包括損壞地停在原地不動的,並且可以通過數據鏈,向周邊的部隊傳遞戰場態勢的變化信息,所以他在第一時間,就緊追上去,如果敵人又回來,他也可以第一時間反擊,大不了再退。他在顯示器上將要求優先追殺的,位置最孤立的目標指點出來,各車組自行編組,立即投入到追擊當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