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伐清> 第五十三節 擒賊

第五十三節 擒賊

  要返回湖廣的浙江士兵雖然有人統領,但這些軍官威信不高,缺乏戰鬥經驗,更對湖廣一帶的地形全了解,鄧名不可能不派人協助。琢磨了一番,鄧名覺得自己手中最可靠的軍官當屬趙天霸疑,此人見多識廣,在數省闖蕩過,而且膽大心細。於是鄧名就把趙天霸叫來,讓他帶上幾個衛士,為這些浙兵充當嚮導。 

  一開始趙天霸顯得有些不情願,但聽鄧名解釋說他是最得力的人選后,就同意負責這件工作,不過看得出來他十分勉強,離開大營時還嘟噥了一聲:「又是我!」 

  這句話聽得鄧名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他不記得以前交給過趙天霸類似的工作啊,這個「又」字是從何說起呢? 

  現在跟在鄧名身邊的十九名衛士,其中十七人都參與過昆明之戰,他們的名字也都在公開信中出現過,唯一的麻煩就是有不少人改了名字,需要向好奇的浙江將領說明他們是公開信中的哪一位。雖然需要多費唇舌,但他們得到的敬意一點兒也不少於周開荒,武保平向浙軍將領說明自己就是武三后,同樣獲得了一堆真心實意的「久仰」之聲。甚至就連穆潭的名氣都要比趙天霸響亮,因為在那封自稱刺殺胡全才的公開信中,鄧名又把自己衛士的名字列舉一遍,穆潭也榜上有名,只有趙天霸驕傲地拒絕了,稱他不願意冒認功勞。若是有不明緣由的人好奇地問起經過時,趙天霸也不會稱此事純屬虛構,只是說自己沒有參與這場行動。 

  「你們沿著長江先去安慶府,安慶府我來時問過,城內沒有多少兵馬,只要小心謹慎,應該可以安全通過,然後從安慶府境內直接進入黃州府。」鄧名在分手前囑咐浙軍的將領們,千萬不要走九江這條路,而他給的理由是:「黃州府、德安府的韃子都去武昌了,地方上根本沒有留守兵力,只要你們進入湖廣就好辦了。」[ 

  很快浙軍就打起全軍西進的旗號,浩浩蕩蕩地從蕪湖出發,向湖廣開去。 

  而在此時,安慶府雖然沒有等到江西綠營的援軍,但卻有一隊湖廣的船隻開到。 

  「我們是岳州綠營,還有洞庭湖水師。」前衛帶著印信到安慶府求見知府,見到當地的官員后立刻報告道:「奉湖南巡撫之命,我們前來馳援南京,還請酌情撥給軍糧。」 

  「你們怎麼才到?」見到使者后,安慶府的官吏都感到有些奇怪:「你們的前哨已經過去好多天了。」 

  雖然湖廣那裡局勢也很緊張,安慶這邊也聽說張長庚為了減緩明軍的攻勢,甚至大肆給地方豪強加官進爵,讓他們出兵出力去與明軍交戰。不過在南京遇險后,清廷還是要求張長庚把洞庭湖水師優先發往南京,盡量擠出兵力以確保南京安全。 

  看到來人呈上的印信、告身後,安慶立刻就意識到這是張長庚派來的象徵性部隊,以水營為主,雖然號稱有八千人馬,但估計都是輔兵、水手,頂多只有千多勉強可以參與陸戰的甲兵。 

  「我們的前哨?」荊州兵的使者顯得有些迷惑:「我們奉命從武昌出發后,一路不敢耽擱,在九江也沒有停留、休息,拿到撥給的軍糧就立刻出發了,哪裡還有前哨。」 

  「有啊,不到十天前過來了一隊騎兵,共有二十人,也是你們荊州水營的,沒錯,拿著的也是洞庭湖水師的腰牌,是一位胡把總。」見使者還是一副茫然的樣子,接待的官吏進一步啟發道:「胡一刀,胡把總。」 

  使者想了一會兒,突然表情嚴肅起來,急忙問道:「二十人?能形容一下那位胡把總的裝束嗎?還有與他隨行的人的樣子。」 

  …… 

  武昌,湖廣總督衙門。 

  今天,武昌知府又急匆匆地帶著捕頭來找巡撫大人,對於這個知府張長庚是有很多不滿的。周培公剛與明軍達成秘密出售武器的協議后沒兩天,知府就來緊急求見,說是他發現長江上好像有明軍在進行秘密活動,似乎明軍的船隻和水營連續兩、三天總在夜間偷偷越過武昌,他們分成好幾批顯然是想掩人耳目,可能打著從後面偷襲武昌的主意。這個報告當然把張長庚嚇得不輕,以為明軍要毀約攻城,急忙全城戒備,鬧了好幾天,結果什麼動靜也沒有,證明是虛驚一場。 

  遭到張長庚一通臭罵后,知府報國之心仍然不死,對巡撫大人打造兵器、盔甲一事總是指手劃腳,說張巡撫打造甲兵的成本太高、花費的材料太多,一定是被工匠們欺騙了;還自告奮勇要去工所監工,聲稱同樣的人力、物力,他能夠把產量提高到現在的三倍以上。結果被張長庚一通冷嘲熱諷,毫不客氣地給趕走了。 

  今天知府又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見到張長庚后就大叫起來:「巡撫大人,大事不好!」 

  「又怎麼啦?」張長庚拖著長音問道:「又發現賊人潛越,還是發現有人盜賣生鐵、偷懶耍滑的真憑實據了?」 

  知府站到一邊,回頭沖著武昌的捕頭說道:「還不速速稟告巡撫大人?」 

  「喳。」那個捕頭急忙跪下,帶著一絲得意的表情,向張長庚報告道:「五天前小人發現有一群行蹤詭秘的人,小人不敢打草驚蛇,就偷偷尾隨監視,發現這些人大量購買黃金。小人心中甚是奇怪,就加倍留心,結果發現不止這幾個,有好幾隊人在城中活動,每日都偷運進大量白銀,換成黃金后再偷偷夾帶出城。」 

  張長庚本來一副漫不經心的表情,聽到這裡表情也嚴肅起來,向前探了探身子,關注地望著那個捕頭。 

  見巡撫大人來了興趣,捕頭心中更是得意:「武昌城內金價多年來一直穩穩的,一兩金子兌十一兩白銀從來沒變過,但這半個月來,就已經漲到了一兩金子能兌換十三兩白銀了,而且不僅武昌如此,小人前天打聽了一下漢陽的行情,都已經漲到一兩金子能兌十五兩白銀了!」[ 

  捕頭報告經他仔細觀察,那些來買黃金的人十有八九和明軍有關,雖然不知道對方為何會收購大宗黃金,但捕頭不敢怠慢,急忙向知府密告:「這些人出城、入城,都有本地縉紳掩護,而且把這麼大量的金銀財物夾帶出入,小人斷定捕快中也一定有內應,因此小人沒有告訴其他的捕頭,就連手下的捕快此時也都不知。」 

  鄧名留下的黃金根本不夠償付應付給張長庚的回扣和收買經費,儲備告罄后明軍就四下收購黃金,可荒郊野外哪裡去找那麼多金子,只好不停地派人化妝進城,從武昌、漢陽的各處商家購買。 

  「此人做事十分謹慎。」武昌知府接過話頭,對張長庚稱讚道:「他就來向下官一人報告,連下官衙門中的小吏都瞞過了,這裡有一份掩護賊人的本地縉紳名單。」說著知府就掏出一張紙,遞給張長庚:「參與的人數眾多,觸目驚心啊。」 

  張長庚匆匆把名單拿過去細看,知府沒有退下而是順勢又湊前一步,蠻有把握地給湖南巡撫分析起來:「下官已經算過,若是想讓金價上漲如此之多,肯定不是小筆買賣能做到的,賊人至少已經購買了數萬兩,甚至五萬兩以上的黃金!」 

  「賊人要這麼多黃金幹什麼?」知府進一步理道:「必定是要用來行賄武昌、漢陽的官吏,與他們私通款曲,下官懇請大人速發……」 

  「胡說!」張長庚毫徵兆地大吼了一聲,把手中的名單撕扯了個粉碎,對武昌知府的分析理也是充耳不聞,指著還跪在下面的捕頭大罵道:「黃金是能吃還是能喝?你要說賊人收購大量糧食,本官說不定也就信了,他們收購這麼多黃金,是嫌銀子多的沒地方花嗎?而且賊人哪裡來的這麼多銀子?再說這名單上的都是本地知名縉紳,他們滿腔忠君愛國之情,本官知之甚深,你這賊休要血口噴人。」 

  「大人……」武昌知府還想說話。 

  但張長庚根本不給他機會,大喝一聲:「來人啊,把這個誣陷忠良的賊子給本官叉了出去,打!往死里打!」 

  如狼似虎的總督府衙役一擁而上,把喊冤不止的捕頭拖出大堂,張長庚怒氣未消,繼續責罵知府:「現在夔東賊人就在漢陽以北,正是全城上下一心,同舟共濟之時。剛才這奸賊分明是想混水摸魚,首告幾個家境富裕的本地縉紳以豪奪他們的家財。你怎麼如此糊塗?若是被這奸賊得逞,武昌豈不是要士民離心,給夔東賊以可乘之機了嗎?下去,下去,此事再也休提,切勿走漏了風聲,讓縉紳寒心,否則本官唯你是問!」 

  轟走了武昌知府後,張長庚就命令心腹去把周大才子,還有武昌馬軍提督的老丈人請來——剛才這老縉紳就在名單的榜首。 

  二人聽張長庚敘述完經過後,均是大叫「好險」,隨後老縉紳一臉不滿地責備周培公,覺得他遲遲不去收買知府未免也太過冒失。這回輪到周培公大叫冤枉,知府本來就是河南人,沒有本地鄉情,還一門心思地想為滿清朝廷立功好向上爬,周培公哪裡敢透漏風聲給他。 

  張長庚也證實了周培公所言不虛,之前湖南巡撫也派人去送過錢,當然借口是本地縉紳捐助眾多,武昌知府工作勤奮所以應當獎賞。可是武昌知府眼下最關心的是前程,而不是什麼錢財,所以辭掉了張長庚的這份賞賜,說什麼不如用來獎賞士卒、打造武器。 

  聽完后老縉紳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捻著鬍鬚問道:「這廝難道就從未有過什麼枉法之事么?」 

  「老先生高見。」周培公恍然大悟,他馬上對張長庚說道:「他例錢從來都是拿的,學生這就去找證人。」 

  「不可,」老縉紳馬上表示反對:「貪贓只是小過,現在漢陽北面的明……的賊人可還沒退吶,難道你要讓巡撫大人用貪贓的名義在這個時候參他一本么?」 

  張長庚呵呵笑起來,連連點頭,對周培公笑道:「老先生的意思是,若是這廝私通賊人,意圖獻城,本官當此危機關頭,就可以先斬後奏,把他拿下。」 

  「學生愚鈍,學生明白了。」周培公馬上起身謝罪:「學生明日就去尋找他勾結賊人的真憑實據。」 

  「一定要做成鐵案。」老縉紳囑咐道:「往來的書信要多,要明白誤,賊人頭目對這廝的稱呼要親近,不要給巡撫大人日後留麻煩。」 

  周培公走後,老縉紳和張長庚又閑聊了一會兒,既然今日這事是因為金價而起,老縉紳就順便建議道:「現在金價不錯,若是巡撫大人有什麼親朋好友有黃金出售,正是好時候。」 

  張長庚思索了片刻,搖頭笑道:「且再等幾天不遲。」 

  …… 

  安慶。[ 

  池州那邊傳來消息,說是蕪湖浙軍全軍西進,明軍聲勢浩大,每晚連營數十座。池州府只有幾百綠營步兵,本來還以為浙兵不堪一擊想去撈些功勞,但不想上萬浙兵呼啦啦地沖了過來,雖然沒有幾個有盔甲,但人人都是一副拚命的架勢。見狀池州綠營二話不說掉頭回城,進城后就把城門都堵上了,派使者通知安慶,要他們這邊設法堵截。 

  雖然明知浙軍有流竄入湖廣、與夔東軍合流的意圖,但安慶綠營的精銳同樣早就去南京了。雖然比池州強些,目前安慶城內還有兩千多綠營,但兵甲齊全的也就是一半,騎兵一百多人,怎麼看也不像是能獨自擋住幾萬浙軍的樣子。 

  荊州水營本來拿到糧草就要啟程,但安慶得到消息后就通知了他們。雖然不認為這群看上去和流寇異的浙軍有攻下安慶的本事,但所謂有備患,安慶方面覺得荊州水營若是肯留下協助,不但能夠確保安慶的安全,而且還可以掐斷水路,如果浙軍不得不從陸路繞城而過的話,荊州水營加上安慶守軍也有機會留下一部分明軍。 

  接到消息后荊州水營果然沒有立刻動身,安慶方面說的不錯,現在南京已經解圍,他們趕去也沒有任何的功勞,還不如在這裡設法斬殺一些明軍,也算是沒有白跑一趟。 

  下了這個決心后,湖廣兵就登陸上岸,在安慶邊上紮下營寨,安慶的守將去友軍營地聯絡時,被這些湖廣兵的軍容嚇了一跳。 

  本來守將以為張長庚只是為了應付差事才派這支軍隊來的,不想其中真有三千上下的披甲,五千輔兵也都是身強力壯,把營地整理得井井有條,工作時配合得十分默契,一看就不是臨時抓來湊數的農夫。 

  統帥這八千荊州兵的統帥也姓胡,大名胡老小,最初安慶守將一聽到這個名字時,就猜到他是個地方豪強,因為湖廣形勢緊張才被張長庚賜予官身。對方的官職告身也證明了守將的判斷,不久前胡老小才剛剛得到岳州副將的職務和印信,大概也是因為時日尚短,所以才沒來得及改個正式點的名字。 

  雖然看到這支軍隊有戰鬥力讓安慶守將感到很高興,但他在暗暗感嘆張長庚厚道的同時,又開始擔憂這個豪強土包子能不能控制得住這支軍隊了,而且守將也有些迷惑:為何會讓一個初來乍到的人指揮荊州的強軍。 

  不過見到胡副將后,安慶守將的疑惑也就煙消雲散了,胡老小看上去很年輕,也就是三十歲上下,但身上頗有勇武之氣,就好象曾經指揮過千軍萬馬一般。得知數萬浙軍逼近后,胡老小在桌面重重地拍了一下,大喝一聲:「幾萬海逆,哪裡夠本將殺的?」 

  胡老小拍案時的氣勢,讓安慶守將都楞住了,對方威風凜凜,言語聲中滿是金戈之音,讓人油然而生敬佩、傾倒之情。安慶守將心中讚嘆不已:果然是天生將種,難怪張長庚會放心把大軍交給此人。 

  不過相比神威凜凜的胡老小,他部下的表現就寒磣多了,斥候頭目回報的時候安慶守將也在邊上旁聽,一開始對他們的表現還非常滿意:胡老小手下的斥候把周圍地形、地理偵探得一清二楚,短短一兩天內對周圍地勢的熟悉程度就不比安慶本地兵差太多了。但還不等守將誇讚胡老小的斥候精幹,就聽到那個頭目又沒頭沒腦地彙報了一句:「將軍,安慶說一門親事大概十五兩銀子就夠了,比咱們那邊可便宜太多啦。」 

  這話讓安慶守將啼笑皆非,要是斥候關心、關心糧價也不算大錯,這打聽媳婦的價格叫什麼事呢?而且守將覺得十五兩買一個農家姑娘也不算很便宜,難道湖廣那邊婚事很貴么?不會吧,按說江南應該比湖廣物價高才對。 

  本來安慶守將還想以本地軍為主力,客軍輔助,但見過胡老小還有他的軍隊后,守將立刻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力主以湖廣兵為主力,安慶本地軍從旁協助。胡老小也不辭,慨然接過了主帥重任,他提出的主張就是迎頭痛擊,在城外野戰擊潰浙軍,不讓一個明軍得以逃去湖廣。 

  這樣的主張也在安慶守將的意料之中,換他若是有胡老小麾下的強軍在手,也絕對不會再去考慮什麼堅守城池、尋找機會截殺明軍后隊了。對面的浙軍雖然人數不少,但是根據偵察所知,他們明顯沒有多少盔甲,武器也遠遠稱不上精良,大批人手裡拿著的都是木棍、木矛。 

  現在胡老小有八千士兵,其中三千甲兵,安慶還可以提供一千披甲和同樣數目的甲兵,他們的甲兵至少也都有把鋼刀。浙軍那邊看起來旗鼓也較凌亂,好像不比山賊土匪的組織性好多少,一萬清軍殺出去把他們一網打盡便是。 

  等浙兵靠近安慶紮營后,胡老小就邀請安慶眾將把軍隊移出城外,然後去他軍中議事。 

  安慶眾將趕到胡老小的中軍后,對方立刻把打算說出:「本將打算擒賊先擒王。」 

  「高見。」安慶守將贊道,若是能一舉擒獲賊首,那當然贏得更輕鬆,損失也會微乎其微,不過他現在最想知道的是如何做到這一點。是陣前奇襲,還是趁夜劫營?不過陣前奇襲並非易事,而趁夜劫營同樣需要仔細偵察敵方的部署,以確保能夠對敵人的中軍帳做到一擊必中。 

  安慶眾將也凝神屏息,等著胡老小的下文。 

  「本將計劃把賊首統統騙到軍中,然後把他們盡數拿下。」胡老小繼續介紹他的計劃。 

  「高……高見。」安慶守將嘴上依舊稱讚,不過心裡卻是懷疑:對方也不是傻子吧?如何能騙來軍中,還盡數騙來! 

  「不知胡將軍打算如何把賊首們都騙來呢?」有個安慶的將領道出了心中的疑惑,在他看來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他們已經來了。」胡老小微微一笑,接著大喝一聲:「帶上來。」 

  隨著這聲大喝,三個明軍昂首闊步而入,全副武裝的荊州甲兵跟在他們身後,等他們進營后就密密麻麻地站在帳外。 

  為首者面對著滿營的目光,面懼色,朗聲說道:「吾乃錦衣衛千戶趙天霸。」 

  安慶守將皺眉思索片刻,沒有回憶起任何和這個人名有關的消息來,在心裡下了判斷:名之輩。 

  「胡立濤。」另外一個明軍跟著說道:「大鬧昆明的胡二七就是我。」 

  「我乃姜楠,昆明格斃洪承疇,鍾祥斬殺胡全才,我都有份!」為首者身後的另外一個明軍也跟著報出家門。 

  「啊!」 

  隨著這兩個名字報出,頓時滿營驚呼,安慶守將一躍而起,向後跳出兩步,把椅子都撞翻了。所有的安慶將領都全神貫注地防備著胡立濤和姜楠,再沒有人看趙天霸一眼,其餘二人對清軍來說,都是凶名遠播的巨寇。 

  「胡將軍!」安慶守將雙眼一眨不眨地盯著二人,口中焦急地大呼:「還不快把賊首都拿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