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伐清> 第十一節 攻勢(上)

第十一節 攻勢(上)

  「院會的人今天議論出了什麼嗎?」穆譚每天練兵之餘,就詢問院會的事情。這個議會雖然亂糟糟的,而且人員經常變動,但大家各抒己見,倒是把問題分析得比較透徹。 

  前幾天敘州的幾個鹽商到成都跑買賣的時候,就在議會裡嚷嚷了一通,等到買賣跑完了,他們就急急忙忙地又回敘州去了,這些商人的流動性造成他們法一直呆在議會裡履行職責。對於本地的農民來說,現在正好是農閑時期,所以議會周圍總是聚攏著不少本地人,對他們來說這倒是一個很好的普及川西政策的機會。 

  「現在院會已經達成共識,東南的問題,虜廷的重稅是其一,其二就是禁海令和我們對船隻的徵用。因為長江航運已經近乎停止,造船廠也都被他們自己關了,所以形勢一塌糊塗。」任堂帶著一絲不屑的語氣說道:「那裡的人就是努力幹活獲利也很少,各種貨物全面減產,甚至影響到我們的貿易了。」在奉節聽到周培公的使者敘述窘況時他就冒出了這個想法,可論是夔東還是東南督撫都完全沒有意識。鄧名的金磚理論是軍中的共識,所以明軍上下都對商業的重要性有相當的認識 

  黃梧的禁海令除了包括遷出沿海地區的百姓外,還有一條就是打擊商人,以切斷鄭成功的財源。固然商人中有一部分是鄭成功的關係戶,但還有很多辜的商人,被扣上了「通鄭」的名義抄家。就是鄭成功的關係戶里有一些也不是以和鄭成功做生意為主業,而是抱著有錢就賺的念頭。隨著禁海令在沿海各省的廣,地方官更進一步擴大了「通鄭」商行的範圍,以此為借口,掠奪商人的家產。 

  現在沿海各省的官府和胥吏正陷入一場狂歡,瘋狂地搶奪著那些沒有背景的商行;而有官府背景的大商人,最典型的莫過於徽商,則遭到了鄧名、蔣國柱和林啟龍的聯手沉重打擊。[ 

  「如果院會裡那些商人說得不錯的話,東南的形勢還會繼續惡化下去。等商業完全被毀掉以後,東南的農業和工業也會大步倒退,看來災荒還會繼續蔓延。」穆譚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憂色。清廷的禁海令就好像是為了治療手上的膿瘡而砍斷自己的胳膊,但是清廷的元氣大傷,鄭成功也一樣會陷入窘境,如果商業都不存在了,鄭成功的走私也會成問題:「而且這對我們也會有害,等東南的百姓窮困潦倒以後,就買不起我們的鹽和貨物了。如果種棉花、織布都掙不到什麼錢,也就沒有多少人再織絲綢、織棉布,我們想從事商業也沒有貨物了。」 

  通過議會的討論,川西的百姓現在對這些道理漸漸有了模模糊糊的認識,那些曾經聽鄧名講過金磚理論的退伍軍人,也是政策的義務宣傳員。焦慮之下,已經有農民在議會外高呼要干涉東南的政策,也有人去知府衙門請願,要求知府衙門趕緊拿出對策來。 

  「如果航運垮了,同秀才們的日子就不這麼好過了!」 

  「財政收入少了,補貼就會下降,說不定還會提稅,也沒有免費的教育了。」 

  這些傳言都是從院會流傳出去的,頓時讓成都的百姓義憤填膺。 

  任堂笑著說道:「他們的媳婦也更不好找了,沾上他們自己的利益,各個人都明白著呢。」 

  一開始院會的成員是為了提前準備,讓民眾知道戰爭對他們是有好處的,這樣將來若是進行財政和兵力動員也容易得到百姓的理解;但隨著民間接受了他們的說法,武力干涉的呼聲越來越高,也反過來對院會造成了影響。現在,進行軍事干涉已經是院會全體成員的共識,每天商議的就是如何干涉才能讓川西獲得最大利益。 

  屠殺縉紳來獲得財富的計劃早已經被否決,這樣做只能讓東南變得更貧窮。東南的督撫或許能夠暫時解決燃眉之急,可對川西來說沒有值得一提的好處,反倒會損失潛在的合作者;而幫助江南獲得減稅看起來也不是什麼好主意,雖然對東南有好處,但是東南現在是敵人的領地,川西人看不出幫助東南增強實力對自己有利在何處。 

  「現在北京在從東南吸血。我們也一樣,不過一種是賦稅手段,一種是貿易手段;東南如果強大起來,固然會增強抗拒北京的力量,但一樣也會增強對我們的抵抗力;還不如就讓東南這樣虛弱下去,反倒會更依賴我們,法拒絕我們提出的要求。」穆譚複述了院會的一段總結,他認為這個總結很有道理,歸根結底東南的督撫還是敵人:「今天院會有了個初步計劃,那就是向東南賣船,幫助他們恢復商業。老百姓為了承擔清廷的賦稅拚命地打零工,如果做出來的東西有銷路,百姓的生活就會好一些,也保證了我們的貨源。我們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收購下來,只要讓勤勞的人不至於餓死或是甩手不幹就可以了。」 

  「賣船給東南督撫,不是加強了他們的力量么?」任堂問道。 

  「院會的意思是,讓蔣國柱、張朝他們成立一些官辦的航運商行,就放在剿鄧總理衙門名下。我們把船賣給這些商行,讓蔣國柱他們用被查封的船廠、失業的船工和內遷的漁民、水手來換。而這些航運商行我們還要有一半的股,我們可以查賬。」 

  「這倒是個好辦法。」任堂點點頭。對於明軍來說這就是左手賣給右手的關係,而貿易利潤除了用來滿足夔東盟友的需求還能有富裕。這種壟斷的航運不但能維持商業,還能把其中的利潤壓榨一空:「也就是說,除了崇明島的走私外,其它的商運也要握在我們的人手裡?」 

  「對,名義上是在剿鄧總理衙門下面,但必須由院會來任命一個總辦,收多少稅都由我們說了算,如果蔣國柱和張朝膽敢不同意……」 

  「就讓他知道我們的厲害。」任堂冷笑一聲:「夔東不是想打仗么?這回他們就有用武之地了。」 

  隨著院會的召開,鄧名的很多政策在成都內部變得再也不是秘密,連川西和兩江的好多協議也都在院會上被捅了出來,讓剛剛來到成都的山西人驚愕不已。蒙古人更是聯想起了高郵湖一戰的種種離奇之處。不過這時沒有線電,就算是成都盡人皆知的秘密,也傳不出四川。而任堂等人對此也持所謂的態度,蔣國柱他們是敵人,就算真倒霉了也沒什麼心疼的,但院會要做出正確的決策,就必須知道這些正確的情報。 

  在這個計劃大綱的基礎上,院會又進行了一些修改,最後以鄧名的名義正式下令給成都和敘州知府衙門,要求進行全面動員,會合夔東盟軍進攻江南。 

  給軍方的授權是:首先,如果蔣國柱或是張朝拒絕參議院和帝國議會的決議,那軍方有完全的自由採取任何必要的行動;如果兩江督撫同意了院會的決議,那帝國軍隊可以攻打山東、浙江沿岸,協助被迫遷海的水手來到成都。其次,對山東和浙江的攻擊應該給予兩江補償,保證知情識趣的兩江督撫避免成為清廷的關注重點,而且讓他們分享戰利品,有助於他們心甘情願地協助明軍的工作。 

  動員令下達后,成都大批同秀才踴躍報名,敘州也是一樣,最後明軍一共動員了五萬人,比預計的人數要多出一倍到兩倍。 

  這是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動員。以前鄧名需要向士兵們許諾各種好處,這次動員的經費在以前大概也就能夠動員不到兩萬人,而現在卻動員了五萬人。軍銜最高的李星漢被任命為遠征軍的總指揮,周開荒留守,穆譚和任堂隨行。[ 

  說起這次動員的效率,明軍的軍官們都滿懷得意:「現在同秀才都明白了此戰事關他們以後的生活。院會還向兩江督撫提出要求,要協助明軍的相親活動。」 

  既然能夠動員這麼龐大的軍隊,參議院就不願意讓夔東盟軍參戰了,而是向委員會提出一個補償協議:夔東軍負責在川西大軍離開四川的時候鉗制重慶,而川西軍隊會補貼他們的開支。 

  得知此事後,劉體純他們進行了一通緊急商議。鄧名不在的時候,川西竟然能夠動員大軍出戰讓夔東諸將喜出望外,他們也知道計劃修改得大變樣,川西人願意用更可靠的部隊來進行軍事行動。而重慶的威脅是客觀存在的,最後經過商議,劉體純表示夔東聯軍將開到重慶附近進行監視,不過他聲稱若是夔東軍能攻下重慶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威脅,那川西應該承擔所有額外的軍費,並給更多的津貼。 

  川西方面考慮了一下,同意了委員會的要求。此時袁宗第終於後悔了,也宣布加入委員會,宣布參與對重慶的圍攻如果是夔東軍攻下了重慶,那袁宗第有把握要到這座城市的統治權,畢竟沒有比他距離重慶更近的人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