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後續
然後,羅小冬一個箭步,衝過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下了那人的衝鋒槍,然後,他嚇的轉身就跑。
見沒槍了,幾個在裡面逛店的大漢,轟的一聲,沖了出去,去追,但是這小子跑的飛快,追不到!
他們只好折回。
這時候,大家在大廳里,等*來,居然沒一個人肯走的。
為啥?
因為都想在*面前秀一下自己的功勞,不少大漢,甚至用手使勁按住那兩個沒受傷的蒙面人,並把他們的面巾給扯了下來。
而另外幾個群眾,甚至拿出手機,開始拍照。
那兩個蒙面人,現在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知道了自己將要坐牢的命運,他們狠狠的看著羅小冬。
羅小冬擺擺手,把項鏈給那白若彤套上,說道:「我早說了,不要讓你們搶我給我女朋友的項鏈。」
然後,大家看到羅小冬如此英勇神武,並且還有心情開玩笑,都鬨笑起來。這時候,*也來了,看到如此的情景,都驚呆了。
群眾居然如此有群眾的無產階級的自覺性啊。
居然能夠自發的,把那三個匪徒,給逮捕,並且還五花大綁,其中一個匪徒,受傷過重,已經昏死過去,被抬上了救護車,而原本準備給老百姓使用的救護車,這下居然救了劫匪。
羅小冬看著這一切,默默不語。
這時候,周圍的記者們來了,來採訪。
不少的人,都表彰起自己來,當自己是英雄。記者也順勢做一波新聞。
然後,當記者們問起,誰先動的手的時候,大家一致指向了羅小冬。
羅小冬和白若彤、夏璇準備離開,這時候,有三個記者,經過指引,追了上來,採訪。
羅小冬說道:「我不接受採訪,算了吧。」
然後做了個雙手合十的動作,作揖。
意思是拒絕了大家的採訪。
然後,就此告別。
jing方,也來找羅小冬問話,羅小冬簡單如實回答了幾句,然後就此作罷。
然後,大家一起去了京都的法源寺。
有人說,一個法源寺,半部歷史啊。
法源寺,建立於唐朝貞觀年間。
當年,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麗國,說要為隋朝戰死的將士們報仇,結果和楊廣一樣,不克而返,還在路上凍死了幾千人,路過幽州,李世民後悔了,於是建立了法源寺,但是,時隔五十一年,法源寺才建成了,流傳到現在!
到了唐朝天寶年間,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安祿山改寺名為順天寺,他的部將史思明還在這裡建立了一座凈光寶塔,並立石碑,歌頌安祿山,目前,這塊石碑居然還存在著,距今已經一千兩百多年了。是寺內最古老的石碑之一了。
在清朝雍正年間,這個寺廟,才恢復原名法源寺。
羅小冬曾經看過一本書,講述的京都法源寺的歷史。
說,唐朝會昌年間,唐武宗李炎,發起了滅佛運動,幽州附近,八個州的寺廟,幾乎全部被毀掉,唯獨法源寺獨存!
但是,後來法源寺卻毀於一場大火中,直到公元八九二年,新的幽州節度使重建了法源寺,在重建時候,在廢墟中意外發現了一顆舍利子,於是在此增建了一座高三層的觀音閣,另外,注意的是,幽州,所謂的幽州中心,就是今天的京都市西南部的廣安門附近。
範圍呢,包括現在的京都還有天jin附近。
遼代,幽州成為遼宋爭奪的主戰場,法源寺多次被毀滅,加上公元一千零五十七年,一場大地震發生在京都,也就是幽州,法源寺沒能倖免,不過當時的遼國大臣,建議修復,所以,後來到了十三年後,法源寺又修復了。從而形成了今天的規模和格局。法源寺也成為了遼國皇帝舉辦法事的場所。
北宋末年,崛起的金國滅掉了遼國和宋,靖康二年,金國皇帝完顏亮,把兩國的皇帝,一同囚禁在法源寺內,一個是宋欽宗趙恆,一個是遼國的耶律延禧。直到有一天,在一場馬球比賽中,完顏亮命令兩個廢物皇帝參加比賽,結果趙恆被馬蹄踐踏而死,而遼國的耶律延禧企圖逃跑,被亂箭射死。
清朝雍正年間,皇家出資,重新修繕了法源寺,並恢復它本來的名字法源寺。康熙乾隆時代的詩人文人,比如大學士紀曉嵐,都在法源寺留下了一些詩句,而後,民國時期,著名大詩人徐志摩,也在此參觀,而且是陪同印國的詩聖泰戈爾來的。成為一時佳話!
來京都,羅小冬早就想去法源寺了。
但是一直沒機會去。這次和白若彤,夏璇一說,大家都支持去。
法源寺在京都宣武門附近,在網上看,說法源寺今年還有丁香詩會,不過羅小冬是趕不上了。
羅小冬等人去了宣武區法源寺前街,發現門票比想象中便宜,五塊錢,中間,休息幾個小時,周三休息。
羅小冬去的時候是周日,正好趕上了周日。所以人還是蠻多的。
其實說來,這是一種悲哀。什麼悲哀呢?
羅小冬在網上搜法源寺的開放時間什麼的,發現,大家去看法源寺,居然很多人是因為李敖的那本《beijing法源寺》,才認識到這個千古寺廟的。
而不是因為寺廟本身的歷史。
的確,文人可以改變歷史的,李敖大師的歷史地位,不用多說,絕非貶李敖的意思,但是,京都法源寺,卻是一座千古名剎呀!
它本身的存在的價值,就是見證歷史,它是一個嚴肅沉默的歷史見證者,滄桑如故。
所以,本身,李敖這本書獲得了諾貝爾獎提名,但是要注意的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其實很容易的,獲得卻不容易,之所以說提名很容易,是因為任何一部長篇小說,作者如果活在世上,並且被一個大學的教授職稱的人寫推薦稿,都可以提名的!
所以,李敖在採訪的時候,也很不好意思的提這件事,說是媒體的炒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