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帶血的麻糖> 第192章 ? 兵臨城下(一)

第192章 ? 兵臨城下(一)

  八月二十二日,以國軍第三十六師為主攻,第八十七師一部為助攻,攻擊目標仍然是匯山碼頭。午後,中國軍隊攻占了日軍據守的東熙華德路與楊樹浦港交叉處的精版印刷廠、康泰麵粉廠等兩個日商工廠,拔除了滬東的敵方一個較大軍事據點。進攻部隊兩翼展開,向東逼近楊樹浦路,向西攻抵橫濱河,北四川路國軍占領永豐大樓,正向吳淞路挺進。第八十七師進攻的外圍日軍核心軍事據點公大紗廠,卻是屢攻不克。


  負責守備蘇州河以南、杭州灣以北的第八集團軍,在司令官張發奎的指揮下,在黃浦江南岸,協同第九集團軍第三十六師、第八十七師對匯山碼頭和楊樹浦一帶的進攻,第五十五師三三七團和一個炮兵營於二十二日零時進攻新三井碼頭及其附近之日軍。二十二日淩晨四時,國軍占領了三井碼頭,殘敵退往江麵日軍軍艦。


  在二十二日這一天,國軍的猛烈進攻,將上海日軍壓縮至匯山碼頭、公大紗廠、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等主要軍事據點,雙方戰鬥態勢呈現膠著狀態。麵對國軍強大攻勢,日軍凶悍異常,雙方展開了逐房逐屋的爭奪戰,戰鬥異常慘烈,敵我雙方傷亡慘重。國軍第三十六師一度奪取匯山碼頭,然而未競全功,沒有能夠確實占領。在日軍炮火打擊下,被迫後撤到安全地線。這天晚上,日軍分路反攻,都被國軍擊退。


  在國軍強大攻勢下,盡管日軍連日失利,但是陸上日軍仍然殊死抵抗,狄思威路一帶日軍麵臨絕境,隨時都會被國軍殲滅。日軍在楊樹浦一帶縱火,企圖阻止國軍穿屋突襲,百老匯路、公平路、兆豐路一帶紛紛起火,熊熊烈火與滾滾濃煙長達數裏,直衝雲霄,這把大火一直燒到二十三日深夜仍未燃燼。


  八月二十二日,在中國東海海麵上,有一支日軍艦隊來勢洶洶。在這支艦隊的指揮艦上,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官鬆井石根大將不時拿起望遠鏡察看遠方的海岸線。他知道,這個海岸線是中華民國的海岸線,此行的目的地就是遠東唯一一個國際化大都市――上海。


  挾勢而來的鬆井意氣風發,他決心給那個不聽自己勸阻的老朋友蔣介石一個沉重的教訓,正式以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官的身份驕傲地踏上這片土地。


  鬆井石根是一個老牌“中國通”,他的一生都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幹係。他出生在日本名古屋行武世家,生來身材短小、體弱多病、性格倔強。他的祖上世代為將,先祖曾是日本戰國名將、靜岡縣二俁城城主鬆井宗信。他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九期,學科排名第二名畢業,獲得天皇賜予的銀質懷表。之後,進入日本陸軍大學,期間赴中國東北參與日俄戰爭,戰爭結束後重新上學,以學科排名第一名畢業,獲天皇賜予的軍刀。同時,因日俄戰爭中表現突出而獲2枚勳章,晉升為步兵大尉。後曾任日本參謀本部中國班班員、駐中國廣東武官。


  他曾響應孫中山在日本提出的“大亞細亞主義”,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日本,曾掀起過一股“大亞細亞主義”,這股思潮是著名間諜荒尾精提出的,主張日本、中國及亞洲的團結,共同對抗歐美。鬆井石根正是這一思潮的積極推進者,還在日本參與發起大亞細亞協會。他是一個“中國通”,了解民國的社會、人情、製度、地理、曆史,對漢學、古詩文、書法無一不精。


  清朝末期,同盟會革命者陳其美在上海組織反清暴動,得到了鬆井的支持。陳其美還把時年21歲的結拜小兄弟蔣誌清介紹給鬆井,這個蔣誌清就是蔣介石。後來,蔣介石赴日留學就借住在鬆井家,去日本高田聯隊實習,也是鬆井做的擔保。


  民國四年,鬆井調任駐上海武官。民國十一年,調任哈爾濱特務機關長,成為軍界的一名“中國通”,四處收買漢奸,布置間諜網,收買馬賊漢奸,勾結前清遺老,挑起中國內部不和,因此受到上司嘉獎,晉升陸軍少將。民國十四年,調任參謀本部第二部(情報)部長,資助中國工人省港大罷工,打擊英國在華勢力。


  民國十六年,時任北伐軍總司令的蔣介石突然宣布下野,赴日尋求支持,通過鬆井石根的引見,見到首相田中義一,爭取了日本在經濟與軍事上的支持。


  民國二十二年,鬆井調任駐台灣日軍司令官,同年晉升陸軍大將。兩年後,再度調任軍事參議官。此時,陸軍內部皇道派與統製派的矛盾尖銳起來。民國二十四年,鬆井涉嫌日本軍務局長永田鐵山被刺事件,被迫於引咎辭職,退出軍界。


  鬆井石根離開軍界便將視線轉入政界。日本扶持溥儀建立了滿洲國,如何讓國際乃至民國政府認可這一“既成事實”,成了日本最頭疼的問題。鬆井石根企圖以蔣介石及民國相關勢力的特殊關係,尋處民國政府對偽滿洲國的實際認可。民國二十五年二月,他以私人身份來華遊說,會見了和蔣介石矛盾頗深的國民黨右派胡漢民和桂係頭麵人物李宗仁、白崇禧以及陳濟棠等人,沒有取得任何成果。之後,拜訪蔣介石,再次提出承認“滿洲國”的問題,被斷然拒絕。至此,鬆井的中國之行在政治上宣告失敗,但這並沒有阻止他征服中國的野心。鬆井也因此對他的老朋友蔣介石異常失望,心生恨意。


  回國後,鬆井多次發表講話,要求給中國政府一個教訓,必須舉起鐵錘,給南京政府一擊,讓他們猛醒,讓他們反省。無論是在公開的演講還是個人寫日記,不止一次的表現出對攻下南京的渴望和狂熱,表現出對他的老朋友蔣介石的痛恨,希望給這個老朋友以毀滅性地打擊。盧溝橋事變後,鬆井石根對東亞聯盟演講:“迅速拿下南京……這將說服中國公眾摒棄蔣介石,把他們的命運托付給日本領導人。”


  民國二十六年八月,退役後的鬆井石根正帶著妻子在富士山一帶旅遊。日本大本營決定以第3、11兩個師團組成上海派遣軍,以支援駐上海的海軍陸戰隊。因鬆井是公認的“中國通”和攻堅戰專家,被日本軍部重新征召入伍,擔任上海派遣軍司令。


  八月十二日,日本參謀本部下達了增援上海的陸軍動員令:至八月十八日,第3師團的半數和第11師團均已緊急動員完畢,決定分兩批由海軍艦艇向上海輸送;第3師團一半兵力於八月十八日、十九日由熱田港出發;第11師團於八月二十日、二十一日由多渡津出發,至前進基地馬鞍群島集結;第3師團的另一半兵力於八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由宇品出發,直駛上海。


  八月十五日,鬆井石根接受上海派遣軍司令官的任命後,對近衛首相說:“別無他圖,隻有拿下南京,打垮蔣介石政權。這就是我必須完成的使命。”同時,他還表示對日軍參謀本部的命令對上海派遣軍限定“掃蕩上海附近敵軍,占領西方要地,保護居住在上海的居留民”的作戰任務,表示十分痛心和遺憾。兩天後,鬆井石根又被日本裕仁天皇召見。在召見中,鬆井向日本天皇再次陳述了他率軍到上海後的軍事計劃和戰略目標:“別無他圖,隻有拿下南京,打垮蔣介石政權,這就是我必須完成的使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